|
本帖最后由 hzjinjin 于 2009-7-21 16:30 编辑 4 J t% t5 I; m4 c; ~1 ?: n# Z
3 m' l: ]. n- Z
由于电平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畸变,而且这种畸变会导致电平值的不正确9 o: u0 S& t# ]* K; S+ i; t
* G: o! w+ M6 X! ^7 K/ t
下图是我徒手画的一张畸变的方波,将就着看
8 k$ [: M2 _& U0 {
9 z* ^( A2 }& U/ {; w8 |! v! X, D/ X9 i6 g) o
我们看到,边沿不再陡峭
0 `/ U2 d! d& I5 E+ W2 g
6 U. V o" Q/ W. S9 \我再讲一下接收端值是怎么取的! Q: v9 L2 ^& l( S1 c
8 n/ h& U: G6 H9 w1 C. {; d& Y+ R
接收端按照双方约定的一定的时钟频率,去测量信号的电平值8 z$ b* B7 y6 x8 u% G$ j5 E1 @* r
2 e$ k0 E% a2 @6 X这里有两个概念"双方约定的一定的时钟频率"和"电平值", w* q$ o* w( e7 N/ u- _4 ~/ Q6 J
0 p8 f7 T& u) }8 D) H# m C2 v如果这个双方约定的时钟频率有问题,或者方波本身的频率没有依照这个约定的时钟,那么区测量的时候,这个方波的单元可能已经过头了或者还没有到达,那么,测量的时候,没有测量到正确的位置导致方波值不正确,这就是时基错误"jetter",那么如果双方都严格按照双方约定的频率来,就不会有这样的错误.
% r& X! ] j( V* X' v. W+ ?* [" b+ t
这里不是有很多人喜欢换高精度的晶体么,就是为了取得更加精确的时钟频率
. ^2 y' |' V# n" ?0 y" s$ h ]) A: v( V) _4 U
+ N* V+ t' m) a8 r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当时测量的时候,不是测量在方波的中间(实际情况下,一般是中间正确,边沿畸变),而且测量在畸变的边沿,可能5V被测量到的是4V,甚至3V.哦误差来了# C: h, d4 k6 a$ V' U' D1 y! x
. I2 j/ F0 q2 {5 j! j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数字电路的研发者当时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0和1的区分点不可能是绝对的是Vcc和0V,其切换点在Vcc/2,只要电平值 超过Vcc/2,就认为是高电平,低于 vcc/2就认为是低电平.当然由于芯片制造厂家的误差,不可能绝对是Vcc/2
7 b/ o- w1 N& F" P& q, S5 r) v% h2 [6 m' G& V) w* x D5 m
因此,就算高电平的值低至3v,数字电路仍然认为这个是高电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