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云峰看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0元的散热器秒杀拿破伦?不可想象。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9-7-14 19:55 | 只看该作者
那我的4g e5200 室溫27度 閑置 32度 滿載54度是不是因為我的U頂蓋比較特殊。。。
xeon-pan 发表于 2009-7-14 19:29



根据r氏接触面积定律,散热器与cpu顶盖之间,只有0.8%的金属直接接触,剩下的99.2%都是硅脂接触。由于cpu顶盖跟散热器之间填充的是硅脂,而且硅脂非常薄。

1.当cpu发热时,由于硅脂非常薄,我们可知,硅脂的温度几乎跟cpu表面温度一样。温差远小于1度。

2.与此同时,硅脂的另一面接触着散热器,由于散热器是铜底或者铝底,传导效率很高。温度肯定在硅脂升温的一瞬间同步提高,温差远小于1度。

3.0.8%的金属接触面积与cpu顶盖之间的温差我们也认为几乎没有。

但是为了方便计算,温差值我们全部取1

根据公式:q=k x a x (th-tc)=6【这是硅脂导热系数】x (0.992【硅脂这是表面积接触率】 x 9【这是cpu顶盖面积】)x 1【这是cpu顶盖与硅脂的温差】

然后=53.568w【这是占接触面积99.2%的硅脂的导热总量】

然后计算剩下的0.8%的金属接触面积的导热总量,温差也是1:

q=380【假设是金属铜】x (0.008 x 9)x 1=27.36

然后把硅脂接触面积的导热量和铜接触面积导热量相加,就是顶盖最大能传导给散热器的总热量。53.568+27.36=80.928。我们取整数81.

以上计算均未考虑硅脂两面的真实温差,只是为了方便计算而已。而真实温差肯定小于1。也就是说顶盖的传热总量肯定小于81.


相关文献:

http://we.pcinlife.com/thread-1205321-6-1.html

第141楼(这里给出了计算硅脂和金属接触面积的方法)和第15-16页的大部分内容(这里是温差如何的测定结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9-7-15 09:09 | 只看该作者
LZ的散热是神物,通常可以秒杀高二个档次的散热
lovemaomao 发表于 2009-7-14 20:51


这就是工包和行货的区别,价格少二档,性能高二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9-7-15 09:15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帮定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9-7-15 10:01 | 只看该作者
觉得 50块 铜底+暴力扇确有效果的飘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9-7-15 10:05 | 只看该作者
根据r氏接触面积定律,散热器与cpu顶盖之间,只有0.8%的金属直接接触,剩下的99.2%都是硅脂接触。由于cpu顶盖跟散热器之间填充的是硅脂,而且硅脂非常薄。

1.当cpu发热时,由于硅脂非常薄,我们可知,硅脂的 ...
lptt3 发表于 2009-7-14 19:55


那么那些超频跑ibt的 i7是怎么能最终维持在一个温度的呢?是什么额外的东西辅助散掉了这剩下的几十w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9-7-15 10:38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工包和行货的区别,价格少二档,性能高二档。
云峰看海 发表于 2009-7-15 09:09

喲 你的意思是說 廠家都S X了 有高性能的產品不賣高價 偏要做成工包賣低价?那這東西要不是工包的話恐怕得賣到300哦?但我怎麽看都不覺得這麽東西是賣300的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9-7-15 10:55 | 只看该作者
喲 你的意思是說 廠家都S X了 有高性能的產品不賣高價 偏要做成工包賣低价?那這東西要不是工包的話恐怕得賣到300哦?但我怎麽看都不覺得這麽東西是賣300的料呢?
alecddr 发表于 2009-7-15 10:38


不是工包的话,参考东海的价吧,性能做工用料都摆在这里,数据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9-7-15 18:05 | 只看该作者
能不能上个实物图,氧化过后的,拿到手的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9-7-15 19:2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写了这么多,看看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9-7-15 19:28 | 只看该作者
已经是实物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9-7-15 20:35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到底怎么样,反正看外观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做工也没看出来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9-7-16 06:24 | 只看该作者
过了。。。大家都不信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9-7-16 09:37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样子我就没有任何兴趣了,4管一下的COOLER直接无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9-7-16 09:46 | 只看该作者
本来还想看看LZ的AVC4热管和 HP那个
现在不敢了,太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9-7-16 11:37 | 只看该作者
那么那些超频跑ibt的 i7是怎么能最终维持在一个温度的呢?是什么额外的东西辅助散掉了这剩下的几十w呢?
xeon-pan 发表于 2009-7-15 10:05





你别问我,其实我也跟你有一样的疑问。我只是负责计算而已,你得去问发明这个定律的ROYALSS同学。最终计算结果在18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9-7-16 1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9-7-17 11:4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欢迎大家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9-7-17 12:39 | 只看该作者
如果用暴力扇子 那么2热管也不会太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9-7-17 13:08 | 只看该作者

xeon-pan 发表于 2009-7-16 12:47




这个世界绝对没有不用硅脂的电脑,就算是用纯白色2块5的,也铁定烧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9-7-17 13:55 | 只看该作者
值得研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9 08: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