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46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显卡史诗系列(七)——乱世风云录,3D显卡战国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3 2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eihua8206 于 2009-8-3 21:01 编辑

此文原作者Rowan ,译者luqiyaanthing  (ZOL),是95年到2002年显卡混战时代很有价值的文献


——————————————————————————————————————————————————

(一)
如今在网上的各大硬件网站上你可以了解到第一手的硬件资讯,但是一些有关显卡产品发展历史的文章越来越难以找到。一些古老的文档淹没在这些大量的新闻中,其中有一些是相当宝贵的文章。一些大公司不愿意讨论对于他们目前产品范围内以外的东西,而有一些他们早期的产品更使得他们惭愧。

在图形产业中不仅仅是ATI和NVIDIA两家公司的世界,在过去还有令许多人振奋过,倾倒过的公司。我试图回顾整个个人计算机图形工业这7年来所经历的种种。但是很明显我不能包括每种产品和每一个事件,但是我尽可能包括更多。然而,PC显示芯片,的确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我努力绘制了一张历史发展的 map,想由此回顾腥风血雨般的3D图形加速芯片公司之间的历史。(请注意芯片发布的日期和最终板卡到货的日期是有区别的。)所有介绍的产品都是非常出色的!这文章大部分图片标称都是其使用的芯片的名称,而不是板卡的名字。在这篇文章中提到的芯片制作公司的名字是:

    * 3Dfx
    * ATI
    * Intel
    * Matrox
    * NVIDIA
    * NEC/ST Micro/PowerVR
    * Rendition
    * 3Dlabs
    * Trident
    * Number Nine
    * S3
    * SiS
    * BitBoys  

下面我们就言归正传开始我们的时空之旅。

Pre-Voodoo (1995/6)


时间:1995年
总线:PCI bus
API:DirectX v1.0
CPU:Intel Pentium 75 to 133
AMD Am486 100 to Am5x86 133

时间:1996年
总线:PCI bus
API:DirectX v1.0 to v3.0
CPU:Intel Pentium 150 to Pentium Pro 200
AMD K5 75 to 100  

可以说3D 游戏加速的时代开始于1996年10月的Voodoo卡发售的时候,(首先在5月E3上展示)在其后的12个月中几乎没有什么产品可以取代它的霸主地位。那么其他的3D显卡在图形显示卡行业中,为什么会取类似的名字呢?
1995 年1月9日的来自Lockheed-Martin(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名为REAL3D卡的 R3D/100 芯片。
  
1995年Diamond Edge用NVIDIA的第一款芯片NV1制造3D显卡

1995年Creative 3D Blaster VLB 显卡使用3Dlabs 的 Gigi 芯片

1996年Matrox的Mystique 显卡使用他们自己研发的MGA-1064SG 芯片

1996年Hercules(大力神)的Terminator 3D 显卡使用的是S3的ViRGE芯片

1996年ATi 3D XPRESSION 显卡使用的是第一块3D RAGE 芯片

1996年Creative第二块3D Blaster 使用的是基于Rendition的Verite 1000芯片

1996年Videologic的Apocalypse 3D显示卡使用的是NEC/PowerVR的PCX芯片。
在1996年的显示卡中每一块几乎都有3D加速的成分。实际上1995年NVIDIA的NV1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但NVIDIA并没有采用当时微软的DIrectX,而是用自己开发的类似的API。当时支持者寥寥无几,并且在这时3Dfx正在敲开3D之门。在1996年12月3Dfx发布了Voodoo 芯片组。

Voodoo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3D游戏的加速并没有阻碍2D性能。当一个相匹配的程序运行的时候,从第二个显卡中进行简单的转换输出。在业界许多人包括微软在内,都怀疑人们是否愿意额外花费500美元去改善他们在游戏中的体验。在1996年的春天,计算机内存价格大跌并且第一块Voodoo芯片以 300美元的价格火爆市场。在Voodoo芯片组交货的那天是对PC游戏前所未有的影响。当天晚上游戏世界从8bit、15fps提升到了有Z- bufferd(z缓冲),16bit颜色,材质过滤。第一款真正支持Voodoo的是Core公司最新发布的《Tomb Raider》。

在1996年2月3Dfx和ALLinace半导体公司联合宣布,在应用程序接口方面开始支持微软的DirectX。这意味着3Dfx不仅使用自己的GLIDE,同时将可以很好的运行D3D编写的游戏。

在1996年8月的Siggraph(美国计算机协会,计算机绘图专业组)上微软发布了3D透视技术,取名为Talisman project(护身符工程)。在其之后PowerVR也发布了类似能够优化带宽的技术。微软的支持者不少,Samsung, Fujitsu 和 Cirrus Logic,这些公司的支持保证了工艺技术的实现。不幸的是3D透视技术被3Dfx以类似的技术从新定义。芯片制造商的一个接一个的离开,并且这一技术最终被分解为三叉,由此微软的梦想破灭了。

但护身符计划已经启动,微软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开发DirectX技术。假如护身符计划正式进行下去,DirectX将在图形领域演绎一条不同的道路。那个时候护身符的失败意谓着微软公司在其中投入的十二月的辛苦打了水瓢儿,他们直到1997年底才推出初具雏形的DirectX5,一个比较好的图形 API。
2#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21:01 | 只看该作者
(二)


时间:1997年
总线:AGP1X bus
API:DirectX v3.0a to v5.0
CPU:Intel Pentium MMX166 to Pentium II 300
AMD K5 166 to K6 233

一个不是被每天关注的公司,一个在游戏业界响当当的名字,这就是3Dlabs。因为他们主要为专业的图形工作站设计产品,所以这些产品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都是太昂贵了。举一个最好了例子:在1994年4月据称是PC最早的3D硬件加速芯片,GLINT 300SX。(递交芯片是11月)不久之后,3Dlabs宣布他们的第一款能够克服游戏定格的最初版本叫做Gigi或者叫Game Glint芯片。在1995年8月,最早由Creative Labs发布的3D Blaster 显卡就是基于此款芯片。3Dlabs总结了很多的经验,并着手开发Permedia。在1995年10月,第一款Permedia芯片发布,但是直到 1997年才开始生产第一块基于此芯片的显卡。最让人难忘的是都是使用同样的芯片,Diamond生产的Fire GL 1000在性能上比Matrox的 Millennium II 显卡居然要快上30%。但是仍然远远比不上3Dfx Voodoo 芯片强劲的性能和昂贵的价格。

3Dfx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首先在1997年2月同Sega密密的合作研发未来的Dreamcast的图形显示芯片。不幸的是在同年的9月 Sega撕毁了同3Dfx的合同,使用了更加廉价的NEC和PowerVR 的Videologic技术。9月3Dfx在美国加州Santa Clara县高等法院指控Sega和NEC展开不公平竞争和盗取商业机密。

为了推翻3Dfx的统治,ATI在第一季度推出了他们的Rage II芯片,但是第一款真正有能力挑战Voodoo的芯片是他们在3月以后的改良芯片Rage Pro (递交芯片是7月)。唯一令人失望的是最初的驱动程式兼容性差,不能充分发挥芯片的能力。(尤其是在OpenGL方面)但是ATi's Expert@的技术标准在业界已经相当的流行了。并且在DirectX下两者结合的非常好。使得画面质量远远高于其他同类产品。但为ATI而不幸的是,当时每一个人都为Voodoo而疯狂,Voodoo实在是太强大了。

在4月NVIDIA从新杀入显示芯片市场,他们NV3或者叫做RIVA128的芯片(递交芯片是8月)在DirectX下超越了Voodoo芯片。尤其是在使用大材质文理,和640X480这样的高分辨率的时候,RIVA的宽显存总线,内嵌兼容性技术,在DirectX下都有很好的表现。RIVA128强劲的性能,不错的显示质量(虽然在很多方面不如ATI的显示质量),再加上他低廉的制造成本,使得一些显卡制造商看到了希望。

同在4月Creative Labs推出了他们Blaster 3D 图形显示卡,基于第一款3D芯片Cirrus Logic。CL- GD5464 或 Laguna 3D芯片已经在1996年底发布,但是在1997年它要面对来自3Dfx、ATI 和 NVIDIA新一轮的竞争。底价位的显卡带来的是性能上的遗憾,即使是使用了RAMBUS来作显存。其他的显卡也有使用Laguna芯片。但是这让一些显卡制造商第一次明白了3D性能对于显卡的含金量。

Trident自从1987年到今天一直在生产图形芯片,并且他们有最广泛的市场。但是其他的公司抢了Trident的风头,媒体也对 Trident公司很少报道。在1997年5月Trident发布了他们的第一款3D芯片3DImage975。这是一款PCI或者AGP1X芯片,非常有限的3D性能,一般的综合表现,使他落后于Cirrus Laguna或者S3的Trio3D芯片。经过不断的改进,Trident在同年的年底发布了他们的3DImage985并且支持AGP2X和DVD。
Number Nine早在1994年的Comdex大展上就发布了著名的Imagine 128 显卡,利用第一款128bit图形芯片技术。Imagine 128 的3D性能是非常简陋的。但是128bit的显存界面,赋予了这块显卡在2D上出色的表现。事实上由于它自身昂贵的价格(999$),意味着它转向了专业的图形工作站领域。1996年Number Nine 同时发布了 Imagine 128 Series 2 芯片的PC版和Apple MAC版。很快的基于新的Imagine 2芯片的显卡被生产出来了,最终的产品达到了700$左右。此后Number Nine又发布了比较廉价的Series 2 显卡,其售价为399$。

Series 3芯片被命名为Ticket to Ride。基于此芯片的Revolution 3D显卡在6月发售。在8月,Number Nine终于发布了第一块AGP版本的显卡。这在当时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以前Number Nine的通信主管Phil Parker对媒体说:“我们是一家芯片制造公司为什么要向微软这样的软件公司低头,支持他们DirectX标准?”所以Imagine 2芯片并不支持材质贴图和DirectX3D的材质技术。而后虽然缺乏材质计算能力的芯片被修正,但是像Phil Parker这样仅仅关心3D的性能而忽视画面质量的人有很多。而更糟糕的是专业的人员需要的是高质量和低成本的2D解决方案,就像Permedia 2一样拥有合理的3D性能和高质量的画质。你是否对Ticket to Ride的名字感到奇怪?因为Number Nine的许多产品的命名都与Beatles(甲壳虫)有关。比如他们的Revolution, Imagine, Pepper, Rita, Tina。这些秘密还在隐藏在显示卡的BOIS中。另外颇有争议的是他们在一些显示的标题上做广告宣传。在今天说服这些公司相是当容易,但在那个时候却重重受阻。

与此同时的Matrox公司中,一些商务市场的客户正在远去,但是游戏用户日渐壮大。在1995年4月,他们成功的发布了Millennium显示卡。公司的图形部门单独划分出来成了Matrox图形有限公司。在1996年6月他们瞄准游戏市场发布了Mystique 显卡。(递交芯片在8月)并且在11月Comdex上大放异彩。MGA-1064SG芯片是原来Millennium 芯片(开发代号MGA-1064)的简化版本。最大仅仅支持4M显存而非以前的8M。由此价格大幅下跌到179$,很快吸引了大批的游戏群体的目光。

在1997年5月他们发布了面向商务市场的Millennium II显卡(递交芯片在7月)并且很快在9月发布了一个AGP版本。也是在9月,他们发布了面向游戏市场的m3D显卡,使用了NEC/PowerVR最近发布的PCX2芯片。最令人惊讶的是Matrox已经在一个月之前发布了Mystique 220 游戏显卡。大概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MGA-1164SG和新的Mystique缺乏信心,用PCX2弥补3D性能的不足。在那个时候如双线性材质过滤和映射贴图等3D特效被纯粹用在游戏中,而且绝对不会运用到商务市场领域。Matorx发布了这两款游戏市场的显卡其性能仅仅相当Voodoo的一半,顶级的 m3D略微高于这两款游戏显卡。

在6月SiS发布了他们SiS6326芯片。在年底到货的显卡有着出色画质,并且游戏性能可怕的接近Voodoo的表现。但是顽固的SiS坚持生产低端解决方案,并将其芯片成功的用在了整合主板中。

1993年1月刚刚成立的Rendition公司就把目标投向了3D游戏市场。第一款Vérité 3D芯片在9月发布(递交芯片是在8月)之后发布的 V1000 芯片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1997年8月Rendition发布了V2X00芯片。Diamond Stealth II显示卡是用了性能较好的V2200芯片,其游戏性能同Voodoo相似。但是在Voodoo成功以后3Dfx并没有坐等闲置。

在1997年3Dfx引领着整个3D显示市场,根本没有把NVIDIA和ATI这样的公司放在眼中。Voodoo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更有一大批Voodoo教徒。卓越的性能、精艳的画质、再加上他们自己的游戏开发API——GLIDE。几乎每个人都为3Dfx疯狂。在8月3日 3Dfx试图整合2D功能在他们的“only3D”加速卡中而发布了Voodoo Rush芯片组。(递交芯片在10月)请大家注意“芯片组”这个词。Rush像他的兄弟一样也不是单一的芯片,而是多块芯片的结合。其2D部分是 Alliance Semiconductor设计的,而3D部分才是3Dfx自行设计的。看上去就像两块显卡做到了一块板卡上面。试图的结果造就了一块2D图像画质粗劣,且3D性能比Voodoo减少10%。最让人感到沮丧的是Rush的兼容性不尽人意,一些支持GLIDE的游戏甚至在Rush下无法得到硬件加速支持。尽管没有坏到不能用的地步,Rush还是每一个Voodoo教徒最想忘记的产品。
回到5月3日3Dlabe发布了他们的Permedia 2芯片,并在10月由Diamond发布了第一款显卡Fire GL 1000 Pro。在Direct3D下次卡同Voodoo卡打平,但是在令人期待的OpenGL下无法胜过Voodoo。在那个时候大多数游戏被移植到了 GLIDE或mini OpenGL 驱动下。Permedia 2为了保住自己“专业级”的名誉不得不抬高售价避免泛滥贬值。但是此显卡的性能也允许一些专业人员在午餐之后打一场精彩的Quake。要知道风靡欧美的 Quake就是在办公室里兴起的。

在11月S3成功的发布了他们的Virge3D芯片。一个新的128bit芯片,支持125MHz的SGRAM显存。但是第一款板卡交货的日子已经到了1998年中寻。他的性能在1998年已经不算是主流的显卡了。S3由此开始走下坡路了。

1997年冬季3Dfx发布了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3D加速芯片组——Voodoo2.这款芯片组包括2个材质贴图单元,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得到双倍处理能力。令人震惊的是,Voodoo2支持SLI屏幕交错扫描技术,允许双卡互联,从而威力倍增。这使得Voodoo2-SLI时的性能翻倍。而两片 Voodoo2的价格之奢侈,也使得他成为全球PC游戏玩家的终极梦幻配置。创新科技率先推出了首块Voodoo2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21:02 | 只看该作者
(三)


时间:1998
总线:AGP2X bus
API:DirectX v5.2 to v6.0
CPU:Intel Pentium II 333 to 450
AMD K6 300 to K6-2 400

在1998年2月的时候,Intel发布了i740芯片(递交芯片是4月)。从此Intel也杀入了3D图形芯片领域。据Intel透露,其芯片是与REAL 3D下属的分公司,Lockheed-Martin(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联合开发的。Intel已经购买了REAL 3D 20%的股份。在游戏性能上i740仅仅相当于Voodoo2卡的一半。然而在3D Winbench 98下两者的得分大致相当。

在同年2月PowerVR/NEC发布了他们的第二代工艺的DC版和PC版。然而直到当年的12月期PC版本才正式命名为PVR250并且在第二年的8月第一块板卡才浮出水面。

此时,NVIDIA延续着他们6至8个月为一个周期,研发出新一代的产品,并且在2个月之内递交芯片。在2月他们发布了RIVA 128芯片的升级版本RIVA 128 ZX。(递交芯片在5月)尽管如此,仅仅在一个月之后,也就是3月份,NVIDIA发布了他们真正引起轰动的传奇芯片RIVA TNT的技术规格。NVIDIA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准备在秋季发布他们新的产品。在1998年摘掉Voodoo2的王冠。不幸的是NVIDIA由于生产工艺的制约,实际的产品的核心频率没有NVIDIA标称的那么高。遭到了很多人的愤慨。尽管如此RIVA TNT在DirectX下的游戏性能还是可以同一块Voodoo2抗衡的。

在1998年2月ATI也发布了他们的新的图形芯片3D RAGE PRO TURBO。事实上这仅仅就是他们早先的产品RAGE PRO芯片,在加上最新的TURBO驱动程序。在同年的10月ATI为回应Voodoo2而发布了RAGE128 GL&VR芯片。速度更快的GL芯片的性能可以和一块Voodoo2相媲美,但是令人遗憾的是ATI自身并没有看重3D显示芯片领域,没有像3Dfx或NVIDIA那样给与足够的重视。

在4月Matrox发布了他们的64bit G100芯片,这是Matrox第一款包含了材质过滤与顶点雾化的产品。很快的在5月份紧追G100的脚步G200又来了。在1998年的显示芯片大战中,G200算不上是当时性能最好的芯片,但是正如Matrox所预期的,它具有当时最卓越的2D性能和出色的画质。

在5月4日,Trident发布了他们的3DImage975芯片。此款芯片是面向低端市场的产品,让许多当时的游戏发烧友所嘲笑,但是此款芯片的价格却不至于被发烧友唾骂。

回到1995年,或者1996年,一个芬兰的小公司Bitboys发布了名为Pyramid3D 的芯片。数个月之后,他们成功的技术浮现出来,详细的报告指明他们强劲的几何引擎T&L(坐标转换与光照)计划速度将超过3Dfx的Voodoo。然而市场上从未见过他们自己的实际的产品。我想这个公司的真名应该是“BitBoys”或者其他蒙蔽人的名字。一个芯片设计的解决方案的信封背面写着“VLSI”的字样。TriTech Microelectronics购买了这个信封,意图设计他们自己的芯片。“VLSI” Bitboys伪造了工程样板并且伪造了其他公司的驱动程序。最终仅仅官方展示了一些模型,在1998年Tritech取消了此芯片的生产计划。

因此,好像Pyramid3D计划最后变成了合法的,即使Bitboys从来没有过。黄色背景的图片是传说中的板卡,而灰色背景的图片被Mark Vojkovich确认他们自己真的有这样一块板卡。这是8MB的SDRAM和一些Voodoo卡上的构造非常类似。在1998年5月BitBoys再次出现并且发布了他们的Glaze3D芯片。芯片设计计划的性能4倍于两个Voodoo2串联。这次的声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尤其是考虑他们早先的惨败,这款芯片出自他们之手才让人惊讶。在多年以后人们才意识到,此款芯片不会被生产。对芯片的一些关注和报道很快就消散了。
5月26日和6月16日Number Nine发布了Ticket to Ride IV 芯片和相关的Revolution IV 图形显示卡。Revolution IV 32M产品的保守的价格是219美元。Number Nine放弃了游戏市场,而转而投向桌面出版市场。这些芯片能够满足对2D图像的苛刻需求。测试的显卡能够产生极为清晰的图像。但是其128bit 2D性能同NVIDIA的TNT或ATI的Rage128相比算不上是最出色的。ATI和NVIDIA的显卡在游戏中的表现优于Revolution IV卡200%之多。 Number Nine努力希望Revolution IV能够占据2D市场,但是败局已定无法挽救了。

7月3日3Dlabs 发布了他们的Permedia 3 芯片,但是直到1999年5月才生产出第一块板卡。延迟的原因大概是由于公司对是否应该自己生产板卡存在分歧,公司内部的争论使得研发屡次遭到终止。做出决定已经是1998年了。

也在1998年7月间,在NVIDIA和ATI还在为研发自己的芯片而静默的时候,S3发布了他们的Savage3D芯片。是第一款理论上对Voodoo2芯片构成威胁的显示芯片。S3的纹理压缩技术显著提高了显存带宽的利用率,此后成为了业界的标准。不幸的是Savage3D糟糕的驱动程序摧毁了S3的美梦,更摧毁了游戏玩家的忠诚。直到现在S3的Savage系列将有新的芯片发布时,人们首先担心的不是芯片的效能而是驱动程序的兼容性。

1998年Rendition公司的VéritéV3300芯片或许带来了光明,但是不幸的1998年6月公司财政上的错误使其成为了Micron公司的一部分。最后在11月,Rendition发布了他们的Vérité V3300并且在2000年发布了Vérité V4400代替之前较早的版本。

尽管看上去3Dfx是无冕之王,但是在Voodoo成功之后他们还有新的打算:他们需要一个更快的芯片,他需要整合2D功能,他需要支持新的APG bus,他要高于16bit颜色输出,能够处理更大尺寸的材质。而ATI和NVIDIA在这些领域超过3Dfx,并且成为了重大的优势。Voodoo2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3Dfx终于在1998年的秋天发布了他的Voodoo Banshee。成功的基于Voodoo2的工艺并且整合2D核心和支持AGP界面(尽管缺乏AGP材质支持)不幸的是Banshee最大的一个缺点是仅仅提供一个材质贴图单元。在越来越需要双重材质贴图的游戏中Banshee的性能大打折扣。最显著的游戏就是Quake2。到1998年年底许多游戏开发的厂商已经拥有编写双材质贴图的能力。Banshee的生命周期在3Dfx产品线上算最短的了。尽管如此3Dfx还是神奇般的卖出了一百万块Banshee芯片。

9月22日3Dfx决定控告NVIDIA专利侵权,其3Dfx独有专利多重贴图(multi-texturing)被NVIDIA用在了TNT芯片上。

11月10日Trident发布了他们的128-bit Blade 3D芯片。这是Trident第一次严肃的考虑3D加速能力。并且Trident证明这是理想的低端解决方案。尽管产品的性能只有TNT的40%但是其产品的画质还算可以接受。当板卡最终完成的时候已经是来年的3月了。Trident已经失去了竞争先机的Blade 3D成为了市场上最低端的解决方案。芯片的游戏性能大致和Intel的i740相当,一般被用作VIA整合主板的显示芯片。

在1998年底最大的转变是3Dfx。他们收购了STB公司,并且开始独家制造他们自己的板卡。此时人们非常关心这样的经营模式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是否能够买到更好的Voodoo产品。尽管这样在11月3Dfx发布了Voodoo2的继承者。Voodoo3的详细技术规范让大多数的3Dfx fans失望,因为昂贵的价格和少的可怜的3D创新。Voodoo3整合了2D核心并且集成了两块Voodoo2 SLI的性能于一块芯片中。尽管如此看上去还是像Banshee的表姐,缺乏AGP的兼容性,并且不提供32bit颜色的支持。最大材质贴图不超过256X256,并且仅仅支持16M显存。

1998年是游戏硬件发展火热的一年,但是这一年也是游戏自身发展火热的一年。我们从这一年开始玩Quake2,随之是Starcraft,Unreal 和 Battlezone。然后热切的等待Shogo,Sin,Half-Life,Heretic II,Grim Fandango,Thief。其实是游戏在推动显卡制造业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21:03 | 只看该作者
(四)


时间:1999
总线:AGP4X bus
API:DirectX v6.1 to v7.0
CPU:Intel Pentium III 550 to 700
AMD K6-2 450 to Athlon 700

我们可能还沉浸在对Voodoo3游戏表现的思索中,SiS就在1月2日发布了SiS300。有人注意到么?SiS300实际上是128bit的AGP2X兼容3D加速芯片。支持64M显存,32bit颜色和3线性过滤。现在想起来了?支持多重材质贴图,兼容DX6,提供DVD硬件补偿,TV-out视频输出,支持液晶显示器。在4月的官方演示中,其SiS的芯片组(SiS300+SiS301)具有卓越的视频回放的画质,但是由于其单一的像素填充管道他在游戏中的性能表现仅仅相当于去年的产品。尽管事实如此,SiS还是继续发扬整合技术,将这款显示芯片用在了他们未来的整合主板中(530,620,630)3D整合由此变成一种倾向。

在2月16日S3发布了Savage4芯片(递交芯片是在5月)随之他们合作伙伴Number Nine发布了他们第一块支持AGP4X显示卡,也就是在5月他们展示了行业上第一块支持DVI界面的板卡。然而,在6月份的时候S3宣告要在面向的市场方向进行调整,这使得Number Nine进退两难。在8月Number Nine 宣布他们将推出图形芯片市场。并且重组公司各个部门,主要集中生产PixelFusion公司的基于Fuzion 150芯片的高端的板卡。在12月Number Nine最终放弃同S3 Grahics的长期合作。在5个月后的2000年5月,正是宣布Number Nine终止了同S3贸易。给予我们第一款128bit的图形芯片的如此强大尖端的公司就这样窒息了。

三月,NVIDIA发布了他们的TNT2,TNT2 Ultra 和低端版本 TNT2 Vanta。在TNT2的芯片家族中我们终于可以看到像NV一年前许诺的芯片了。在4月下旬,板卡成品的出现标志着3Dfx统治的终结。TNT2拥有我们对一款图形芯片所有的期望:32bit颜色,Z-buffer的支持,出色的图像质量,完善的驱动程序,和他强大的游戏性能。而TNT2 Ultra更是强迫了多少铁杆Voodoo 教徒加入到了NVIDIA的行列中。

在3月NEC最终完成了PVR250芯片是基于PowerVR技术的第二代芯片。第一次发布是在13个月以前,最终命名是在这年12月,最初的工程样板 NEON 250仅仅提供给了VideoLogic测试,最终发货是在来年的8月。延误的原因是因为大部分人力都投入到Sega Dreamcast游戏主机的PVR250DC版的研发上,加上PC版存在一些驱动程序兼容性的问题,由此阻碍了其PC市场的产品发行。而PVR250的性能的确同TNT2相接近。

同样在3月Matrox发布了他们的G400显卡,直到1999年8月才供货市场。G400的长处是显存的带宽,能够提供最好画面质量,最出色的32bit颜色下的性能。Matrox顶级G400MAX在画质和性能上都远远超越ATI,3Dfx,和NVIDIA的产品。不幸的是,其昂贵的价格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接受G400MAX。最后Matrox的官方统计中G400最具购买力的人群不是那些苛刻的游戏发烧友,也不是商务市场的officer,而是需要使用G400的双显示器支持功能的演示人员。我认为G400是Matrox打败其他竞争对手的绝好机会,但是营销部门的失误使其错过机会。(如果上天在给Matrox一个机会……我想应该是2002年的Parhelia)

在4月ATI发布了他们的RAGE 128 Pro芯片(GL&VR),尽管如此,我们一直等到了8月份才见到他们的Rage Fury Pro显示卡使用了此芯片。当这块显卡到货的时候他的评测性能同TNT2大致相当,但是他来的实在是太迟了。错过了市场的先机。在10月ATI又发布了一块显示卡,其评测的效能大致同TNT2 Ultra显示卡相当。此卡被称作RAGE FURY MAXX,他使用了两块RAGE 128 Pro芯片,但是这个东东不足以成为NVIDIA的秋季炸弹。

大多数的产品在发布不久就有成品出现了。尽管如此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有些产品还是过早的发布,太迟的到来。Voodoo3就是这样的产品。他的第一个版本的发布是在1998年11月。3Dfx在Comdex98上展示了新的产品。但是由于收购STB方方面面的事情,和Banshee在市场上尚有不错的销售业绩,Voodoo3被拘留到了1999年4月。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Voodoo3也出现了很多版本Voodoo2000,3000,3500(听起来是否非常亲切?)还有一款PCI版本的Voodoo1000。

新产品的发布被延迟了5个月,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完全可以研发出新的产品弥补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ATI和NVIDIA。一直以来3Dfx的GLIDE和mini-OpenGL都是他们引以自豪的3D API。但是自从1999年以来在游戏领域开发商们似乎对GLIDE和OpenGL渐渐冷漠,改而投奔了DirectX的怀抱。在Voodoo3发布之后,与随之道来的TNT2和G400形成了鲜明的差距。32-bit和AGP材质的支持是Voodoo3玩家最为伤心的地方。但是Voodoo3卖的还是很好,虽然不如TNT2更火热,但是那个时候3Dfx在众多玩家心中还是无比神圣的。3Dfx还没有洞察到市场的格局正在恶化,他们正在处于劣势。

同样是在4月Intel发布了他们的i752芯片,是成功的i740的后续版本。最终递交板卡是在8月份,但是其性能逊色于TNT2不少,此后Intel将其整合到了自己的芯片组中。(i810,i815,i815E)

回溯到1998年S3 发布了一款非常强大的芯片Savage3D,但是其性能大大受驱动程序的制约没有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你由此可以想象一下他们的下一代产品,也是因为S3的驱动问题扼杀了他们出色的显示芯片。在1999年2月1日S3发布了他们的Savage4 GT芯片,稍候又发布了超频板的Savage4 Pro芯片。不幸的是板卡发布的时间是5月份,这次S3又错过了一次抢占市场的机会。无论画面是多么卓越的芯片,但是游戏性能却没有ATI的RAGE 128和NVIDIA的TNT强,并且在随后的一个月遭到NV的TNT2和3Dfx的Voodoo3痛击。在6月份S3又宣布计划购买Diamond Multimedia,大概是反击3Dfx购买STB,但是没有一颗强劲的芯片一切收购都没有任何意义。在8月S3发布了他们的Savage2000芯片,从官方的报告中的数据看上去是非常惊人。不幸的是那些数据就在那里静默直到年底。

回到3月,第一块使用Blade 3D芯片的板卡由Trident生产出来。尽管他们宣称是低端低廉的解决方案,但是那些芯片的数据看上如还是觉得非常寒酸。在5月Trident发布了Blade 3D Turbo芯片,核心速度由110MHz提高到150MHz。至少可以用来同Intel的i752竞争。

在5月份,寂寞了2年的Permedia 2忠于退出了历史舞台,3Dlabs 最终发布了Permedia 3 Create显示卡。在游戏性能方面略逊于TNT和Rage128 10%。尽管如此,在专业3D Studio Max方面3Dlabs的工作站非常引人注目。在1999年除了OpenGL和Direct3D外,应用程序没有其他的图形API接口。显卡在游戏和专业领域的表现的差距已经很大。专业领域对于图片的还原,色彩的艳丽有着重要求并需要支持较为全面的图形API;游戏则需要最好的性能和比较简单的图片,且使用少数的OpenGL和Direct3D函数。而一些专业开发的驱动、软件往往比硬件更为昂贵。所以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成为专业人士关心的问题。他们开始将目光投身到Permedia 2这样性价比高的专业产品上来。再加上Permedia 2的游戏性能也可以满足玩游戏的专业人士,所以Permedia 2还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在八月的Siggraph99上Bitboys 回来了。这次升级的Glaze3D详细技术规范的每一个细节都公布天下。包括9M的嵌入式DRAM显存。和4条像素材质填充管道可以达到600Mpixels/sec 和1.2Gtexels/sec。这些技术规范看上去预言出了NVIDIA和3Dfx下一代芯片的特征。

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1999年这年NVIDIA又推出了他们的第二个强劲的芯片GeForce256。首先在8月份NVIDIA放出口信。在9月份的ECTS(欧洲计算机商贸展示会)上正式发布。GeForce256真正实现了硬件上的坐标转换与光照(就是众所周知的T&L或TnL)由此,粗略的图形显示芯片被提升到了GPU的时代(Graphical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单元)

3Dfx的研发中心也同时发布了他们的新技术并行T-buffer,将用在他们的下一代voodoo4产品中。但是3Dfx缺乏实际的演示,事实上他们远没有做好准备,而NVIDIA却善于展示自己的新技术。

讽刺的是,虽然T&L是非常有使用性的买点,但是最后公众对其认可的地方却是GeForce256的像素填充率上。NVIDIA的TNT2就是以性能闻名的芯片,并且是销售业绩最好的一款芯片。GeForce256好像是用绳子捆绑在一起的两块芯片。其出色的效能还是要归功于4个独立的像素纹理填充单元。在一些评测中高于Voodoo3和G400的成绩惊人的达到了40%。在12月份DDR内存技术已经成熟,被用在了GeForce256上之后同其他主流显卡的差距更达到了75%之多。NV芯片出色的成绩为他们开拓了市场,在显卡芯片领域站稳了脚跟。并且为在4个月之后发布他们第二代杀手芯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应该提一下在8月份S3发布的Savage2000芯片。在11月Diamond发布的Viper II就是基于此款芯片。当时对于GeForce256最有威慑力的就是Savage2000。每一个人都在等待他的发布,当最终显卡上市的时候可以说他是第二块性能最出色的芯片。(性能等于G400MAX但是略低于GeForce256)然而就是这样一款如此出色的芯片在几个月之后淡出了市场。尽管能够提供T&L硬件支持但是最重要的是Savage2000选错了出生的时间。也许在另外的时刻,Savage2000能够成功,但是现在每一个人都在谈论的是GeForce,T&L,和3Dfx的未来。人们对于Savage2000的关注自然少之又少。很快他就被人们遗忘了。

在9月3Dfx发布了FXT1纹理压缩技术,类似S3的纹理压缩技术。并将源代码开放给软件研发人员使用,以增加V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21:05 | 只看该作者
(五)


时间: 2000年
总线:AGP4X bus
API:DirectX v7.1 to v8.0
CPU:Intel Pentium III 850 to 1130
AMD Athlon 850 - 1200

SiS是在这一年内一家呱呱叫的公司。1月他们发布了SiS305图形芯片。虽然完全的支持APG2X界面和提供Gainward(增量保护),但是其游戏性能只有当年主流显示卡的五分之一性能。

先前提到的在1998年被Micron公司收购的Rendition公司不久后发布了Vérité3300芯片,之后在2000年初发布了Vérité400E芯片。这是一款杀手级的芯片,集成123M晶体管, 12M的嵌入式显存。尽管在之后Micron的Mamba芯片也使用了嵌入式显存,但是这款芯片从未上市。Vérité4400E被证实是Rendition的最后一款芯片,此后再也没有新的版本出现。Micron最后承认他们没有再继续追逐3D图形领域,因为在GeForce闪耀下似乎没有什么希望。

除了1月的SiS305芯片之外2000年前几个月几乎没有新品问世。然而在4月份……暴风骤雨随之而来。
在4月11日S3 Graphics宣布他们有意加入芯片设计加工为主的VIA并且研发整合和移动领域的图形解决方案。虽然这次合作经历了重重的修订,但是基本上意味着S3正式从灿烂激烈的3D图形市场中全身而退了。
Trident公司是一家坚强的公司。他们的Blade 3D芯片衍生出了Blade 3D Turbo芯片,并且最终成为Blade T64芯片,支持独立的双像素填充四材质贴图引擎,支持AGP4X模式,32MB显存,和DVD回放技术。然而这一切始终是64bit的解决方案。在4月19日Trident发布了他们的128bit Blade XP芯片。尽管打算在年底发布此款芯片,但是直到2001年5月才看到板卡发售。

在4月24日,ATI发布了他们第一款RADEON芯片(递交芯片在7月)。从那些详细的规格列表中可以看出RADEON是唯一可以同GeForce抗衡的芯片。此芯片比其他的芯片更能完美的支持DircetX7。在16bit颜色下RADEON的游戏性能表现类似GeForce256,但是在32bit颜色下远远胜出。这要归功于HyperZ 技术。不幸的是NVIDIA在48小时之后就给与了反击。

在4月25日,Matrox发布了G450图形芯片(递交芯片在7月)。从3D游戏市场推出,Matorx专注于经济的商务市场解决方案和OEM市场。战略成功的先驱是提供双显示器功能的G400。有些G450由128bitDDR显存界面调整到64bitDDR显存界面。虽然降低了制造的成本,但这样的产品的性能还不如他们最初的G400。我为Matrox长期的成功而担忧。在很长一段时期之内他们驻足不前没有什么新的产品问世。以前的高端产品同NVIDIA的产品比较之下,变成了低端的解决方案。幸好在2002年他们的Parhelia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在4月26日NVIDIA发布了他们成功的GeForce256的后续版本GeForce2 GTS(递交芯片在5月)GTS拥有顶点像素转换引擎,和内置硬件函数完成定点像素处理。GeForce2 GTS是一次巨大的前进,他一个时钟周期可以处理双材质四像素。而他的前辈GeForce256仅仅是单材质四像素或者是双材质双像素处理。短短的12个月的时间里NVIDIA带来的新技术新芯片可以说是4倍于TNT2的性能。请大家记住这个富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

在16bit颜色下GTS超过Radeon显卡65%之多。尽管如此GTS在32bit颜色中却败给了Radeon。解释这个缺点相当简单:GTS在32bit颜色下的性能受限于显存的带宽。尤其是高于800X600时。而Radeon有着一系列的优化内存带宽的新技术。现在的顶级显卡都是使用了DDR显存,他们在32bit颜色下的表现令人惊讶。

VIDIA在2000年占有绝对优势,可以说2000年是NV年。他们的GTS的强大几乎推动了每一个层面市场新品辈出。

3月NVIDIA为Microsoft的X-Box提供基板和显示芯片。
6月他们发布了GeForce2 MX面向OEM市场。
7月他们发布了Quadro2面向工作站市场。
8月他们发布了使用更快核心频率和显存频率的GeForce2 Ultra
8月他们发布了Detonator3驱动程序(雷管3)使得GF系列产品的性能得到极大优化。
11月他们发布了GeForce2 Go 面向于专业移动图形市场。

在5月23日Voodoo5 5500 显示卡到货。不幸的是由于电源供电问题,他们被回收。但是3Dfx立刻修改了供电部分,在6月9日他们被再次发放。

在6月Micro发布了他们的Kyro芯片。是基于PowerVR Series3 的技术(递交芯片在11月)继续沿用Series2的tile-based技术使得Kyro的成绩比预期的要好的多,达到了GeForce2 Ultra一半以上的性能。Kyro的性能要优于Savage2000仅仅比GeForce256略逊。尽管如此在绘制众多有重叠的场景的时候(例如高楼林立的都市风景)Kyro闪电般的速度击败了所有的对手。

8月24日ATI宣布将为Nintendo的新主机GAMECUBE提供新的图形芯片。由此ATI也成了游戏主机显示芯片制造商。但ATI显示芯片是不惜重金从其他公司购买的现成的产品。ATI将已经设计好的“二手芯片”卖给了Nintendo。

8月28日,这只是在Voodoo4 4500版本发布的前几天,NVIDIA在专利权的问题对3Dfx进行了反诉。这是在1998年3Dfx对NV控诉的一个回应。这场官司3Dfx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继续打下去。
抛开这些不谈,在9月的ECTS2000展览上,Voodoo5 5500仍然获得了“最出色硬件奖”在那年的显卡舞台上尽管3Dfx勇敢的面对着一切,但是我们不难发觉3Dfx背后的空气非常压抑。

在随后的4个月里,Voodoo5 5500被认为是性能最好的芯片之一,他的游戏的效能在Radeon和GeForce2 GTS之间。尽管如此,显存的价格的走高和性价比都成为其普及的绊脚石。3Dfx在新的Voodoo中附加的一系列的新的显示技术成为最佳的卖点。所以新的Voodoo家族的销售量还算过的去。但是这一切来得实在是太晚了,在12月15日,公司最终破产。一些大股东和最好的技术人员被安顿或被考虑纳入NVIDIA。

在12月SiS发布了他们的256bit的SiS315显示芯片,支持APG4X和硬件的T&L(尽管这同NV的T&L相比算是不合格产品)SiS315是一款非常好的低端解决方案,但是在2001年中期就默默无闻了。

在2000年年底仅存的一些3D图形公司:S3 Graphics, Rendition, Matrox 和 3dfx不是破产,被收购,就是被重组转行。我们不难看出显示芯片行业的竞争如此激烈如此残酷。但是这些竞争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最终的用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21:06 | 只看该作者
(六)


时间:2001
总线:AGP4X bus
API:DirectX v8.0a to v8.1
CPU:Intel Pentium 4 1400 to 2000
AMD Athlon 1330 to Athlon XP 1900+ (1600)

你能相信他们么?在2001年1月,Bitboys又回来了。真不知道这家伙什么时候能够停止。所有新品都是基于他们的Glaze3D 芯片。他们发布了新的XBA 或叫 Xtreme芯片,使用了Bandwidth Architecture技术(宽带结构)在此之前少有人郑重的谈论过Bitboys,但是每次Glaze3D新版本的出现所使用的技术都是下一代3D显示芯片的预告篇。

在2月22日NVIDIA无情的延续着开发周期。发布了他们的GeForce3技术公告(递交芯片是在3月)这是在他们的GeForce2之上的又一力作,GeForce3的出现标志着电脑3D图形领域的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到此为止任何可能用到的图形领域都可以使用此芯片,无论是游戏发烧友,3D开发者,API的程序员。nfiniteFX引擎这项新的技术允许游戏开发者编制他们自己的程序。允许他们执行一切自己的特效。同一般的具有顶点像素变换引擎的显卡有着本质的不同。除了可编程技术GeForce3芯片还有其他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基本性能要超过GeForce2 Ultra 30%(尽管时钟频率略有下降)由于在以前ATI在Radeon的白皮书中说能够完整的支持DirectX,所以此GF3也宣称完整的支持DirectX8。

在3月12日Micro发布了他们的Kyro II 芯片(递交芯片在4月)在第一代Kyro时就赫赫有名,在第二代的时候引起了NVIDIA的特别关注。尽管Kyro II芯片是Micro生产的,但是一些rendering technology技术源于PowerVR。也加入了他们自己的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技术,他们也拥有自有品牌的Videologic显示卡。KyroII使用了Series 3的 tile-based技术,且他具有更高的时钟频率(从115MHz提升到175MHz)。你想要一块KyroII么?一份评测报告改变了当时我的看法!他没有硬件的T&L;没有可编程的渐变转换;没有AGP4X支持。尽管如此,其时钟频直逼GeForce2 MX和Radeon显卡,并且在游戏的性能上同两者相当。但是相比GeForce2 GTS和GeForce3他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Micro在市场定位上就没想过同这样的怪兽显卡比拼。他们关注的是像GF2MX这样级别的显卡。Videologic 和 Hercules(大力神)显卡在英国的销售业绩超过了MX。

在Kyro II发布的几天之前NVIDIA发布了GeForce2 MX 200和400芯片。这两款产品有效的弥补了MX市场的空缺,他们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提供给OEM市场和一些低端零售市场。非常奇妙的是NVIDIA从来没有出现GeForce3 MX这样的产品。我猜他们是考虑将GTS定位在未来的GF3MX位置上。

在5月份第一批使用Trident的 128bit Blade XP 和 64bit的 Blade T64 显示卡到货了。虽然现在的Blade芯片分别运行在200MHz和166MHz频率上,但是早先的Blade芯片仅有166MHz和143MHz。评测结果Blade XP略逊SiS315,来自NVIDIA的评测指出Blade XP低于GeForce2 MX 200达20%。今天Blade被用在第三方的整合芯片组中。

在5月16日的E3展览会上,ATI展示了他们为Nintendo的新游戏主机GAMECUBE设计的显示芯片。最终被称作“Flipper”的显示芯片是ATI在2000年从一家被叫做“ArtX”的公司那里购买的。

在6月19日,Matrox发布了他们的G550芯片(递交芯片在8月)。不顾一切的重复他们的成功的双头显示技术,和由此衍生出来virtual conferencing (虚拟会议技术)或者是他们自称的HeadCasting技术。

在6月26日Micro发布了他们的同PowerVR合作开发的series 4 & 5 芯片规格,其中沿用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技术。这同Micro的tile-base技术非常接近。

同样在6月NVIDIA发布了他们的nFORCE芯片组,内嵌GeForce2MX芯片。其目的是进军主板逻辑芯片制造领域,使用他们的逻辑核心减小整合系统的种种瓶颈。不幸的是使用了系统内存充当的显存,阻碍了显示子系统充分发挥其内嵌在逻辑芯片中的这一优势。

8月14日ATI为了回敬NVIDIA发布了他们的Readeon8500芯片(工程代号R200)因为GeForce3是在2月份发布的那个时刻正逢DircetX8.0,到8月已经是DirectX8.1了,对于新的标准NV的显卡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了。在这种情形下,ATI自然宣布自己的最新的芯片完全支持DirectX8.1标准。事实上ATI的8500胜过GF3达到10%到20%之多。这看上去是不可能的,但是ATI做到了!这次巨大的进步不但赶上了NV最为成功的GTS芯片并且在很多技术上超越了旗舰产品GF3。基本上ATI同NV的对立就好比AMD同Intel的对立。像NV对付3Dfx一样,ATI也发放了他们的显示技术,并且允许第3方使用他们的芯片制造显卡。较早的Radeon和他的一些升级版本被命名为7X00,而使用了全新的架构和技术的产品被命名为8X00。随后的几个月来,ATI在移动市场,工作站市场,家庭影院市场,移动工作站市场,高端、低端的OEM市场处处开花。

10月1日NVIDIA为了扰乱ATI的芯片发售进程,而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发布了GeForce3 Titanium系列芯片。因为换汤不换药媒体借此机会也是大做文章。但是我觉得NVIDIA有效的将GeForce3分成两个产品是明智的。性能略微逊色的GeForce3 Ti200相对价格也是便宜的,而性能更好的GeForce3 Ti500价格相对较高。并且发布了GeForce2 Titanium芯片来代替以前的GF2家族。(GeForce2 Pro、GeForce2 GTS、GeForce2 Ultra)。NV强调说新的Ti系列的显卡也加入了一些新的技术,新的特效。然而实际上给人的感觉仅仅是在BIOS和驱动程序上略微更改,其核心的没有变化。新的GF3Ti仅仅是超频了的GF3。这很小的性能的提升使得GF3Ti赶上了Radeon8500。

9月SiS发布了他们的256bit图形芯片SiS315,他们将其嵌入到SiS645、SiS650的支持P4的主板芯片组中。
2001年是个垄断之年,除了唱主角的NV和ATI之外,其他公司少有新品。大都是向NV俯首称臣了?然而主要的几个显示芯片制造公司其实都是在这个时候加紧研发新的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21:08 | 只看该作者
(七)


时间:2002
总线:AGP8X bus
API:DirectX v8.1 to ???
CPU:Intel Pentium 4 2200 to ???
AMD Athlon XP 2000+ (1660) to ???

我们进入了新的一年,不寻常的形势,ATI好像一个将要征战的英雄。而一如既往NVIDIA已经做好战斗准备了。

在2月6日NVIDIA发布了他们的GeForce4 GPU家族。这的确是一个大家族。
以Titanium作为后缀的是他们的主流产品。
芯片名称 核心频率 显存频率
GF4 Ti4200 225/250
GF4 Ti4400 275/275
GF4 Ti4600 300/325
在看看GF3 Ti 500的240/250
低端的MX系列也被划分出3款芯片,GF4 MX 4200,GF 4 MX 4400,GF 4 MX 4600。
在基本测试中GF4 Ti4600比Radeon 8500快40%。暂时成为速度之王,然而马上就被其他公司的产品扯下了王冠。

2002年2月8日Micro发布了intension 芯片,来抢夺3D图形市场。这个就是基于PowerVR的series 4 & 5芯片技术。PowerVR非常高兴的宣布了他们的Kyro II SE芯片。递交芯片一切顺利。在此之前许多人埋怨Kyro II 没有硬件T&L支持。然而,我得到可靠的消息,Kyro II SE不仅仅是外壳的翻新。很明显Series 4 & 5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网上已经传出消息:Kyro III的90%的设计已经完成。我想Kyro III将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在3月的德国CeBIT2002展会上,Intel正式公布了自己的最新芯片组计划,并且现场展示了两款芯片组产品,这就是业界关注已久的Brookdale-E/G产品计划——未来的845E/G芯片组。Intel 845G芯片组的大致规格是支持PC2100的DDR SDRAM加上533MHz的系统总线,最后当然还有新的集成显卡,845G芯片组最引人关心的就是它新集成的图形核心,据一些已经拿到样品的主板厂商透露,它的性能接近Mx400。

Trident目前在主流显卡领域已经消失了3年多了,但是在移动市场上目前仍有一部分采用Trident的显示核心,但是其性能同GeForce4 GO、Mobile RADEON等几乎失去了可比性。Trident在4月发布了XP4移动显示芯片。XP4图形核心采用0.13微米工艺制造,完全支持DirectX 8.1和DirectX9.0,采用CoolPower技术,达到少于4W的耗电量,每秒可处理10亿pixels和80亿texels

在4月24日SiS发布了Xabre芯片。即是流传已久的SiS330。是业界第一款支持AGP 8X的GPU。早在汉诺威的CeBit 2002信息技术博览会上发布这款芯片,但在当时并未详细说明芯片的技术范围和支持的规格,只知道SiS 330是SiS 315的升级版本。4条像素处理流水线,每一条流水线拥有2个TMU单元。

在5月14日,Matrox 的Parhelia芯片正式发布。业界第一款512bit的显示芯片,显存带宽高达20GB/s,突破性的30bit颜色,集成8000万晶体管,三显示器输出,四个128bit Vertex Shader引擎,并带有512指令的缓冲区和256个常数寄存器,FAA-16x抗锯齿,支持DX9置换贴图……Matrox为此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但是从一些评测来看由于使用了大量的特效来增强画面质量Parhelia的实际性能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快。但是无论如何Parhelia的出现打破了NVIDIA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5月份3DLabs发布了P10芯片。他们自称自己的芯片是VPU(Visual Processing Unit视觉处理单元)同NVIDIA的GPU相映成趣。其256Bit的内存体系,显存带宽高达20GB/s,更为令人震惊的是其具有16个Vertex 引擎,这个数目达到了GeForce4 Ti的两倍。虽然目前还没有公布“P10”的核心频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其核心频率会比Radeon8500和GeForce4 Ti高很多。

同样在5月VIA发布了Zoetrope芯片,该产品将采用0.15微米制程,支持AGP4X、DirectX 8.1。业界评论:Zoetrope效能至少需比当前市场主流Geforce2 MX400高出40~50%才具备竞争力。

在7月16日NVIDIA发布了nForce2。专为采用AMD AthlonXP以及Duron处理器的PC设计。nForce2使用了很多令人吃惊的新技术。例如内部平台通信的高速数据总线——HyperTransport技术。nForce2 IGP不仅具有nForce2 SPP的存储和性能特性,而且集成了GeForce4 MX图形内核——业内最快的集成图形解决方案。nForce2 IGP平台处理器还配备了AGP 8X扩展槽,这是目前最快的内部图形连接端口。

在7月17日ATI正式发布了基于RV250图形芯片的Radeon 9000和Radeon 9000 Pro显示卡。同时发布旗舰级别的Radeon 9700显示卡,基于R300图形芯片,支持DX9。ATI目前已经决定先采用0.15微米制程来生产RV250/R300图形芯片,然后在2002年底过渡到0.13微米制程。 内核集成107百万晶体管,8条渲染管线。Radeon 9700内核集成4个顶点处理单元,支持2.0版本的顶点着色和像素着色,内核新添加视频shader单元,视频shader单元将利用内核的像素着色单元来加速MPEG视频,不过视频shader单元不支持MPEG-4编码解码。支持16x各项异性过滤,多边形生成速率为4亿/s,目前游戏大都需要1百万/s的多边形生成速率。Radeon 9700显示卡搭配P4系统,在3DMARK2001SE测试当中可以得到15000分左右的测试成绩。

写在最后

显示芯片的7年戎马就这样到了尽头,而新的产品还在不断的发售中。显示芯片的性能也在成几何数字增长……我不想做冗长的总结,那等于在浪费读者的时间。我希望你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能够洞察这7年来计算机图形的发展,了解到ATI和NVIDIA是如何走到今天的顶峰的,3Dfx王朝如何兴起到灭亡。在未来图形技术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在2000年5月我们可以用GeForce2 GTS在Quake3中跑上80fps,而在22个月之后Ti4600的速度可以达到400fps。也许在今后的日子里700fps的速度对于我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23:11 | 只看该作者
居然没人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8-4 01:21 | 只看该作者
太老了,02年的文章,而且作者写作时似乎R300刚刚发布,完全没有提到R300的辉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8-4 11:12 | 只看该作者
真是一个群雄割据的年代啊。

感觉就是从 东汉末年 到现在的三足鼎立(INTE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8-4 11:28 | 只看该作者
很早以前就都看过了,看样子LZ和我有一样的嗜好,对显卡历史津津乐道.可惜结婚后就很少再回味这些了,以前真的是有空就拿出来读一遍,百看不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8-4 21:5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8-4 22:0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很爱看这些故事,要是出个CPU,GPU编年史的书籍,弄本收藏下,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8-5 19:45 | 只看该作者
LZ很猛啊,是原创嘛?
xml777 发表于 2009-8-4 22:04


那当然。。。。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6 17: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