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7145|回复: 7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自超X网:猜不到的结局,超频3南海5散热器测试,附加个人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24 1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vinger85 于 2009-8-25 09:36 编辑

关于超频3南海5散热器的一些简介可以参考这里。对于散热器的测试我们相当谨慎,不会为了抢时间贸然发布可靠性不高的数据。因为测试中不稳定的因素太多,有时可能会出现较大误差。我们的测试数据都需要通过验证的,也就是说以下的成绩是在多次测试验证后得到的。





HDT(热管直触)作为超频3的专利技术继续在南海5上得以采用,热管与发热端直接接触,能减少两层热阻,可以提高传热效率。这次南海5散热器热管数量增加到了5根,比南海3要多1根。
  

看看几种CPU与南海5底部的接触部位:






英特尔Core i5的HIS金属盖表面大小为28.5*28.5mm,Core i7-920金属盖表面大小为32*34.5mm,Core 2 QX9650金属盖表面大小为29.5*29.5mm,理论上这几款CPU与南海5底部的接触部位如上图所示,Core i7-920顶盖并非正方形,旋转90度安装可以让热管与CPU表面接触更大些,不过大多数那样安装会影响机箱内风道。
  

可以看到,真正与CPU表面接触的只有中间的三根热管,而旁边的两根热管基本架空,失去了HDT的意义,虽然部分热量还是可以通过底座传给它。四根热管的南海3在这方面就不会出现类似情况,但是旁边两根热管也是不能完全与CPU表面接触。







当然这样的状况对散热性能有什么影响还难以判断,测试或许能有结果。
  

另一方面南海5散热鳍片为46片,散热面积约7000cm2,整个散热器厚度上要比南海3薄8mm左右,南海3的鳍片达到55片,总散热面积也要高出不少,约7500cm2。












测试选用了Core 2 QX9650和Core i7-920作为测试CPU,对比散热器为南海3和Thermalright U120E,测试时搭配的风扇全部采用为南海5附送的风扇,转速控制在1500RPM,我们认为这样转速下噪音才能基本达到要求。测试在封闭机箱内完成,室温25℃。
  


通过ORTHOS模拟CPU满载运行,使用EVEREST记录CPU内核温度,为了更直观对比散热器性能,我们采用其内核峰值温度的平均值。








满载时,南海5是不敌Thermalright U120E的,尤其是在Core 2 QX9650超频状态下更是要高11℃之多,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更出乎意外的是,南海5在Core 2平台上连自家的南海3也大不如,这可能是它的散热面积不如南海3的缘故,在Core i7平台下,南海5表现稍好于南海3,和在Core 2上的表现形成一个巨大的反差,这中间是什么原因还不太清楚,唯一的理由是前面所说的散热器底部与CPU表面的接触面积,不过这理由还不够充分。








待机时各散热器的表现趋势与满载一样。
  

这样的测试结果是我们始料不及的,经过反复多次在两个平台上验证,完全可以排除安装等引起的误差,南海5在做工上比以前有了长足进步,但在散热性能上反而退步了?
  

或许这只是个体原因,我们将会对新的样品作跟踪测试。



更新:底座实际覆盖效果图


i7 920







=================


QX9650









=========================


i5 750









===========================


AM2










==============================================


以下是个人看后感想:

这个结果仅仅针对我,是在意料之中。

关于超频三的HDT技术,我早已觉得发展潜力不大。去年5热管的黑海刚出来的时候,我就感到很奇怪:这散热器是GT200显卡专用??那么宽的底座,怎么覆盖小的核心?后来,我的一个朋友入手了黑海+双9CM风扇,用来搭配他的GF9800GTX+,我用的爱琴海加强版,搭配OC到核心700的G92 8800GTS。结果是,我的显卡待机温度仅仅比他高1~2度,满载仅仅高出4度。相关的评测也表明,黑海用在GT200显卡上,效果比G92显卡要好很多。

然而超频三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依然把5热管HDT用在了南海5。这一次更是5根8MM热管,于是乎连面积巨大的i7也没法完全用到完整的5根热管了,更别说小巧的酷睿2了。挑战U120E,以目前的效能,很显然成了一句空话。

不否认南海5在做工上的进步,但399元的定价却相当尴尬。散热性能基本与南海5持平的南海3,目前最低售价为299元。同样拥有南海5接近95%效能的冰刃至尊版售价仅仅250元。

而在高端,性能强于南海5的U-120E售价为400元+风扇,镰刀Mugen2和变形金刚Megahalems的售价均为450元。

我实在想不出购买南海5的理由………………或许,我们得继续期待南海6??
2#
 楼主| 发表于 2009-8-24 15:46 | 只看该作者
看来这一次OC3的枪手们提前把泡泡吹的太大了。
连风冷王的口号都喊出来了,结果不敌自家南海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8-24 15:51 | 只看该作者
嘿嘿……  各种各样的数据都出来了,OCP那里I7 4G,     南海5胜U120E,  OCER论坛玩家自己测试,775  E5 OC4G, 南海5被megahalems秒了,轮到超X网,U120E77D干掉南海5很多, i7拉近点距离…………



PS:貌似让I7全接触5热管就要南海5对着机箱上来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8-24 15:56 | 只看该作者
看起来有点高端的样子...不过价格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8-24 15:56 | 只看该作者
即便对着机箱吹,也无法全部接触5根热管

即便对着机箱吹,在实际封箱环境内因为风道的影响,性能也是大打折扣的,连自身侧吹的效果都不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8-24 15:58 | 只看该作者
南海5的形状就注定了散热片面积的缩小。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连i7都不能完全接触5热管,更不用说775的CPU和AMD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8-24 16:06 | 只看该作者
看戏,oc3丢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8-24 16:06 | 只看该作者
热管过剩? 直接装GT200  GT300上测试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8-24 16:13 | 只看该作者
反正我用南海3觉得还不错的,另外南海这种厚一点的应该用吸风比吹风来的效果好,1500转的单风扇恐怕吹透南海3那还是有难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8-24 16:27 | 只看该作者
看看回复挺有趣,忍不住想笑:

底座接触测试有抄袭嫌疑。

不是一般的自欺欺人,ocer、【禁止给他站打广告】先测完就说自己要反复验证数据,弄个核心示意图还是抄袭ocer、【禁止给他站打广告】的讨论出来的DD,够“谨慎”的。

QX9650加了一点电压,从3G超到4G,温度可以提升30度?南海5比南海3多了一根热管,少了6.7%的鳍片面积,解决了侧面漏风,居然比南海3还高6度?另外在去年exp评测南海2的时候,南海2满载下输给U120E不过4度。现在居然 南海2>南海3>南海5了???

【请勿打广告】的920温度真是够牛的,3.8G 1.15V的电压就能80多度啊

拿一页纸的文章写评测,连硅脂用啥都不写,好严谨!

你们关注产品本身?我没看见,我只看见了ocer,【禁止给他站打广告】关注产品本身,能写出针对产品原创的文章。我看见exp的“严谨”到关注他人的测试成果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8-24 16:33 | 只看该作者
oc3效能低是公认的,不要要求那么高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8-24 16:47 | 只看该作者
意料之中,意料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8-24 17:10 | 只看该作者
5热管太宽无法接触CPU完全啊? 那这种情况下确实不如有铜块来接触CPU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8-24 17:15 | 只看该作者
用过南海1,号称nb,结果被那个50的双宏秒飞了
chtknight2 发表于 2009-8-24 17:10

那倒不至于啊,南海1性能其实还不错的,在我机器上压4G E7500ES(这个U比E8400热不少)和U120E满载温度差8度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8-24 17:16 | 只看该作者
我用南海蛮好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8-24 17:17 | 只看该作者
OC3走进了YY的路子....

只求最Y不求最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8-24 17:19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it ocp那边不知道脸往哪里放
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8-24 17:21 | 只看该作者
就这扇子,还是单扇都输成这样,不知道换成双扇呢?
U120E不是把他踩死???
越看越想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8-24 17:29 | 只看该作者
想不明白为什么设计成热管不能和cpu很好接触的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8-24 17:35 | 只看该作者
想不明白为什么设计成热管不能和cpu很好接触的样子。
bill_max 发表于 2009-8-24 17:29

设计思路是对的,但是设计没校核,拍脑袋想出来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30 16: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