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088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枪手——靠忽悠赚钱的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26 1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网络抢手的一天
和多数同龄大学生不同,留校的小张的暑假时间极有规律。每天早上7点起床,在食堂买一些早点,8点30分开始他会准时打开电脑,然后开始他一天的工作。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打开他那包含300多个论坛或网站链接的收藏夹,然后一个一个打开网页开始发帖子,中午12点休息一下,到食堂去简单吃午餐。13点准时开工。19点,陈棱开始吃晚餐,通常是叫同学帮忙捎份快餐,或到楼下买个凉皮或者肉饼,然后再继续发帖到到晚上9点30左右。这样算下来,除开吃饭和方便的时间,他每天泡在网上的10个小时里总共要发大概300多个帖子,他要保证自己的帖子在晚上8点之前发布到网上。当然,署名自然不是小张自己的,而是另一个大家更为熟知的名字。晚上8点,是网民上网的高峰期,小张要保证他们能看到新鲜出炉的帖子,保证人气不流失。这样他每个月就能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或者叫“劳务费”。这就是传说中的“网络枪手”。
一般说来,网络抢手的活是熟人介绍的,得是特别熟的人才能分到任务,发帖的网站是一个还算知名的IT论坛。或许在别人看来,像小张这样上网发发帖子就能赚钱,多轻松啊!殊不知,网络抢手的工作相当辛苦,整天对着屏幕,这种单调枯燥的生活导致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比如长期保持坐姿,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导致颈、腰肌肉疲劳甚至劳损、疼痛。一天下下来,小张经常会感觉腰酸腿痛,手腕也经常麻木无力、疼痛。但是,这样的日子还要继续熬下去。

2、有需要的地方就有枪手
据考证,“枪手”一词源于清朝中叶捐监(用钱财买取功名)盛行之年,既然可以捐监,每年科举应考的举子包请“枪手”代为考试。到了近代,有人干脆把枪手当成了一种职业,比如在影视业做枪手,他们的工作是替投资方或大牌编剧以不署名的方式撰写剧本。也许你喜欢看的某部电视剧正是处于某位枪手之笔。
步入网络时代后,让我们看到网络舆论的力量,面对来自网络各个角落的同一个声音,无论站在任何立场的人都会感受到冲击!这时候的枪手们如虎添翼,数量不断增加,他们游离于不同行业之间,并且有了一个崭新的名字——“网络枪手”。据估计,几乎一半以上的写手都充当过枪手的角色,也就是说如果目前全国有100万写手的话,至少有50万人做过或者曾经做过抢手。而更为专业的“枪手集团”集合了很多专职枪手,分工进一步细化,针对性更强。比如图书领域、影视领域、学术领域,以及IT领域等等,“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可以套用这句话:有需要的地方就有枪手。
小贴士:枪手的另类解释
在文坛,枪手是个被鄙视的对象;在热点事件中,枪手是个普遍现象。
在新闻里,枪手的名字叫“专家说法”
在电视脱口秀栏目中,枪手的名字叫“嘉宾发言”
在报刊报道中,枪手的名字叫“名家评论”
在网络中,枪手自然被称之为网络枪手了

3、把忽悠进行到底
枪手的手段与他们服务的阵地息息相关。比如上面提到的小张,他属于论坛里的枪手。他们的目标大多是论坛,IP遍布全国各地,偶有用代理者,注册时大多集中在某一时间段,然后是几天的沉默期,某一天会突然爆发,极度活跃,发帖顶帖,忙得不亦乐乎。比如某一日论坛会有一文章出现:“我的电脑中了XX病毒了,XX软件根本不管用,怎么办啊?”下面就有人回帖了“谁还用XX啊,都用XX啦,威力很强很大”,再后面跟帖的内容都差不多了,“嗯,快换了吧”,这就是网络枪手为杀毒软件厂商服务。这部分枪手帖子的内容都是与一些产品有关,也会有一位不发表言论,整天翻看他们发布内容的人,估计是枪手队长。对他们的工作量进行跟踪监控。
还有一种常见的枪手就是专门为厂商撰写各种各样的公关稿,比如IT媒体中充斥着各种厂商“枪手”的宣传稿,这种稿件被很人习惯的称为“软文”,也有人喜欢说成是“马屁稿”。而这种稿件最多的内容就是对自身品牌的强势宣传,不论真假与否,不论内容是否重复。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品牌的宣传,为此“枪手”们会尽最大的努力让该品牌的名字多次的出现在文章中,而且不厌其烦的向阅读者吹嘘。尤其在中国的网游产业中,枪手之多令人惊叹,不管是在网络媒体还是平面媒体上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所谓的“枪稿”,而真正独立客观的评论是少之又少。在网络游戏这个圈子内,一个稍微出了点头的撰稿人,就有被游戏公司收买的可能,然后成为其枪手之一;而撰稿同样是不少人跨进游戏圈的敲门砖之一,忽悠是枪手们吃饭的看家本领。

4、公关公司与网络枪手
在业界,公关公司被成为PR公司(PR=Public Relations 公共关系)。“随着网民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互联网媒体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传统媒体。”有业内人士如此分析网络公关崛起的背后原因。表面上看,公关公司与网络枪手是一种雇佣关系,公关公司策划项目,具体实施过程由网络枪手来完成。但在这种雇佣关系的同时,两者还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共损共荣的关系,有了活干才能养活枪手,有了厉害的枪手公关公司也会不愁订单。不过公关公司与网络枪手要磨合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一般说来,在公关公司做枪手,要过三关:第一关:约稿关,枪手要具备一定的文笔水平,能够独立完成稿件,并具备相当的经验;第二关:PR公司关,也就是公关公司要考察某位枪手是否适合自己的业务范畴,有的枪手在某一方面可能很强,但他很难面面俱到,一个全能型的枪手是很难找的;第三关:客户关,枪手写出来的东西最终是要为客户服务,让客户满意的枪手才是公关公司所希望的。这三关只是对枪手的一般要求,要求高的还要过媒体关,事实上,中国的网民本身是非常聪明的一群人,很多人对公关帖、枪手一眼就分辨出来,这不仅对网络公关的平衡以及策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枪手的水平是一个考验,把“枪稿”写的看起来不那么“枪”,才会有生存空间。
而对于网络枪手的泛滥,许多论坛管理员都感到无奈,因为只要不涉及政治,一般论坛都是倡导言论自由的。而且网络枪手也能带来多赢局面:网站增加了点击率,点击率能带来经济收益,枪手也得到了报酬,厂商知名度也提升了,知名度又为其带来经济收益。

5、相互依存的“生态链”
在厂商和网络枪手之间,公关公司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你可以称之为“介绍人”或者说中间商,其实更多的是代理角色。从目前的情况看,网络公关的来源有几大块——传统公关公司开始做网络;原来的网络编辑、网媒记者向这块转;另外就是一些职业的“网络推手”。现在网络公关几乎可以覆盖包括门户、论坛、博客、视频网站在内的所有互联网渠道。而由于网络的表达与发布方式都与传统媒体有很大不同,也造成了公关的“玩法”和以前有所不同。例如典型的公关、枪手合作的过程:公关公司负责任点下鼠标,将一份策划方案通过邮件【此言论被论坛屏蔽】出去。几乎与此同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两百多名“水民(在网络论坛灌水的人)”收到了指令,各路人马会倾巢出动。如果产品到位、活动到位、支持到位,而广告与软文发布渠道畅通,那么一时间会让行走江湖的人“触目之中,皆是枪稿,放眼江湖,枪手汹汹”。他们在各大论坛社区有针对的发帖回帖,并不断引起新的话题。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吸引人们对某品牌的关注,他们则以网民的身份引导舆论,达到口碑营销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发布信息是即时和滚动的,很多网站以此打擦边球,因此可以先说一件未经证实的事情,然后过一两个小时再撤掉,最多发一个致歉声明,但是影响早就已经形成了。比如在某次赈灾募捐晚会上,某集团单笔捐款1亿元,第二天,在互联网上就开始出现了一些“要以实际行动支持该集团旗下某品牌饮料”的声音,这是枪手所为。紧接着,隐藏在论坛里的枪手继续推波助澜,在各大论坛以及QQ、MSN上,一条号召大家“喝光该饮料”的帖子被海量传播。此后,不断出现该饮料在一些地方断销的新闻,至于该信息是真是假无法考证,也没人来得及去考证,最后的结果就是该饮料几乎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
从这一事件中,可以很容易捋出“普通网民——网络枪手——公关或广告公司——厂商这样一条‘生态链’的关系。”其中网络公关比的就是谁更了解互联网,谁对网民的大众心理有更好的把握,因为网络的信息太多了,要引起话题引起讨论就必须找到一个争议点,同时争议的两方面都不能对企业有本质的伤害,所以这是很考验策划者功力的。有了公关公司好的策划,然后是网络枪手们的任务就是“兴风作浪”,大肆操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普通网民的眼球,最终提升厂商的品牌效应,大把大把的钞票随之而来。

6、成也枪手,败也枪手
说实话,厂商在现如今的商业社会里,不可能也完全做不到纯“白”,在面临机遇和危机时,特别是在面临竞争对手采用不规则手段竞争时,“网络枪手”这一独特的服务群体就不得不被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的厂商当作“杀手锏”祭了出来。枪手最需要的地方和时机有几个方面:第一,产品刚上市;第二,同质化产品间竞争;第三,危机公关;第四,恶意竞争。大到做硬件的戴尔、联想、HP、IBM等,做软件的微软、SAP、ORACLE、SSA、用友、金蝶等,做互联网的GOOGLE、雅虎、百度、新浪、搜狐、网易等,小到各级别的正在毕路褴褛、艰苦跋涉的一次创业企业,各路人马要展示自己,占据地盘,总得要有一点声势,古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沿用下来,也就成了“产品未出,名声先行”。也可以说是一种“潜规则”。另外,雇佣网络枪手的厂商还有一些不得已而为之的缘故,比如在中国网游厂商当中,尽管有像盛大这样捞到大笔真金实银的大鳄,但绝大部分网游厂商大概都还在为温饱奋斗,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而这也可以从另一个层面解释,为什么这个圈子与其他产业相比,枪手会相对的多,公关会相对的普遍。其实盛大在发家的过程中,谁又能否认没有利用过枪手呢?当年的“传奇通讯社”,不知道算不算一种有组织的枪手集团。
然而,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网络枪手在为其服务的厂商谋求利益的同时,很可能也会损害到对手厂商的利益,引发口水战,甚至会引来官司。互联网企业间的口水战一般采用两种战术:一种是以匿名的方式发稿,先由公关部组织稿件,然后通过枪手匿名发布在一些行业论坛上;另一种是直接通过公关公司和媒体广告部或者编辑接触,然后把攻击文章按照软文的形式发表。2006年12月31日,腾讯的一个普通员工正在donews上浏览业内新闻,突然间一行文字撑大了他的瞳孔——真假调查:淘宝公关部打击Q币邮件曝光。第二天,上海某报刊发了与该贴内容一模一样的文章,这篇题为《Q币大盗引发的Q币被盗泛滥,浙江Q币大盗:Q币最好盗》的稿件罗列了大量Q币被盗事件,并以律师之口表明这些事件应该由腾讯负责。实际上这就是一篇某企业发布的软文(广告),腾讯有理由怀疑此文和相关的帖子是淘宝的一系列攻击行为,但淘宝则坚决予以否认。此事究竟是谁所为,是淘宝策划的直接攻击竞争对手的行动,还是腾讯自我炒作寻求业界同情,我们现在无需再去调查。其实这种由网络枪手挑起来的口水战比比皆是,这种战术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隐蔽,除了操作者,其他人无从知晓。正因为口水战的这个特征,所以现在它已经成为一些企业不负责任攻击对手的首选方式,并在某种程度上对整个行业带来了混乱和负面影响。行走江湖,难免会拿把枪防身,也难免被明枪暗箭所伤。
2#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8:55 | 只看该作者
小结:目前,大量的“软文”充斥着IT界、充斥着互联网。在IT行业中,媒体的核心、媒体的三要素迫于金钱等压力在不断丧失,专业媒体可信度直线下降。整个IT行业媒体发展呈现一种畸形的趋势,也许这种趋势并不是厂商所希望看到的,但他们还是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做法。既是一种竞争手段也是一种无奈。有人甚至悲观的认为:这报纸没法读了,电视没法看了,网也没法上了。因为都是枪手的枪稿,人们被淹没在枪林之中,分不清哪里是陷阱,哪里是光明大道。但是,有一句话“存在即合理”,网络枪手起码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消失,我们所期望的只能是作为媒体行业的从业者,枪手们能够尽量客观准确地反应事实,也希望厂商们能够理智的面对现在的行业媒体与消费者,让这个空间尽可能洁净一些。

如果不存在枪手,那么一切都好说,但偏偏世界上存在这样的让厂商又爱又恨的“枪手集团”,厂商就不得不在适当的时候打点起十二分的精神和注意力去关注甚至拉拢、讨好他们。可怕的是,这个集团在进行“工作”时往往秉承“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世界上现存的道德观、公益观在他们工作时是基本被忽视的。不过,枪手本人对自己未来的前途也很迷惘,大多人做枪手就是为钱,一旦生活有保障了,就会写自己的东西;而还有一部分人因各种原因会退出,如有的是身体太累,长期这么干,身体越来越差;还有的是因为绝望——总写这些东西,自己的能力受到影响,慢慢也就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8-26 19:20 | 只看该作者
原創or轉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8-26 20:39 | 只看该作者
唉..老掉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ultralisk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09-8-26 22: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ultralisk 该用户已被删除
6#
发表于 2009-8-26 22:1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8-27 09:41 | 只看该作者
仔细看看,GZ就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30 12: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