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D继续使用一种不断改进中的成熟架构进入DX11时代显然是看中了这种架构的潜力和优势。以往不论是ATi还是NV随着D3D的升级换代必然是架构上的大变革。而这次AMD像是铁了心要把R600的架构潜力挖尽。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幅度降低革新架构的风险。原有架构的基础部分的设计成熟稳定无需推倒重来,针对效能和功能部分的改进就可以集中在几个重点方面,不需要面面俱到。节约了设计时间降低了设计难度。同时应用上更加稳定可靠。
当然这需要一些有利的前提条件,首先是R600的DX10.1架构向DX11扩展没有关键性障碍,无需对执行部分做大的改动;其次是架构本身在效能上还有比较大的潜力可挖,我在四楼说的正是这样一个意思。没有这样的前提,固守原有架构就只有死路一条。
ATi上一次性能一次性飞越150%正是经典的R9700,然而那次是架构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对固守4X2的NV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而这次AMD把重点放在了单芯双核技术应用上面。从硬件连接方式上解决大规模多线程调度困难的问题。RV870每个独立核心仍保持800SP不变。以往执行单元增加一倍即便加上DX11的新需求最多也只需要增加50%的晶体管,而这次晶体管数量翻了一番还多!说明RV870的设计重点是在执行单元以外的地方。其实拿RV840和RV770比较就能发现虽然是同样规模的执行单元RV840要多出将近3亿晶体管,显然DX11和DX10.1之间的差别还不会导致晶体管方面如此悬殊的差距,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资源调度方面的全面改进,更何况RV840的内存控制器还是128位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