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399|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正的diy存储高手看过来,这个帖子的问题对于许多人有非常意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8 0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风飞扬 于 2009-9-18 01:34 编辑



由于本人的工作室内部资源分享需要,我需要组建一个六个客户端并发,每个客户端50MB/S的文件服务器,拷贝的都是较大的文件,一般超过1GB。(注意50MB/S是M字节每秒,不是比特每秒)。这意味着该服务器起码需要300MB/S的并发速度。

为此,我的硬件配置:

dell 690工作站 (intel 5110 cpu  /  4g ram /  intel 5000x芯片 / intel 632x南桥芯片组)

intel 9402pt pci-e 4x 双口网卡 共两块

highpoint 4320 pci-e 8x raid卡

netgear 724at 支持 802.3 ad动态聚合的交换机

4块seagate es.2  500g企业级sata硬盘(备注,我本来打算要购买8块WD RE3的硬盘的,后来打算先随便测试看看能够跑多少,于是找了四块希捷硬盘来测)


我已经完成的部分测试:

dell 690 安装 win2008 sp2正版系统,开启共享,关闭防火墙,四个硬盘通过high point 做raid0测试。每个客户端都是win2008系统,都是千兆 pci-e网卡。


测试:

intel 9402 pt 两块,每块两端口,任何一个端口跟我的一台客户端机(也是win2008 sp2)连接,可以达到90MB/S的速度,这个时候只让这一个网口工作,不接交换机,不做网卡聚合。实际上就是单测一台客户端连接到dell 690工作站上的速度。

测试:

将intel 9402pt 两块总共四个端口做聚合lagg0,netgear交换机也做对应聚合。然后发动四个客户端通过netgear交换机同时连接到dell 690已经做好raid0的硬盘阵列拷贝东西,大约50GB数据,一个客户端20MB/S,一个客户端10多M/s,另外一个30MB/S,另外一个也是15MB/S

测试:

因为对上述结果迷惑不解,于是将网卡lag去除,分散成独立的4个网卡端口,每个网卡端口直接接客户端机器(不经过交换机),这个时候的性能更加可怜,有的40MB/S,有的5MB/S,四个网口加起来总共速度才75MB/S


测试:

high point 4320卡为新购入,购入后我已经用它倒入1000G的数据做稳定测试,没有任何问题。另外,四个seagate es.2 500g硬盘组成的raid0阵列用hdtune测试速度在250MB/S左右


我反复做了很多次测试,但是就没有看到过四个网卡总共并发超过 90MB/S的情况,无论是网卡聚合还是网卡不聚合,无论是接交换机还是不接交换机。

到此,我已经迷惑不解了,我虽然没有买专业化的存储,但是我购买的这些东西都是性能很好的东西,例如 intel 9402 pt网卡,我放着好几块8492mt网卡没有用,花了接近3000元买了两块回来。例如raid卡,我没有用dell 690的raid,而是花了接近4000元购买了high point 4320卡。另外交换机,都是正宗支持802.3 ad聚合的netgear 724at交换机,一个交换机就是 5000元。至于网线,我全部是采用六类品牌线。所有这些部件单测都没有问题的。


我自己整理的怀疑思路:

可以排除cpu,内存,交换机,网卡本身的问题,因为cpu资源自始至终测试都是在30%以下,内存也足足有余。排除交换机是因为不接交换机,四个网卡口独自工作总带宽也上不去,网卡每个口我都做过几个小时大数据测试的。


剩下的怀疑:

1  dell 690 主板南桥有问题?只是猜测,南桥那么大的带宽,随便给点就超过100MB/S了。

2  win2008 smb共享协议限制速度?或者这个协议并发能力上薄弱?

3 seagate 的 sata硬盘阵列并发响应能力薄弱?虽然sata的并发能力由于不支持tcq,而只是支持ncq,但是并发响应能力不至于如此薄弱吧?


瓶颈究竟出在什么地方?请有经验的高手帮帮我吧, ,愿重金酬谢啊!我现在已经搞得快崩溃了!
2#
发表于 2009-9-18 04:06 | 只看该作者
帮顶。。没经验瞎说也不好。等有经验的高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9-18 07:07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感觉硬件问题只有sata硬盘。sata多任务并发能力很差,不管你是否raid。别看测试成绩很高,根本不顶事。你试试本机盘内复制大文件再去list,都会很卡。本版内有帖子测试过sas卡分别挂sas和sata raid多任务复制,sata会损失2/3单任务性能,比sas差远了!你可以去看看。要不然谁买sas盘呢?容量价格都处于极大的劣势,如果性能和sas没差别,即使寿命比sata长我想企业也会多买几个sata备份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9-18 07:19 | 只看该作者
留个名,等待高手解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9-18 08:05 | 只看该作者
还是硬盘的问题. 那些速度只是持续的读取的速度. 如果是一个大文件,持续的COPY可以到这个数据.但是如果是小文件的话.速度会小很多.
另外米多.为什么不上SAS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9-18 09:00 | 只看该作者
建议:主机服务器至少虚拟2g内存作ramdisk,客户机也能够虚拟出2gramdisk更好,
做不到就1g吧。放两个足够大的单个文件到ramdisk里,比如视频文件。然后从服务器里
复制到客户机的ramdisk,这样没有磁盘性能的瓶颈。看看能有什么速度,在比如放大文件夹里面
装足够数量的细小文件,重复上述拷贝,看什么效果。这样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9-18 09:19 | 只看该作者
换PCI-E的固态硬盘试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9-18 09:3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应该是win2008 smb共享协议限制速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xbuy 该用户已被删除
9#
发表于 2009-9-18 09: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arahaaa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
发表于 2009-9-18 10: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1#
发表于 2009-9-18 10:0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9-18 10:13 | 只看该作者
10# nxbuy
有啊

Windows Storage Server  这东西可以有下载得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9-18 10:38 | 只看该作者
用ramdisk实测是个好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9-18 10:47 | 只看该作者
恩……围观一下,
目前成本最低的测试方案就是ramdisk了。
建议楼主先测试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9-18 10:5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测试一下单个用户连接的速度正不正常,如果单个用户的速度都不正常就要看看网卡的设置有没有开启巨帧,有没有开启TOF,有没有开启流控制。SATA硬盘并发访问的效率的确不高,要想测试硬盘系统的并发访问性能,可以下载Adaptec的Threadmark选择与你实际使用中相符的并发访问数来测试,如果熟悉IOmeter就更好,可以用IOmeter百分百来模仿实际的使用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9-18 10:53 | 只看该作者
SATA并不是全双工设备,请使用SAS硬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9-18 11:26 | 只看该作者
围观,可以由学习的机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9-18 11:44 | 只看该作者
完全不懂,学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9-18 12:57 | 只看该作者
1. 建议先将问题简化,采用单用户(用4张千兆网卡,如果支持聚合或网络负载平衡就更好,硬盘也做raid0)连接四个端口做聚合intel 9402pt (lagg0),这样可以得出整个I/O情况。
  2.然后分别对应服务端与客户端分析。
  PS:希望LZ不要放弃,有问题大家一起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9-18 19:3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不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9-1 23: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