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898|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卡怎么办? NV power of 3平台已经开始铺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4 0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剑屠龙 NVIDIA搭P55重炮猛轰3A平台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4日 10:37  太平洋电脑网
[硬件频道][选购指导][评测试用][行情快报][新闻新品][知识技巧][攒机推荐][论坛]

  3年前,AMD并购ATI后成为业首家拥有主板芯片组、GPU以及CPU的半导体厂商,完整的平台优势初现端倪;2年前,AMD推出了首款基于自己主板芯片组、GPU以及CPU的平台——“Spider”蜘蛛平台,3A平台取得了开门红;今年年初,AMD又在蜘蛛平台平台的基础上推出了3A平台的后续之作——“Dragon”龙平台,时至今日,AMD的3A平台已经得到了相当一部分玩家的一致认可。

  在面对AMD人气逼人的龙平台时,作为主要竞争对手的Intel以及NVIDIA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尽管无论是Intel的CPU、主板芯片组还是NVIDIA的GPU,单个拿出来的话都不比AMD的芯片弱。

  那么两者应该怎么“合”呢?如今,Intel P55/Core i5/i7(LGA1156)即将于本月8日正式发布,但缺乏性能强劲的GPU支持给P55平台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而没有自家平台的NVIDIA也正在为其“漂亮”的GPU们找婆家犯愁,N卡搭配P55平台可谓一拍即合。NVIDIA还为该平台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Power of 3,毫无疑问,Power of 3就是冲着AMD的3A而来的。GeForce显卡、LGA1156 Core i5/i7以及P55主板算得上是三把利剑,那么,Power of 3能否肩负起屠龙重任呢?下面我们就从Power of 3的优势说起吧。请继续读本文。

  什么是GPU PhysX?
 
2008年年中,ATI反击战闪电祭出HD4850,给了长时间高处不胜寒的NVIDIA个下马威。不过姜还是老的辣,仓促应对的NVIDIA迅速推出GeForce 9800GTX+还以颜色。9800GTX+,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款较为马甲的产品(9800GTX的55nm版本),但却是NVIDIA首款55nm产品,而且更重要的是,从那时起,NVIDIA的PhysX正式启动了。

何为PhysX?想必很多玩家已经有所耳闻了吧,在这里我们我们再来简单了解一下。2004年AGEIA公司提出了在游戏中进行硬件物理加速的理念,并将推出了PhysX PPU概念的物理加速卡,在3D绘图界引起了广泛关注。2007年,NVIDIA瞅准机会并购了AGEIA,之后NVIDIA开始对PhysX物理加速进行了大量的优化和推广,自然也将PhysX技术逐渐融入到GeForce显卡当中。通过NVIDIA的CUDA平台,GeForce GPU可以承担起游戏中的物理运算部分。时至今日,PhysX物理加速效果可以说已经征服了大量游戏玩家。

  NVIDIA PhysX物理加速技术是基于CUDA并行计算架构推出的业界领先GPU(图形处理器)物理加速技术NVIDIA,可以确保游戏玩家和开发人员都能够利用市场上最为抢眼的物理学处理技术。游戏中的物理计算是非常庞大的计算量,所以即使是4个内核的CPU也是无法满足这样的计算的,而高端GPU有240个计算核心,所以GPU就具备了进行大量并行计算的必备条件。于是NVIDIA可以把以前无法实现的大规模计算转移到GPU上,使得在游戏中通过GPU进行物理计算成为了现实。

  为什么GPU适合于物理学处理?

  多线程PhysX引擎专为大型并行环境中的硬件加速而设计。AGEIA的PhysX处理器只有10个内核,而现在NVIDIA的GPU(图形处理器)则具有多达240个内核。因此,NVIDIA的这些GPU非常适合利用PhysX软件。最重要的是,由于游戏物理学具有高度并行和互动的特性,因此GPU架构自然比CPU更加适合这种计算工作。借助于当今或下一代GPU,PhysX将为游戏玩家创造更多价值。

  在这方面,AMD的3A平台就逊色不少。曾今为了对抗NVIDIA的PhysX物理加速技术而高调登场的Havok物理加速引擎如今似乎已经偃旗息鼓,能支持该引擎的游戏更是少之又少,而且效果也不及PhysX物理加速技术。所以说,对于游戏玩家而言,NVIDIA和Intel联手打造的Power of 3平台更具优势。

  除了可以支持丰富的软件应用外,PhysX游戏数量也非常多。具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如今能够支持PhysX物理加速的游戏已经超过了百余款,而且已经注册并且经常使用PhysX软件的开发者也已超过了2.5万人,可以说目前PhysX是全球最为领先的物理加速引擎,是游戏界的一种新趋势。

  实际上,PhysX游戏能够如此受欢迎不仅是因为有着广泛的游戏玩家基础,而且NVIDIA还为游戏开发人员提供先进的PhysX SDK(软件开发工具包),这就使得、游戏开发人员能够开发出具备下一代物理学特色及硬件加速性能的游戏。PhysX SDK软件不仅具有无与伦比的功能性、稳定性、性能以及可扩展性,而且几乎所有的主要开发工具均支持本软件。

  此外,PhysX SDK软件还实现了微软Xbox 360与索尼PlayStaton 3之间的跨平台支持。NVIDIA会不断地在PhysX SDK新版本中加入新特性。而游戏开发人员则会将这些PhysX SDK整合在最新、最棒的游戏中,非常令人期待。

  作为Power of 3平台的显示核心,GeForce显卡的CUDA平台可谓一大亮点。NVIDIA CUDA技术是一个针对GPU进行并行计算的C语言编程环境,CUDA可利用NVIDIA GPU中的并行计算引擎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复杂的计算难题。这些计算难题涉及各种专业和家庭应用,包括视频与音频处理以及物理模拟到石油天然气勘探、产品设计、医学成像以及科学研究。随着目前支持CUDA™的GPU销量过亿,NVIDIA CUDA为这一巨大的用户群提供了大众化的并行计算平台。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和GTX280的发布,NVIDIA的GPU从传统的单一3D渲染角色快速像通用并行处理器+3D渲染角色转变。近一年半来,基于NVIDIA CUDA架构GPU的应用情况已经非常清晰。基于游戏的PhysX带来真实的物理效果;由PowerDirector、Badaboom、TMPGEnc开始的基于视频特效和编码的CUDA加速;最新推出的Arcsoft和vReveal实时的视频处理;而最近又加入了一款用户界面很贴近个人用户的视频处理软件Loilo,以及刚刚发布的新版本Nero Move it。

  从2008年中GTX280的发布,到NVIDIA明确提出CUDA架构的概念的短短半年时间里,CUDA在个人应用领域的软件至今已经达到上述的7款(还不包括采用CUDA加速的插件,例如CoreAVC的CUDA插件,Foobar下的音效插件等)。基于高级语言的CUDA软件开发的优势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大家不难发现以上几款软件都与视频相关,这一方面是因为现有PC个人应用恐怕除了3D游戏外,视频处理是负荷最大的;而另一方面,虽然以上7款软件与视频相关,但实际应用上有各自擅长的方面,用途也是不同的。今天我们选取以上软件中的3款进行评测,并简单指导大家使用。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在iPhone(手机上网)手机或者索尼PSP等便携式设备上看视频,这为视频转化软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正好让NVIDIA的CUDA平台派上了用场。据NVIDIA官方文件显示,与竞争性解决方案相比,在相同画质设置下,支持CUD的GeForce GPU在此类任务上所实现的速度提升最高可达20倍。这些产品具备锐化、增强和色彩校正等视频技术,可自动将标清电影(DVD)升级到高清画质水平,从而带来足以媲美蓝光影片的视觉体验。通过提升分辨率、改善对比度和亮度、稳定化处理以及去模糊处理,还可轻松修复家庭视频。所有这一切均可实时完成。先进的视频编辑过滤器以及特效在支持CUDA™的GeForce GPU上的运行速度比采用传统多核处理器快300%。下面我们来介绍2款基于CUDA平台的视频转化软件:Badaboom、MediaCoder。


……

http://tech.sina.com.cn/h/2009-09-14/10371066951.shtml
2#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01:20 | 只看该作者
Intel+ NVIDIA(英伟达)已联手 超强组合PK孤独3A平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4日 17:48  太平洋电脑网
[硬件频道][选购指导][评测试用][行情快报][新闻新品][知识技巧][攒机推荐][论坛]

  Core i7和X58 Chipset的发布,正式打破了同一平台无法官方支持CrossFireX和SLI的多卡互联技术,不过Core i7和X58 Chipset的昂贵售价组合,让很多消费者只能望而却步。这让很多用户对同为“你喝了吗”架构的LGA 1156 i5/i7产品及P55 Chipset产生了极大期望,值得一提的是,P55 Chipset不服众望与X58 Chipset同样官方完美支持CrossFireX和SLI多卡互联技术,但上述技术仅能支持在PCI-Express Gen2 x8下,不过PCI-Express Gen2 x8对于目前主流甚至顶级旗舰产品来说是不会造成瓶颈。

  我们知道,AMD、Intel、NVIDIA(按字母排序,先后无名次)三大芯片级厂商在主板芯片组上,除Intel目前没有独立显卡外,其他两家都仅在自有主板芯片组上支持自主研发的多卡互联技术,这主要是交叉授权难度大,毕竟二者是直接竞争对手关系。也许正是因为Intel目前没有独立显卡业务,不会与二者产生直接的图形处理领域竞争,所以Intel在975 Chipset上第一次支持了AMD CrossFire技术,而NVIDIA与AMD之间,NVIDIA与Intel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通过下面的图表相信能让各位读者更快的理清3者间关系。

  通过图片不难看出,当年3家就多卡授权和总线授权之间的你我纷争。不过随着AMD推出具有排他性质的3A平台后,无独立显卡的Intel和无CPU的NVIDIA均遇到了一定的尴尬处境。不过好在NVIDIA(英伟达)仍有Intel的总线授权,可以推出具备SLI功能的Intel主板芯片组;而Intel是得到了AMD的CrossFire授权,可以在自有主板上支持CrossFire。

  强强联手 “Power of 3” PK “3A”

  时至今日,随着AMD的3A平台经过Spider(蜘蛛)平台、Dragon平台和未来的Leo平台,这种自有产品的整合性越来越高,Intel和NVIDIA(英伟达)之间的联手貌似成为了必然。在Intel的Nehalem架构处理器平台发布后,Core i7和X58 Chipset成为了目前当之无愧的最高效能平台,而且值得一提的是NVIDIA在Intel这一代处理器上不会研发自主的主板芯片组,所以SLI多卡互联技术走入Intel桌面级产品成为必然。

  正如前文所提及,Core i7 LGA 1366和X58 Chipset的组合隶属Intel目前顶级组合,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非主流的价格自然不会成为主流市场的宠儿,自然要享受SLI多卡互联技术,大部分用户仍然要使用Intel的LGA 775处理器搭配NVIDIA nForce 780/790主板。不过今天Intel发布的Core i5/i7 LGA 1156和P55 Chipset组合,彻底宣布Intel自有的SLI平台走入主流化、平民化,同时Intel和NVIDIA(英伟达)之间在SLI平台上合作被命名为“Power of 3”平台。

  Intel/ NVIDIA(英伟达)联袂打造Power of 3平台

  虽然Core i5/i7 LGA 1156和P55 Chipset今天才发布,但是在全国卖场和一些B2C、C2C网上商城中已经能够较为轻易的购买到相关产品,可以提前体验主流入门级的Nehalem架构处理器及P55主板的实力。

  CPU方面,笔者选择了目前Nehalem架构处理器中最便宜的Core i5 750,它基于4核设计但没有超线程,目前市场零售价格为1600元左右。

  本次平台使用了由技嘉提供的P55-UD3R主板,它是技嘉旗下最便宜面向主流市场的一款P55产品,目前官方报价1499元。同时我们搭配了同由技嘉设计生产的GV-N275UD-896I,这款显卡作为NVIDIA(英伟达)的对位对手顶级单图形核心的产品,其实力毋庸置疑。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技嘉无论主板还是显卡都采用了其主推的2倍铜概念,产品在散热、稳定性等方面十分出色。

  技嘉无论主板还是显卡都惯用蓝色,此次参与对决的P55-UD3R和GV-N275UD-896I亦是如此,为了让平台效果图更“蓝”,笔者选用了Intel Core i5 750原装散热器和蓝色马甲内存。

  对于Power of 3平台来说,必须拥有2根PCI-Express Gen2 x8以上规格插槽,这样就能搭建Intel和NVIDIA联合推出的Power of 3 SLI平台。虽然技嘉P55-UD3R为该品牌旗下目前最低端的P55 Chipset主板,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主板的设计依然豪华且功能齐全、丰富。

  自然,为了实现Power of 3平台需要两块NVIDIA GeForce 系列产品成为必然,本次选用了NVIDIA单图形核心次顶级的GeForce GTX 275。技嘉的GV-N275UD-896I才用非公版设计,默认频率高于公版设定为660MHz/1460/2400MHz,同时其还使用2倍铜设计和标配HDMI + DVI + D-Sub的丰富接口组合。

  AMD独门绝学3A Dragon平台

  众所周知,AMD在收购ATI后同时拥有CPU、主板和显卡三条核心产品线,由于同时拥有自主的核心部件技术,所以能够更好的整合产品及产品性能发挥,并于2007年推出Spider 3A平台概念。随着各部件的逐渐升级,3A平台由Spider升级为Dragon,而且确定在明年四月推出Leo 3A平台。

  目前,AMD的顶级主板芯片组为AMD 790FX,而AMD的顶级单图形核心显卡为Radeon HD 4890,二者的搭配可以说是目前AMD的顶级组合。同时为了选择与Intel Core i5 750价位相当的AMD处理器,笔者选择了AMD 羿龙IIX4 955(黑盒),它是目前AMD在桌面普及型产品中最高端型号。

  此次我们选择的3A平台使用了微星型号为790FX-GD70的产品,AMD 790FX不仅是AMD目前的顶级主板芯片组,微星790FX-GD70也是微星旗下最高端的AMD主板。值得一提的是产品标配4根PCI-Express Gen2 x16插槽,如果搭建2路CrossFireX时,每块显卡可以获得PCI-Express Gen x16的带宽,如果要搭建4路CrossFireX,每块显卡就只能获得PCI-Express Gen x8的带宽。

  Radeon HD 4890采用了由RV770改良而来的RV790核心,虽然仍使用55nm工艺制造,但是其默认频率和超频能力要远高于RV770产品。本次选用的Radeon HD 4890为超频产品,默认频率为900MHz/3900MHz。

  NVIDIA全面助力Intel平台 CUDA/PhysX

  Power of 3平台概念意在Intel和NVIDIA之间互相合作大幅提升性能的组合,而且两家的独有专利技术能够在该平台上得到最大的发挥和融合。例如Power of 3中,基于Intel Core i5/i7的整套平台,能够凭借高效的Nehalem架构设计,为整体平台性能提供保障。

  而Power of 3中的另一产品线显卡中,由于是基于NVIDIA的GeForce产品线,所以NVIDIA的CUDA、PhysX等一些图形核心计算技术一并融合到Power of 3平台中。而这其中当属针对普通用户量身打造的PhysX物理引擎、3D Discover/Stereo以及视频编码最为用户关注。

  我们知道NVIDIA提供的3D Discover/Stereo技术,都是非常优秀的虚拟3D立体成像技术。但是开启这种功能后,是否会对平台的3D性能带来更高的负担呢?我想这也是很多用户较为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测试。


  3D Discover和3D Stereo拥有相同的支持游戏库列表, 也就是说目前能够支持325个以上的主流游戏实现3D立体虚拟成像。本环节测试笔者选择了《镜之边缘》这款游戏同时打开PhysX,检验在多重负载下,图形处理器的能力。

  通过实际测试,在开启3D Discover技术后,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不过平均帧数还是能够保障流畅运行的标准,而且在1920*1200 4X AA /16X AF主流普及型顶级画质下不会造成卡、顿现象。

  虽然很多游戏支持3D Discover/Stereo技术,但是笔者使用Fraps截图发现只能截出正常渲染图像,即使使用Fraps录制视频亦是如此。最后使用Windows自带的截屏键,能够在《使命召唤5之世界战争》中得以成功,而这种方法在其他游戏中仍然不行。

  通过前文的测试,在选择基本相同价位的Power of 3和3A平台下性能其实已见分晓,而且值得一提的是Power of 3能够提供很多3A平台无法提供的功能和技术,例如高效的PhysX物理引擎,例如全面的第三方视频编码工具,再例如高画质或高性价比的虚拟3D立体全方位解决方案

  当然笔者并不反对用户使用Core i5和P55去搭配A卡及A卡CrossFiresX,因为在实际测试中确实这样的搭配要比3A平台略强,但是在同等价位上Power of 3不仅能够提供更高的性能, 还能提供更多的功能,何乐而不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01:23 | 只看该作者
仅供娱乐……

其实记者没有写最关键的:
Nvidia core i7/i5 > AMD Phenom 2
Nvidia P55         > AMD 790

所以就是R5870来了也不要紧,G300来不了也不要紧,NV有平台优势,照样能顶住,并反败为胜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9-24 01:34 | 只看该作者
评测靠不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9-24 01:38 | 只看该作者
是马甲就是马甲,不是马甲就不是马甲
我不懂什么叫“较为马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9-24 02:02 | 只看该作者
仅供娱乐……

其实记者没有写最关键的:
Nvidia core i7/i5 > AMD Phenom 2
Nvidia P55         > AMD 790

所以就是R5870来了也不要紧,G300来不了也不要紧,NV有平台优势,照样能顶住,并反败为胜
……
itany 发表于 2009-9-24 01:23


intel泪流满面。【楼主/兰州,请确定发表的是称呼还是地点】你不是一直捧intel的吗?现在又兼职nv公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9-24 02:17 | 只看该作者
竟然没人看明白3楼是反讽,教育害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9-24 03:59 | 只看该作者
打的过AMD的时候牛哄哄的强卖SLI芯片~

打不过AMD的时候又来抱INTEL大腿~

NV。。。唉~怎么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9-24 06:28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这个很搞笑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9-24 08:29 | 只看该作者
nv下一步在和微软合作一下,把windows收归名下,到时候软硬一起上,打遍天下无敌手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9-24 08:30 | 只看该作者
i5/i7+P55+GT200/GT300双卡

这要多少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9-24 08:53 | 只看该作者
我只能说这个平台很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9-24 09: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ihua伊华 于 2009-9-24 09:27 编辑
仅供娱乐……

其实记者没有写最关键的:
Nvidia core i7/i5 > AMD Phenom 2
Nvidia P55         > AMD 790

所以就是R5870来了也不要紧,G300来不了也不要紧,NV有平台优势,照样能顶住,并反败为胜
……
itany 发表于 2009-9-24 01:23


他是在给自己打广告啊"nv现在只能靠intel挽回点颜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9-24 09:36 | 只看该作者
nv已经把intel整合进自己的gpu平台了
jeandja 发表于 2009-9-24 06:42

intel被收编了,替intel默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9-24 09:37 | 只看该作者
打的过AMD的时候牛哄哄的强卖SLI芯片~

打不过AMD的时候又来抱INTEL大腿~

NV。。。唉~怎么说好~
lylby 发表于 2009-9-24 03:59

还有可怜的VI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6#
发表于 2009-9-24 09: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9-24 10:53 | 只看该作者
什么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9-24 10:58 | 只看该作者
还有可怜的VIA
ifu 发表于 2009-9-24 09:37


VIA不可怜,基本上主板上能有的芯片它都能搞,CPU、GPU、南北桥、声卡、USB/IEEE1394芯片、网卡、WiMAX、CDMA。。。。。需要小主板的领域很有竞争力,做得大有时候还不如做得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9-24 11:18 | 只看该作者
VIA不可怜,基本上主板上能有的芯片它都能搞,CPU、GPU、南北桥、声卡、USB/IEEE1394芯片、网卡、WiMAX、CDMA。。。。。需要小主板的领域很有竞争力,做得大有时候还不如做得专。
Matrox13 发表于 2009-9-24 11:58


扶不起的阿斗via。。。搞个cpu搞什么啊。。。性能差的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9-24 11:22 | 只看该作者
扶不起的阿斗via。。。搞个cpu搞什么啊。。。性能差的可以
红发IXFXI 发表于 2009-9-24 11:18


对于那些车载工控之类,VIA性能是足够的,IA想搞在超小型主板上是搞不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9 05: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