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43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易有伍谈LPCD1630,透露早期cd靓声的原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4 2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iFi音响》" G# T' Q$ W* v6 O: c

: \$ G5 W3 r* {9 C8 I“人家说,LPCD 1630做出来的声音很鲜,一点也不像旧录音;而且没有数码声。”这是访问伊始,易有伍讲的第一句话。其时,环
( V4 r9 c) ?2 i$ l球唱片的十款LPCD 1630刚面世。
* \3 q5 u3 I! Q. R& Q. ?
6 Z# e+ x2 {5 j7 t& v; b  易有伍对歌手自有一番心得:“陈百强虽是个男人,但他的歌唱温柔到不得了。邓丽君的温润如玉自毋需多言。林子祥就不同了
- S1 w7 x' t: r, G9 o, x# Z- r5 J,他的歌声有时带攻击性;Beyond也是。不同于罗文的‘执到正’不留棱角,Beyond和阿Lam带有一点粗糙,也算是他们的特色。陈
. V+ [$ \- P) }* Y慧娴活脱一个都市少女,娇滴滴的。叶倩文——是个健康的女人。”易有伍说“健康”时,还摆了个大只佬的姿势。; W+ g4 }3 U7 H- r
  LPCD 1630之所以叫1630,那是由于制作用上“1630”的硬件和载体。
5 c2 L9 q# j9 n0 [1 A. j" [/ ], W  Sony PCM-1630数码音响系统一度是录音行业的一个公认标准。PCM-1630是一个调制格式,设计来录在4份3吋宽的叫“U-Matic”8 S' p+ C( i7 P" }) n! T) a
的卡式录像带上的。换句话说,
0 I: n1 W- s$ ?$ k! f4 F- X前者是个处理器U-Matic是个数码音响数据的载体。' O( G0 A( l2 d6 @+ n
  PCM 1630的前身PCM 1600是八零年代初进行CD制版的首套工作系统,CD之所以给Sony订定44.1KHz这个取样率,跟U-Matic录像带
5 N% H6 w' h9 m4 V. ~" `: _, d的水平同步率有关。应该说:1630和U-Matic都是录音史上显赫的名字。2 U0 N" _) W- `+ S" k" A1 f
$ D% z; w- i" R0 B- x7 Z4 ]
饱和度与能量非常高' B( o% W2 T) u
  易有伍亲自指出,“LPCD 1630”的特色是中音密集,饱和度与能量非常高,这个跟制作所用的U-Matic带子的物理特性,和其它7 Y1 j( E3 v4 a' x8 s$ a5 H4 ?# |
雨果科研的成果也有关系。$ |- i. [1 [+ ?) @6 {- R( A1 A! D
  “CD碟生产在压印层面来说,廿多年来几乎没有改变。可是在制版(mastering)和碟材用料上,不同时候的人都花了不少心思* Q, u, A0 t8 x! \& A/ v- G9 l! R
。”  N/ F0 @" F' y8 u
  “SHM-CD,HQCD之类的特选材料CD,属后者。我对数码产品不知何解是十分敏感的,CD碟用的铝材的厚薄,保护透明胶膜的厚薄/ X3 H' g! T/ a' m3 m8 ~* A/ [& b( Y
,我都听得出来。因此雨果
' ?% H5 Y( Z' F# j! i& ~* ACD在这个环节不是没考究的。LPCD45的CDR盘片是千挑万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21:48 | 只看该作者
据老易表示,DG公司对这次的合作非常重视,态度也非常严谨,送交雨果的母带是Sony PCM 1630 U-Matic数码磁带,这是CD时代初期所采用的母带制式,音效非常出色。7 a/ p; j4 ?7 M1 e# g" U

* B! \; D7 S, b: S* f4 {可惜的是,U-Matic器材非常昂贵,业界为了节省成本,在92年开始采用DAT磁带,不久之后又淘汰了DAT而用CD-R,如今CD-R也将走进历史而改用下载的方式。对于业界而言,成本是越来越便宜了,不幸的是母带的音响质量也越来越低劣!
2 o9 T- ^( O/ j7 O6 j7 l- _& i
) A$ U' M+ b$ Z3 O  Q4 {, H% J2 b- z* ZU-Matic器材的音效虽然不俗,但早已停产,如今能够处理U-Matic母带的录音公司及CD厂更是寥寥无几。
2 ~& E, ~. i# q  F) i/ H9 b4 {2 K5 ^, j5 J3 _
雨果公司最近推出的改良型LPCD 1630关键采用了92年之前普遍采用的U-Matic母带来实现音质上的飞跃,禁不住感叹技术的变化带来的未必就是进步。“大量的发烧友收藏早期西德、日本头版CD,原因单一只为‘好声’,但媒体、网络却很少报导原因何在——其实在92年以前,几乎所有的CD都是用U-Matic(U-Matic,带宽3/4英寸,带速9.53cm/秒)母带制作的,但92年后U-Matic设备淘汰,被DAT(DAT,带宽4mm,带速3.38cm/秒。
  Y2 {6 u9 k! I6 ?5 p8 M
3 ?. ^1 ?2 w: C, t; ?DAT其实是把巨无霸ADDA 和 Video 带结合、浓缩的相关产品。)取代,如今DAT也消失了,取代它的是CDR, CDR也正面临着被淘汰,现在已经是下载的世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ipiro 该用户已被删除
3#
发表于 2009-10-14 22:5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9-17 01: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