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NewCastl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MD:Radeon HD 4000系列OpenCL性能有限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09-12-25 1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5# yamhill
GPU 理论上,是一种类型的many co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09-12-25 1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yamhill
GPU 理论上,是一种类型的many core。
tomsmith123 发表于 2009-12-25 13:23

本来就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09-12-25 1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0# 左脚选手
还是投入问题,NUDT 舍得在这个方面投入,日本方面最初明显投入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09-12-25 14:50 | 只看该作者
通过一幅图可以粗略计算一下


上图中,实际成绩563.1T,其中CPU的计算阵列理论是214.956T,这只是理 ...
左脚选手 发表于 2009-12-25 14:34

能不能说点linpack以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09-12-25 1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2# yamhill
如果你能找到TOP500 中典型机器跑HPCC 的数字,那么也可以讨论,很遗憾,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09-12-25 1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yamhill
如果你能找到TOP500 中典型机器跑HPCC 的数字,那么也可以讨论,很遗憾,很少。
tomsmith123 发表于 2009-12-25 14:53

如果能找到实际使用当中得出的数据,那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09-12-25 1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4# yamhill
A 跑高斯,B 跑FLUENT,C跑MD,然后你还要比较它们的效能,开玩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09-12-25 1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yamhill
A 跑高斯,B 跑FLUENT,C跑MD,然后你还要比较它们的效能,开玩笑呢。
tomsmith123 发表于 2009-12-25 15:53

你想开玩笑,我不拦你

你难道不知道要做对比,必须要找原理上至少相似的对比项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09-12-25 15:57 | 只看该作者
看你也像做过点项目的人,怎么说这种水平的话,让人费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09-12-25 1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6# yamhill
坦白告诉你,没有做HPC 的人对这样的比较有兴趣,张云泉都不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发表于 2009-12-25 16:0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X1650可以正常安装驱动啊
ppeng 发表于 2009-12-25 12:39

那是强行安装FOR VISTA的驱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09-12-25 1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yamhill
坦白告诉你,没有做HPC 的人对这样的比较有兴趣,张云泉都不做。
tomsmith123 发表于 2009-12-25 15:59

我也坦白告诉你个事实,能做HPC的都不是傻子,只不过侧重点不同

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底层技术员和CEO的区别,那就是CEO能看到除了技术之外更多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09-12-25 1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0# yamhill
原来你是CEO啊,失敬失敬。
有时间,我想麻烦您接见一下张云泉,陈文光两位,让他们听听你的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09-12-25 1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yamhill
原来你是CEO啊,失敬失敬。
有时间,我想麻烦您接见一下张云泉,陈文光两位,让他们听听你 ...
tomsmith123 发表于 2009-12-25 16:06

我的视野还不算广阔,暂时做不到那个位置

CEO之所以在众多技术员中脱颖而出,那是因为在那些人当中,他是整体上最优秀的

所以要谈接见,也要您这个能给我安排活动的人去接见,为什么?都能给我安排接见那两位了,还不高级到天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09-12-25 1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2# yamhill
这两位和我也就是同行,点点头,吃吃饭,我们一直渴望有高水平的人指路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09-12-25 1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yamhill
这两位和我也就是同行,点点头,吃吃饭,我们一直渴望有高水平的人指路呢。
tomsmith123 发表于 2009-12-25 16:13

您太谦虚了

如果说真要找人的话,找胡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09-12-25 16:17 | 只看该作者
那啥,Paul Otellini原先一定是销售技术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09-12-25 19:53 | 只看该作者
能不能说点linpack以外的?
yamhill 发表于 2009-12-25 14:50

一、Linpack的起源及原始用途
LINPACK是线性系统软件包(Linear system package) 的缩写, 主要开始于 1974 年 4 月, 美国 Argonne 国家实验室应用数学所主任 Jim Pool, 在一系列非正式的讨论会中评估,建立一套专门解线性系统问题之数学软件的可能性。 后来便提出了 LINPACK 计划案送到国家科学基金会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 审核, 经国家科学基金会同意并提供经费。
LINPACK主要的特色是:
v 率先开创了力学 (Mechanics) 分析软件的制作。
v 建立了将来数学软件比较的标准。
v 提供软件链接库, 允许使用者加以修正以便处理特殊问题, (当然程序名称必须改写, 并应注明修改之处, 以尊重原作者, 并避免他人误用。)
v 兼顾了对各计算机系统的通用性, 并提供高效率的运算。
至目前为止, LINPACK 还是广泛地应用于解各种数学和工程问题。 也由于它高效率的运算, 使得其它几种数学软件例如 IMSL、 MATLAB 纷纷加以引用来处理矩阵问题, 所以足见其在科学计算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Linpack性能测试基准
Linpack现在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最流行的用于测试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浮点性能的benchmark。通过利用高性能计算机,用高斯消元法求解一元N次稠密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测试,评价高性能计算机的浮点性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NPACK的初衷并不是制订一个测试计算机性能的统一标准,而只是提供一些常用的计算方法的实现,但是由于该软件包的广泛使用,这样就为通过LINPACK例程来比较不同计算机的性能提供了可能
Linkpack并非仅仅只是一个测试软件,他“还是广泛地应用于解各种数学和工程问题。 也由于它高效
率的运算, 使得其它几种数学软件例如 IMSL、 MATLAB 纷纷加以引用来处理矩阵问题, 所以足见其在科学计算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测试软件是完全绝对公平的,因为一个测试软件不可能包括所有的应用测试,所以只能制订一个在领域中相对覆盖面较广的标准来测试,给出一个大致的性能参考依据,Linpack作为公认的TOP500排名的唯一依据,自然是从多方面考虑,而且测试软件业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3Dmark,也会对各种新功能新技术通过版本更新提供支持,今后实际应用如果有改变,Linkpack也应该会对这些改变做出相应调整。 或者今后会有比Linpack更科学更全面的测试方法,但是当下,最权威流行的测试HPC的软件还是Linpac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09-12-25 21:07 | 只看该作者
一、Linpack的起源及原始用途
LINPACK是线性系统软件包(Linear system package) 的缩写, 主要开始于 19 ...
toshibacom 发表于 2009-12-25 19:53


我从本坛某技术党在讨论linpack是否实用时,学习到了个信息:

linpack基本上是将一连串的低阶方程穿行在一起,然后塞给被测单位进行运算
方程之间没有联系
基本上,等于就是再让被测对象不停地重复的去接线性方程组
怎么说呢
跟实际应用
**钱联系都没有……
只能体现大体上的节电通讯效率趋势和运算单元对线性方程组的吞吐能力
说白了跑linpack跑得很快的系统,与其说是运算能力优秀,倒不如说是节点构筑很合理,交换速度很快


欢迎其他的技术党来鉴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09-12-25 2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7# yamhill
Linpack Bechmark 理论上是一个自然均衡并行计算基准,也就是说,Linpack 是最容易被优化在几乎无限大计算平台上计算的一个基准,和超级计算机的理论聚合性能相比,更接近并行计算任务在计算系统的极限值,这是为什么Linpack 被用于评估一个通用计算平台的性能。
HPC 上运行的应用千差万别,甚至还有很多商业化软件本身对并行计算的优化不足,计算效能极低,目前还没有比Linpack 更简单直观的评测基准。
Linpack 非常简单,如果Linpack 都做不好,那么就不要谈其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9-9 15: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