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yellowb 于 2010-1-29 21:30 编辑
哈哈,多讨论讨论有益身心健康,针对OC鱼的几个问题,一下提出个人见解:
1.关于LZ帖子的标题:"寻道时间对性能影响很大吗?".注意这里是讨论"寻道时间"对"性能"的影响,这里的"性能"(我们姑且先认为是硬盘的性能或者是整机性能).而不是"上个世纪寻道快的硬盘PK现代寻道慢的硬盘哪个快"
我们分析某个因素对一个个体的影响时,是怎么分析的?正常方法应该是保持除了这个因素外其他的因素不变(至少不能变得太多),然后改变这个因素,比较不同情况下个体情况,这样才能得出这个因素到底怎么样影响个体的吧?
打个比方,我们要买雪糕吃,现在有2个地方可以选:大商场和路边的小卖部.那怎么比较哪家便宜?一般我们是先选定某一款雪糕,比如"雀巢",然后再分别看看2家商店的价格,才能得出结果哪家比较便宜吧(一般是小卖部便宜)?而OCFish的观点,就好像说:"小卖部里的哈根达斯比大商场的雀巢贵啊.",没错肯定是小卖部的哈根达斯贵,但是这句话已经不是在讨论"商店"这个因素对雪糕价格的影响了,而是偷换了个概念,而且这种比较有什么意思?傻子都知道哈根达斯比雀巢贵.同理那个"上个实际的硬盘"也是这样.
所以我们讨论"寻道时间对性能影响"时,至少应该找相近的产品吧.
2.关于OCFish在11L说的"另外没有寻道的SSD,以楼上二位的观点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直接秒掉万转产品,但结果呢?也就是依靠传输率欺负一下桌面产品。"
针对前半句话,意思是SSD不能秒W转硬盘?我是不知道你的"秒"的概念是什么,101vs100算不算秒?还是说10000vs100才算秒?测试数据请自行Google,不喜欢Google的话就在本论坛找帖子也能知道玩家的感受,例如http://we.pcinlife.com/thread-1334548-1-1.html
另外后半句话,"也就是依靠传输率欺负一下桌面产品",恰恰相反,SSD之所以能欺负温氏硬盘关键不在于传输率,还是在于访问时间.由于只有0.x个ms,跟温室硬盘的几~十几ms根本不在同一数量级上.这导致的就是SSD的IOPS远远高于温氏硬盘,直接感觉就是反应灵敏.
还有OCfish说的5ms感觉不出来我不知道你真的去用过没有(不会又去拿上世纪的硬盘来比吧? ),数据在硬盘上存储都是分散成一块块的,当要LOAD大量数据时温氏硬盘的磁头就要来回跑,读一个1M的文件都可能要跑上百次,更别提那些庞大的游戏和软件了.虽然5ms这个时间很短,但是次数一多,就很客观了.
3.关于OCFish对我回帖"拿内存当硬盘用了"的回复,显然你没看明白我的话是什么意思.我当然知道那些操作系统都有预读算法,但是一台电脑内存多大?算你4个G.硬盘多大?算你500个G.那么你能把所有的数据都预读到内存吗?总会碰到需要的东西不在内存的情况吧?再说4G也不是全给你用,操作系统本身要占一块,硬件也要占一块,还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临时数据.
当然我不否认这些预读算法能很大地提升使用感受,通俗讲就是用起来感觉快了.
但是这跟硬盘性能没什么关系吧?我们讨论的是硬盘性能,而不是操作系统乃至软件的性能.打个比方,我记得很多年前<<大众软件>>有个评测是测试各种算Pi的软件的速度,大家常用的superPI算100万位要50几秒,另外一个忘了名字的软件只要十几秒.那么你能说换了后一种软件后CPU速度就提高了几倍么?
4.最后关于你那"VISTA下日常应用基本没有区别。UBUNTU下不告诉你,你都分不出来两个硬盘。"
我只能说这只是你的感受,别想当然地把大家都"代表"了.网上少用"我们,他们,大家"之类的词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