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fjfzl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Intel新接口,致:I饭和伪I饭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0-2-20 09:41 | 只看该作者
所谓杀人不见血,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0-2-20 09:57 | 只看该作者
挖坟啊 挖坟,就可惜大炮没互联网,不然,痛苦不成反成苦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0-2-20 10:13 | 只看该作者
众所周知,辛亥革命也不是孙中山发起的,反而是孙中山断送的
此君活着的时候欺世盗名,死了被别人用来继续 ...
itany 发表于 2010-2-19 23:08

不要以结果来评价一个人,而是要根据他的目的他的意向来评价他。
虽然他搞砸了,但是他的意向 和目的都是正确的伟大的。

我认为你这段话侮辱了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0-2-20 11:14 | 只看该作者
呃..........怎么扯到童萌会大统领身上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0-2-20 12:55 | 只看该作者
伪饭也是饭..就怕不是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0-2-20 14:17 | 只看该作者
不要以结果来评价一个人,而是要根据他的目的他的意向来评价他。
虽然他搞砸了,但是他的意向 和目的都是 ...
tmz 发表于 2010-2-20 10:13


评价政治家还就是要看结果,革命可不是玩游戏,多少人的身家性命压在上面呢,事情没办好当然要负责。
不然的话,领兵的谁不想打胜仗,那为什么打了败仗要处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0-2-20 15:05 | 只看该作者
不要以结果来评价一个人,而是要根据他的目的他的意向来评价他。
虽然他搞砸了,但是他的意向 和目的都是正确的伟大的。
tmz 发表于 2010-2-20 10:13


你这个标准可能更适合于普通人。
对于政治人物,初衷没用,关键是结果。
绝大多数人都相**爷爷发动那场革命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是,结果是杯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0-2-20 22:04 | 只看该作者
众所周知,没人说过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发起的,反而是孙中山被袁世凯改小名为“孙大炮”,如今孙中山不在,袁 ...
山中小子 发表于 2010-2-20 00:22


袁世凯是被蔡锷推翻的,国**统一全国(至少是名义上)是蒋介石的功劳,关孙文什么事?
Cyrix和全美达倒了,就是AMD把他们逼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0-2-20 22:09 | 只看该作者
不要以结果来评价一个人,而是要根据他的目的他的意向来评价他。
虽然他搞砸了,但是他的意向 和目的都是 ...
tmz 发表于 2010-2-20 10:13


您怎么知道孙文的目的和意向是什么? 凭他信口雌黄么?
你怎么知道他如果统一全国之后不会想称帝呢?

医生治死人,难道说凭他信誓旦旦表示“我都是为了病人好”就免除医疗事故调查么?
工程师的桥塌了,难道说凭他信誓旦旦表示“我对工程是兢兢业业”就免除责任事故调查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0-2-21 06:45 | 只看该作者
一直以來,許多人都知道孫中山有個綽號叫「孫大炮」,但是這個綽號的由來卻是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最常見的就是版本,就是指這個綽號是袁世凱取的,用以揶揄孫中山愛講大話,政治主張充滿理想性,卻不切實際。但是事實上這個說法在歷史文獻中並無可考,反而泛見這個說法於各種為孫中山美化吹噓的文獻史料中。但是事實上,另一個綽號來源的說法,除了更合情合理外,更有堅實的史料基礎,不止揭露當時政爭的醜惡,更戳破了台灣的中國近代史教科書裡,孫中山的完人形象。


一直以來,最後與孫中山決裂的陳炯明,都被形容成毀棄革命理想,意圖取代孫中山的野心軍閥。就這一點,辜且不論誰是誰非,但是當時陳烔明與孫中山皆有政治野心,是不爭的事實。而陳炯明手握兵權,更讓孫中山有如芒剌在背。兩人的恩怨矛盾極為複雜(註一),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簡而言之,陳炯明對於孫中山的政治主張本非十分贊同,加上孫中山急欲獨攬軍權,更讓陳炯明極為不滿。兩人的矛盾在1921年底,就已經由檯面下的暗鬥轉為公開互嗆,陳炯明開始拒絕執行孫中山的部份軍令,孫中山更公然表示已經無法再與陳炯明進行合作(註二)。1922年3月21日,兩人的衝突來到最高點,因為當天陳炯明的心腹親信鄧堅,從香港回到廣州市時遭到暗殺(註三)。照例兩方互相指控對方為兇手(註四)。同年4月9日,孫中山以陳炯明不願配合北伐,而將陳炯明解職。但是陳炯明並非一般政客,而是擁有軍事實力的軍閥,遂開始糾集手下軍官,準備進行反撲。其中屬於粵軍系統的葉舉,率領六十營的部隊開入廣州市區,並且包圍手上兵力只有二個營的孫中山,意圖以武力威逼,使孫中山屈服。

而在葉舉指揮粵兵進逼孫中山不久後,孫中山亦面臨另一個政治危機。所謂人算不如天算,北方的北洋ZF總統徐世昌,在稍後的6月2日,宣佈辭去總統一職。在這之前,孫中山為了政治算計與自表不戀棧權位,曾經通電全國,只要徐世昌辭職,孫中山自己願意一起下野,平息南北政爭。這下讓孫中山完全措手不及。特別是隔日,全國知識份子由蔡元培與胡適等人,聯名發表聲明,請孫中山實現承諾,一起下野,解散軍ZF,平息政爭。這讓孫中山想要獨攬軍權的計郑??庫恫焕?牡匚弧6?惥济鞔?竭@個社會輿論逼孫中山下野的機會,更覺得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雖然陳炯明託言隱居惠州,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場廣州市區裡的軍事危機,當然是由陳炯明在背後主導。孫中山更三度拍電報給陳炯明,要陳炯明出來協商,並收拾殘局。但是陳炯明辯稱粵軍為自發行動,他無力管束。但是一方面又利用社會輿論逼孫中山下台的機會,發動廣州與香港地區的報紙攻擊孫中山戀棧權位,私心自用。當時廣州、香港一帶的報紙,幾乎口徑一致的指稱孫中山未遵守自己提出的政治承諾,與徐世昌一同下野。這讓原本就處於軍事實力較弱勢孫中山,更面臨輿論的強力圍剿。

平心而論,陳炯明是希望藉由兵不刃血的手段,除了施加軍事壓力外,同時策動輿論討伐,逼孫中山下野。說葉舉所部的粵軍與陳炯明無涉,那未免太過欺世盜名。而孫中山在徐世昌辭去總統一職後,沒有遵守政治承諾一起下野,也讓他成為了當時輿論的箭靶。失去了輿論的支持,孫中山就只能選擇武力攤牌,但是由於在陸上的兵力無法與葉舉所率領的六十營粵軍抗衡,孫中山準備策動他當時仍可以掌握的海軍艦隊進行反制。同時藉由報紙放狠話,給予陳炯明最後的警告。孫中山在6月12日邀請當時廣州市的報紙記者進行茶會,在茶會中,他表明不惜一戰的決心。在事後【申報】於1922年6月19日的報導記載,孫中山當時說「我下令要粵軍全數退出省城30里之外,他若不服命令,我就以武力壓服他。人家說我孫文是車大炮(俚語,指只會講大話吹牛的人),但這回大炮更是厲害,不是用實心彈,而是用開花彈,或用八英寸口徑大炮的毒氣彈,不難於三小時內把他六十餘營陳家軍變為泥粉。但殘害六十餘營的軍人,且驚動全城的居民,不免過於暴烈,但我不如此做去,他們終不甘休。我只望報界諸君,主持正義,十天之內,做足工夫,對於陳家軍,加以糾正。陳家軍若改變態度,即不啻如天之福,萬一無效,就不能不執行我海陸軍大元帥的職權,制裁他們了。」

當然孫中山對記者們的放話,馬上傳到了葉舉與陳炯明的耳朵裡去了。粵軍將領在6月15日深夜於鄭仙祠,緊急召開作戰會議,最後決定先發制人。幾個小時候,也就是6月16日凌晨,粵軍進攻在廣州市觀音山的總統府,包圍了裡面的守軍,並要求守軍棄械投降。但是總統府內的守軍頑抗不出,粵軍部隊遂以火炮轟之。這就是後來所謂的「陳炯明炮轟觀音山」。孫中山趁粵軍一開始包圍觀音山的總統府,威脅若不投降將以炮火向相時,就已經逃跑。當然,另一說是指粵軍內有人不願彼此結下不解之仇,而在炮擊前就先通風報信讓孫中山離開。但是不論當時原因是什麼,孫中山在6月16日就已經離開觀音山,並於隔日6月17日登上泊於內港的海軍艦隊,這個由永豐艦為指揮旗艦的海軍艦隊,共轄有七艘軍艦,在孫中山登艦後,宣佈與粵軍開戰。當天孫中山就實現之前諾言,用艦上火炮,炮擊廣州市區數個地方,其中包括人潮稠密的市區廣九火車站,只因為粵軍當時的一個指揮部臨近這個交通要道。造成民房損毀與平民百人死傷,廣州市民四處走避逃難。從此「車大炮」就成了「孫大炮」。

孫大炮後來借滇桂軍之力,逐走粵軍。但是孫大炮卻仍然沒有實現與徐世昌一同下野的政治承諾。繼續在廣州一帶當他的大總統。廣州市民當然不會忘了他大炮的威力,背後均以孫大炮稱之。而且不久之後,廣州更爆發「商團事件」,廣州市民將會見識到孫中山不止會用火炮,還會機槍掃射與縱火焚城。不過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有空再談。國民黨版的教科書稱這個事件為「(空一格)國父永豐艦蒙難」,當時蔣介石趕來協助孫中山指揮調度軍隊,開始在歷史舞台上展露頭角。永豐艦後來改名為中山艦,也就是後來蔣介石所發動的「中山艦事件」主角,蔣介石在「中山艦事件」中驅逐黨內政敵,開始全面掌控國民黨黨機器。

  

註一:關於兩方的恩怨情仇,在讀完國民黨版的歷史後,也許可以再讀讀由陳炯明之子陳定炎與高宗魯所合著之「一宗現代史實大翻案—陳炯明與孫中山、蔣介石的恩怨真相」。

註二:孫中山於1921年10月29日於梧州公開說「我已發誓不與竟存共事,我如不殺竟存,竟存必殺我」。竟存為陳炯明的字。

註三:鄧堅遇刺後,並未馬上死亡,據「革命先烈鄧公仲元傳」指出,鄧堅遇刺後,馬上令車子開回當時的省府辦公署,並請人通知陳炯明與他的家人,他遇刺的消息。並且向當時在場的左右親信表示,他知道兇手是誰。後世學者據此研判,刺殺鄧堅的主终卟粫?顷惥济鳎?駝t鄧堅遇刺後,不會要車子開回陳炯明辦公處的省府辦公署,更不會在第一時間通知的是陳炯明。(註三之附註一:很有趣的一點在於,在國民黨版的近代史中,被刺者都會第一時間通知「兇手」,自己已經遇刺,宋教仁遇刺後第一時間打電報給孫中山指稱的兇手袁世凱,鄧堅遇刺後第一時間通知孫中山指稱的兇手陳炯明。)

註四:孫中山在三民主義的民權主義第一講裡,提到陳炯明的野心時,再三指出陳炯明殺了革命黨人鄧堅。而陳炯明一方亦指控孫中山才是刺殺鄧堅的幕後兇手。這個羅生門並未隨著時間而煙消雲散。其後國民黨版史料,均以孫中山所指稱,認定陳炯明就是刺鄧的兇手。而陳炯明之子陳定炎與高宗魯所合著之「一宗現代史實大翻案—陳炯明與孫中山、蔣介石的恩怨真相」,則指證孫中山才是殺鄧堅的主帧S信d趣者可以參考該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2-21 07:03 | 只看该作者
好哦  可以在GZ学历史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0-2-22 16:28 | 只看该作者
明白了!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0-2-22 18:49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扯到孙先生身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0-2-22 19:15 | 只看该作者
【请注意文明用词】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0-2-23 02:22 | 只看该作者
看来GZ的高人就是多 涵盖了多个学界的JY砖家学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0-2-23 09:50 | 只看该作者
这啥跟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0-2-23 10:32 | 只看该作者
孙中山的意思就是:intel啊 你想看看你有多少真饭吗 使劲换接口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0-2-23 13:03 | 只看该作者
您怎么知道孙文的目的和意向是什么? 凭他信口雌黄么?
你怎么知道他如果统一全国之后不会想称帝呢?
...
itany 发表于 2010-2-20 22:09



    靠,年前还去某岛膜拜了老孙的墓,原来是个岳不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0-2-23 13:04 | 只看该作者
一直以來,許多人都知道孫中山有個綽號叫「孫大炮」,但是這個綽號的由來卻是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最常見的就 ...
kenkenkenken 发表于 2010-2-21 06:45



    GZ高人多多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0-2-28 17:18 | 只看该作者
牵强附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9-10 20: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