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CoreSolo 于 2010-3-31 11:25 编辑
2010年5月,GTX/GTS 300系列全线发布;全球绝大多数媒体开始一轮嘲笑;
2010年8月,GF104面世。官方参考价249/1599,几何性能基本持平5850,Shader性能小负,5850在坚挺了几乎一年之后依靠各种做工缩水版迅速压到1799应对但出货量显著不及;GF104虽然核心面积略大于Cypress,但是凭借黄总一番调教,总共4个版本进驻市场抢夺地盘,一时风头强劲。
进入夏季后480/470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但发烧友手中的卡杯具的也不少,尤其是470成为新一代返修王。
A4步进的GF100出现,配合512SP、3GB版本GTX485概念性面世,PCB略微改动,零售价649刀。
频率进一步提升,同时维持功耗不变。
AMD方面与TSMC关系由于供货原因日益僵化,5870缺货长达一年而导致有价无市。至GF100发布半年后,出货量已经超越Cypress。
2010年10月陆续有消息传出采用40nm工艺的AMD新一代旗舰性能勉强能与GTX485匹配,12月该消息被证实。
由于28nm HKMG工艺不顺利,TSMC被迫在年底又取消28nm而该回32nm。双方粉丝开始大规模粗口,形势一度失控。
2010年圣诞节AMD发布新一代显示芯片,史称Radeon HD 6850/6870,SP数量不增加,性能仅比5870 2GB版高30%。遭到N饭变本加厉的鄙视。小道消息称这是Radeon商标的最后一代产品。
AMD的TSMC 32nm产品于2011年新年开始进入试产,68x0再次面临短命杯具。
3个月后HD 67x0发布,SP数量640到800,频率首次突破1G,达到1050MHz,售价¥799/999,血洗主流市场。
GTX485仍然保持$399价格。
据透露,Tesla C20x0系列全球销量突破十万张,而GeForce部门则勉强盈利。CUDA逐渐成为受欢迎的解决方案,老黄偷天换日宣告成功。
6月Global Foundries宣布GPU流片成功,当月32nm版GF205发布,半个GF100的规格但频率大幅提高,达到950MHz,核心面积压缩至220,命名为GTS570再次称霸中端。
由于未能解决28nm工艺革新的关键技术问题,TSMC宣布其跳票至2012。
AMD全力研发Fusion 2,9月进行了纸面发布,关注度超过10天后上市的GTX580。后者缩为256bit但性能不输GF100,虽然轻松战胜6870但作为32nm产品功耗仍有220W,遭到A饭羞辱。显卡市场皇冠仍由6870双芯版握有。
10月Fusion 2代进入中低端市场后,Q4独立显卡出货量同比下降。低端主板结构被迫修改,下一代高速内存闪亮登场。
11月GF版6670面世,架构有所改动,采用32nm工艺,商标改为Radeon 6670G,频率和功耗都非常低。
第四季度微软披露了下一代图形API的大体方案,全面的粒度细化成为2012年技术追逐热点,而类似于增强型HDR的特效也被重新翻上台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