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上,34楼童鞋说的靠谱,一分钱一分货;但是Apple和SONY的机器除外;另外对于委外代工和自行生产已经目前各个笔记本品牌的情况偶就随口那么一说,**和枪请绕行。
一、关于委外生产和自行生产: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谁做的好,排除不同规模的品牌厂商从组件供应商那边拿到的折扣和代工厂折扣不说,价格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品质。比如,同样代工厂,同样配置,甚至模具,平台基本相同的机器,出厂价格往往决定了很多隐性问题。
早些年华硕自己的宣传中号称自己是前十大笔记本品牌中唯一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但是各位童鞋,ASUSTeK主板,尤其是之前的X系列(内部代号eXtreme系列)口碑也是很烂的。但是对于华硕笔记本长期主打的宣传口号就是质量取胜。但是同样的和硕,为什么生产SL系列就变成了低端和烂的代名词呢?
这边顺便八卦一下,华硕3月开始全国打很热的SuareTrade什么质量统计,那家公司并非著名市调公司,而是一家出售延保服务的公司而已;另外,ASUS和其他几家榜上有名的公司在全球出货量绝对量还是要差上几个倍的,即便fail rate一样,会是什么结果,哈哈,ASUS品牌中心越发把FAB精神贯彻到底了。
同样的,大家骂比较多的惠普V3000系列,这个机器貌似有Wistron代工的,Wistron,泛宏基体系成员,当年从ACER剥离开后初期因为品控的问题还让ACER很是恼火,貌似Wistron的品控是有那么一点......哈哈,不说了,往事。
虽然大家经常挂在嘴上,但是可能大家都没意识到,或者潜意识里不愿意承认。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台湾代工的笔记本会比同一工厂在大陆做的差,台湾产品又比日本产品差。除开价格及设备愿意,其实人员素质更是关键,抛开文化程度不说,确实国人在敬业,责任心等方面是有所欠缺的;所以整个就是为什么大家弘扬爱国热情的同时有希望买到厂地海外的产品,哈哈,跑题了。
二、价格和质量
一般情况下,品质和价格成正比。
但是请注意这是一般情况下,什么情况特殊呢,比如说开模,比如说品牌形象,比如说您享受的更好的售后服务,比如说赠品等等都是有成本的;而且软成本金额往往更高。
什么意思呢,比如说Hasee整体品牌投入不如Lenovo,这些钱你不能指望lenovo自己买单吧;同样的,拿个MBA或者T或者Elitebook总比那个Hasee有面子吧。
所以说,如果买笔记本只考虑购买硬件的单一成本,那就很简单了!看配置,找价格,挑最便宜的下手!不过很不幸的,您还得考虑品牌,外观,电池,散热,售后,pala pala......如何在RMB和这些方面直接权衡,可就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其实所谓大品牌平台研发的费用,偶个人也觉得能省,某些test,尤其是兼容测试和电磁,某些品牌少做甚至不做,一样卖得挺好啊,而且口碑也不差!某些问题不要说普通消费者,就是重度使用者也不一定有机会碰到。真要看到bug report,我看大家都不敢买本了,哈哈,和医生洗手的故事一样。话说Think入手以后,某些测试项目也缩水了,哈哈。
另外,Apple和SONY比较特殊,尤其是Apple,人家是没有把NB当电脑卖的......这就是苹果牛X的地方,你看到苹果暴利能比D品又怎么样,你看到苹果性价比不好又怎么样,人家卖的不是硬件,不是电脑,人家卖的是可靠的伙伴,是工艺品,是感觉!这就是苹果成功之处。谈到感觉,自然很难用金钱,很难用性价比衡量了。哈哈,Apple的拥趸不要骂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