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C12P SE14散热器主体与老版本的NH-C12P相同,是一款标准的下吹式散热器。6根6mm热管与大面积散热鳍片采用焊接工艺连接。鳍片边缘做折边处理,从而提升散热器整体强度。热管基本为等宽距离分布在散热鳍片内。散热器中部鳍片边缘采用波浪形设计,有利于流经空气产生湍流。
NH-C12P SE14的6根6mm热管采用多次弯折工艺,这样做可以提升散热器整体的兼容性。正所谓有得必有失,热管的多次弯折提升散热器兼容性的同时也会造成性能的一定损失。 插齿、焊接工艺结合
NH-C12P SE14为了增加更多的散热面积将散热器中部的鳍片延伸至底座上,并且采用插齿工艺与底座连接。NH-C12P SE14在鳍片中间加入了钢条固定以保证散热鳍片整体结构强度。
NH-C12P SE14的6根6mm热管在鳍片间基本为等距离排列,可以将热管的热量均匀分布在散热器鳍片上。鳍片间距为2mm属于较宽类型,这样的设计使散热器能够在较低风压、风量下达到较好的性能表现。 NH-C12P SE14标配的NF-P14风扇是产品最大特点之一,更大的风扇尺寸相比12cm同转速下能提供更大的风压、风量、以及送风面积。
NH-C12P SE14标配一只NF-P14风扇,NH-C12P标配一只NH-P12风扇。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搭配NF-P14与NF-P12相比,散热器鳍片过风面积更大一些,也就是说NF-P14能够吹到的鳍片面积更大。
安装好NF-P14风扇后的NH-C12P SE14散热器主体显得更小一点,NF-P14兼容12cm风扇扣具的设计使其适用得到了增强,相信搭配到其他塔式散热器后相比12cm风扇能够带来一定的性能提升。
NH-C12P SE14的附件方面包括Intel 全平台通用扣具,AMD平台扣具,降速线两根(黑色线为900RPM,蓝色线为750RPM),NT-H1硅脂一管,猫头鹰金属LOGO一枚,Intel、AMD平台安装说明一套。 测试平台及安装说明 二、测试平台及说明 1、测试平台
2、测试说明 CPU 测试中使用Core i7 920处理器OC3.6G,核心电压CPU-Z显示为1.312V,关闭Turbo Mode模式、HT功能、关闭主板节电功能。全部测试采用裸机测试、分别搭配NF-P12(老版本NH-C12P)、NF-P14全速下进行满载、待机测试,以考量新版本的NH-C12P SE2在性能上相比老版本有多少提升。 硅脂 硅脂我们使用快速磨合硅脂—信越X-23-7762,可以减少硅脂对于测试的影响。测试完一项后,更换散热器并重新涂抹硅脂。 温度 我们采用2个ORTHOS将CPU满载,用EVEREST记录满载半小时和待机15分钟后的温度,每个核心取出现过两次以上最高温度作为该核心满载温度,待机时出现过两次以上最低温度作为该核心待机温度。室温方面我们保持在23℃,全程记录散热器风扇中心入风口前5cm位置的温度,通过UT325数字温度计自动生成温度记录图。NH-C12P SE2 是一款下吹式散热器,对于主板北桥和供电的散热情况我们也进行了测试,用测温探头固定在北桥散热器和供电散热器上,分别测量搭配NF-P14和NF-P12满载、待机下北桥和供电温度。
NH-C12P SE14 的外观尺寸图,搭配HTPC和小机箱的网友可以根据上图的尺寸看看是否与自己的机箱、主板等兼容。
如图,本次测试采用裸机测试,所以对于下吹式散热器的安装方向没有要求。如果是安装在传统塔式机箱内的话需要注意NH-C12P SE14安装时热管弯折处不要向上,即安装时散热器方向不要与上图相同即可。 三、测试成绩和总结 1、CPU待机测试温度图
2、CPU满载测试温度图
3、CPU平均温度图
从上述的CPU温度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更换14cm风扇后的NH-C12P SE14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满载时4个核心平均降低了5.5℃,能有这样的性能表现要归功于NF-P14的优秀表现。更大的风压、风量、过风面积较好的发挥了散热器的最大效能。待机温度虽不像满载温度差距那么大,但3.25℃的优势也能够证明NH-C12P SE14 在低温下也同样拥有更好的性能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