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0# slr
哈哈,我说20000小时就是比如你用了20000小时的SSD假如依然完好那么就可以买不用担心寿命了的意思,至于你在这20000小时里写了多少数据不用管,一概认为是在正常使用。
我粗看了下面这篇文章的一个段落:
http://xidaduo.blogbus.com/logs/60158993.html
写入寿命
还有个因素影响着SSD的性能:写入均衡。
每个文明用语C NAND闪存单元可写入的次数大约为1万次,超过这个次数,写入的数据就会变得不那么可靠。当然也可以使用SLC NAND闪存单元,它们可以提供10万次的写入,但价格会
立马上升到2倍。
1万次的写入次数并不多,不过SSD厂商都宣称自己的产品使用寿命为1~10年。最重要的是,全部SSD厂商都宣称自己的产品比传统的机械式硬盘更可靠。
唯一的办法是赋予SSD非常聪明的算法,以及基于大量调查收集的事实:台式机用户并不总是在硬盘上进行非常大量的写入操作。
想想你现在用的硬盘吧,你多久把它们全部塞满、删除,然后重新塞满一次?INTEL估计,即便你每天向硬盘中写入20GB的数据,X25-M还可以使用至少5年的时间。实际上,20GB
的写入量大大高于你日常使用中的情况。
例如:在个人电脑中,操作系统和其他的一些程序占用了不到100GB的空间(基于过去两周的统计结果),然后就是每天大约7GB写入的各种数据,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些数据:
如果我不再安装其他的程序,只是保持系统目前的样子,我的硬盘空间还剩余203.4GB可以用于每天7GB的写入。这意味着,大约29天后(假设SSD中的写入分配是完美的),我会
把这个SSD填满。再假设我会用7天来备份这个SSD上的所有数据和程序。那么就是说,大约36天的时间,我会用掉这1万次写入寿命中的一次。简单的乘法算一下,就知道大约是
36万天后这个SSD会挂掉。假设控制器对写入操作是完美的均衡操作,那么就是986年。实际上,NAND闪存中的数据最多只可以保存10年左右。
这是假定了一个具有完美写入均衡算法的SSD,但正如你猜到的那样——这是不完全可能的。
写入放大因子决定了,写入的虽然是7GB的内容,但真正写入的超过了7GB的SSD区块容量。请记住,对整个区块的写入是读取/修改/写入的过程。最坏的情况下,我只写入了4KB
的文件,控制器读取了512KB的整个区块,修改其中4KB的内容,然后再写入512KB的区块,并清理掉旧的512KB区块。虽然我只使用了262,144个区块中的一个进行写入,却同时影响到其他262,143个区块的写入寿命。
当然可以对写入均衡进行深入优化以确保每个区块都得到平均的写入,不过却是以牺牲性能为代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