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神话№亨利★ 于 2010-10-25 20:34 编辑
自从入手耕升GTX460 1G赵云版显卡后,可以预见的是,它的温度控制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原因在于已经看过了驱动之家的评测文章《用料散热全解析!市售14款非公版GTX 460大型横评》。那铭瑄GTX460显卡的温度控制极度令人失望。耕升和铭瑄GTX460显卡都出自于同德,板型都一样,做工也差不多,风扇也没什么差别,既然铭瑄GTX460显卡温度控制表现不佳,可以预见的是耕升GTX460显卡也…… 入手后实际使用,温度控制果然是坨代谢产物,无法令人满意,因此改造其就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 首先来分析这破显卡的温度控制破在什么地方。在此之前,可以从各种网站分析出风扇本身对散热的影响。同样是索泰GTX460显卡,首发版和海外版的温度控制就有巨大的区别,这从各种评测中已经可以得出结论。首发版采用了双风扇设计,开发式散热,因此散热效率很高。而海外版采用单风扇设计,封闭式散热,下吹的风从左边的镂空挡板和右边的供电排出,这种散热效率极为低下,原因在于设计的本意是可以照顾到右边供电的温度可以一并排出,然而由于风力过小和封闭式的塑料左右开口太小,导致热量大量聚集在核心周围排不出,因此即便在玩大型游戏,风扇已经达到百分百转速,噪音已经变大的时候,那温度照样可以达到70度甚至80度以上,因此除了认为厂商节省成本之外,无法理解为什么还要采取这种效率低的设计。那么,很不幸的是,耕升GTX460 1G赵云版采用的就是这种效率低下的封闭式设计,因此在实际使用中,这块显卡和铭瑄、同德在海外发布的显卡不会有什么更出采的地方,而是全都高温,这就是同德的杰作。 再来分析显卡本身散热方面破在什么地方,才能具体解决。来看这片耕升GTX460 1G赵云版显卡,其散热片本身并不算差,铜底,连着两根纯铜热管,接上横向的铝片,这样的设计本身并没有问题。再来看风扇,这风扇由于从属于封闭式设计的散热系统,只有8厘米直径,散热效率只能算一般,不高也不低。最败笔的是盖住整个显卡正面的塑料,像棺材一样封死了正面的散热,热量只能从左右两边排出,因此,思路就是换大直径的风扇和把封闭式散热改成开放式散热。
上图为未改造原装风扇之前的GTX460 1G赵云版显卡正面图
上图为未改造原装风扇之前的GTX460 1G赵云版显卡箱说全
上图为未改造原装风扇之前的GTX460 1G赵云版显卡左边图
上图为未改造原装风扇之前的GTX460 1G赵云版显卡右边图
下一步就是分析市售显卡散热系统能否直接用于耕升GTX460 1G赵云版显卡。同德出品的这款显卡不同于一般的GTX460,同德设计的这款显卡孔距是53X53,因此可以兼容于市售显卡散热系统。然而该显卡的核心过于靠近挡板的方向,故这断死了一部分市售显卡散热系统,第二点则在于该显卡占用两个PCI槽的位置,但两个PCI槽的位置上都有接口,下有三个接口,上有一个DVI接口,就是这上有一个DVI接口断死了几乎所有的市售显卡散热系统,真可谓是同德出品此GTX460显卡的一大败笔。 分析到这里,当然不能完全绝望,因为仅仅是市售显卡散热系统,也就是说买来就可以用螺丝装上去用的那种显卡散热系统是用不了啦,但如果是自己DIY一个,仍然有希望。思路是,仍然保留显卡的核心散热片不变,理由一是散热片本身是可以高效地把核心的热量快速转到铝片上的,仅仅是这破散热系统不能立即把铝片上的温度排走罢了。理由二则很关键,不会影响显卡的保修,因为显卡背面在螺丝位上贴有一张保修纸,如果换完整个散热片,则会失去保修。 于是便打算上12厘米直径的大风扇,通过在淘宝上游走,选定一款转速为1500转、噪音控制也非常优秀的无框风扇,价格为18元,邮费为10元,共计28元。收到风扇后,把两根牙签插进风扇下端的两个孔,之后把牙签插进显卡散热片上,刚好能卡住,很稳。把一根网线剪开,使用剪开后的绞线穿过风扇上端的两个孔,再固定于显卡的左右两端。一个风扇就很稳固地固定在显卡正面了。特别要说明的是,由于无框,所以重量比有框的轻很多,不会拉坏风扇。无框风扇的支撑点在风扇下端的两段牙签处,但若亲自实验过会知道,牙签可以死死地卡进散热片的铝片与铝片之间,既不会损坏铝片本身,又能紧紧地固定风扇。绞线仅仅是垂吊住风扇上端,不令其一侧往下掉。由于风扇本身并不重,又固定住了两个支点,所以在运行过程中,风扇并不会有巨大的震动震坏显卡,以上的结论都是在运行中通过手触摸显卡和风扇得出的真实结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