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xiamengh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RAID 0崩溃,数据找回攻略(其实是自己找回数据的一些心得)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10-11-6 00:27 | 只看该作者
jista 发表于 2010-11-6 00:21
回复 finekey 的帖子

作为一个熟悉电脑的人,你可以很轻松地搞定一切,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很轻松地搞 ...

积分到20了,庆祝一下。
我没别的意思,只是说别太信任光盘,往往想用的时候读不出来;
绝不能信什么云存储或是网络上提供的存储空间,一是数据可靠性不一定能保证,二是有可能泄密。微软和google都拒绝在中国架设邮件服务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10-11-6 00:30 | 只看该作者
你的20分有也有0.001的功劳,哈哈。睡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10-11-6 0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finekey 的帖子

不过你的注册日期还真够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10-11-6 00:41 | 只看该作者
finekey 发表于 2010-11-6 00:03
hehe,ichxr,我习惯这么叫了,纯个人叫法。
dell的perc5/6i都支持一个磁盘组(DG)划分成多个虚拟磁盘( ...

刚才看了一下INTEL的文档,似乎是可以支持这种做法,但还是没有想明白这种做法的好处.
在两块盘上,做RAID0是讲空间,做RAID1是讲安全,如果同时存在一个RAID1和一个RAID0,实在想不出有啥好处?
1\如果是RAIO0做OS的话,可以取得系统的快速启动的效率,但盘空间似乎有点浪费,RAID1做存储盘的话,则唯一保证了数据安全,但写入速度一般,读取速度增倍速
2\如果与上相反,RAID1做OS,RAID0做存储盘,则会产生OS安全,数据不安全的情况^
你当时使用的第1种方式?


另,受LSI和EMC存储的影响较大,一直认为在同盘组内仅只能做一种RAID,现在受教了.
不过,个人还是觉得在硬盘数量和空间较足的情况下,还是单组一种时的效率最好,包括带宽和IOP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10-11-6 00:45 | 只看该作者
finekey 发表于 2010-11-6 00:27
积分到20了,庆祝一下。
我没别的意思,只是说别太信任光盘,往往想用的时候读不出来;
绝不能信什么云 ...

光盘的确不可信.
不过个人感觉云只是一种概念,对于具体的管理人员来说,没有云的存在,一切都是透明的.
云这个东西,仅仅是对不了解的人(包括了解技术和架构)来说,不知道东西存放在哪儿了,就可以说是放在云里了^_^
另,外国的邮件服务器不放在中国,估计是和国家的安全有关,倒并不是什么云的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10-11-6 00:50 | 只看该作者
seekuface 发表于 2010-11-6 00:41
刚才看了一下INTEL的文档,似乎是可以支持这种做法,但还是没有想明白这种做法的好处.
在两块盘上,做RAID0 ...

最早用的是第一种:
raid0分区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盘,速度能快一些。
raid1部分是个人和工作文档照片,写入速度慢些,但是感觉不到,毕竟都是小文件,那时候还没喜欢高清。

其实dell 的perc 5/6i就是lsi,支持同磁盘组多虚拟磁盘,我单位的服务器有的就这么分,但是最好同一个磁盘组的不同虚拟磁盘不在同一个时间段达到使用高峰,否则拆开用更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10-11-6 00:54 | 只看该作者
seekuface 发表于 2010-11-6 00:45
光盘的确不可信.
不过个人感觉云只是一种概念,对于具体的管理人员来说,没有云的存在,一切都是透明的.
云 ...

嗯,我也没说邮件是云,我的意思是无论是云还是传统的网络的存储空间都不要相信,一是数据不一定能保住,另一个就是泄密,特别是在中国,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10-11-6 01:12 | 只看该作者
用云也不用存储数据在CN 的服务器, ZF要查,你不能不提供,没隐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ezxm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9#
发表于 2010-11-6 01:1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10-11-6 01:16 | 只看该作者
finekey 发表于 2010-11-6 00:50
最早用的是第一种:
raid0分区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盘,速度能快一些。
raid1部分是个人和工作文档照片,写 ...

你说的这个是同一RAID模式下的VD?
似乎有些位置叫做LUN,这一个我是知道的,只不过从来把它当作是分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10-11-6 01:17 | 只看该作者
stonecold 发表于 2010-11-6 01:12
用云也不用存储数据在CN 的服务器, ZF要查,你不能不提供,没隐私了

的确是这样,法律里有明确的条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10-11-6 0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eekuface 的帖子

intel的最初初衷是这样的。假如是2块硬盘的话,可以使用磁盘较快的地方组成一个raid 0来提升使用速度,然后剩下的容量,来组成raid 1保存数据,这样就是磁盘出现问题,损毁的也只是前个阵列的数据。
举例来讲,2个1T的硬盘做阵列。各用前50G做个raid 0,用来安装系统,然后剩下的容量组成一个900G左右的raid 1用来保存数据。这样当一个硬盘损坏的时候只会丢失前50G那个阵列的数据。后面一半因为是raid 1所以没事。
还有这个方法从很久很久以前就可以用了。

不过说实话,这个功能效果并不是很好。毕竟不是真的硬件raid。玩玩还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10-11-6 02:17 | 只看该作者
hcgxp 发表于 2010-11-6 01:52
回复 seekuface 的帖子

intel的最初初衷是这样的。假如是2块硬盘的话,可以使用磁盘较快的地方组成一个rai ...
不过说实话,这个功能效果并不是很好。毕竟不是真的硬件raid。玩玩还可以。

其实ichxr的raid0开回写还是很不错的,raid1其实也没慢多少,尤其是处理日常文件,根本感觉不出来。
raid5时有点鸡肋的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10-11-6 0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finekey 的帖子

ich的raid 1确实还好,raid 5绝对是惨剧。万一掉盘那个恢复时间真的让人不如拆了重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10-11-6 1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eekuface 的帖子

r1读取加速不需要单独支持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10-11-7 12:58 | 只看该作者
68yxr 发表于 2010-11-6 18:04
回复 seekuface 的帖子

r1读取加速不需要单独支持吗

不明白你说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10-11-7 17:0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10-11-7 2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eekuface 的帖子

我是问r1的读取加速是需要卡支持还是r1本身就有这种功能
我记得是需要卡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10-11-7 21:18 | 只看该作者
记号,希望用不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10-11-7 21: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eekuface 于 2010-11-7 22:03 编辑
68yxr 发表于 2010-11-7 20:49
回复 seekuface 的帖子

我是问r1的读取加速是需要卡支持还是r1本身就有这种功能


看卡的设计,有些卡是设计为只读一个,在读取发生故障时读取另一个;也有的是设计两个都读取的。
似乎是早期的卡有加速功能的多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7-28 21: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