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破灭时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usion APU修成正果:AMD E-350性能全面测试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0-11-17 20:29 | 只看该作者
hammerking 发表于 2010-11-17 20:25
那等你拿到样品,做个测试如何?真没办法,又转移话题了~

我记得FUSION性能很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mmerk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82#
发表于 2010-11-17 20: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0-11-17 20:40 | 只看该作者
看几个国外网站的标题,怪不得某些人要抓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0-11-17 20:40 | 只看该作者
hammerking 发表于 2010-11-17 20:32
呵呵,你要比哪个fusion,应该是Llano吧,比什么,游戏性能吗?

Llano在PPT上啊,怎么比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0-11-17 20:41 | 只看该作者
spinup 发表于 2010-11-17 20:40
看几个国外网站的标题,怪不得某些人要抓狂了......

工艺控出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0-11-17 20: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pinup 于 2010-11-17 20:44 编辑

我可懒得回复一个电容量都算不清楚的人。

补充一下,我不会回复某些人的帖子,希望这些人也不要引用我的帖子。免得大家不舒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0-11-17 20:43 | 只看该作者
与Atom比性能
与Core比TDP
与Core 2比内存
与Core i7比价格
超频比不过就比开核
反正总能找到一样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0-11-17 20:44 | 只看该作者
spinup 发表于 2010-11-17 20:43
我可懒得回复一个电容量都算不清楚的人

EOT都不懂的S子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0-11-17 20:45 | 只看该作者
spinup 发表于 2010-11-17 20:43
我可懒得回复一个电容量都算不清楚的人。

补充一下,我不会回复某些人的帖子,希望这些人也不要引 ...

YY旧帖http://we.pcinlife.com/thread-1504528-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0-11-17 20:46 | 只看该作者
spinup 发表于 2010-11-17 20:43
我可懒得回复一个电容量都算不清楚的人。

补充一下,我不会回复某些人的帖子,希望这些人也不要引 ...

逗工艺控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发表于 2010-11-17 20:47 | 只看该作者
工艺控的【请注意用词】YY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10-11-17 20: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RAM 于 2010-11-17 20:53 编辑

10-10-5 22:12

相同的PMOS,NMOS性能下,EOT应该是越薄越好吧   
   10-10-10 16:16

不好意思现在才回复你,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想法仅供参考。EOT的scaling,主要是基于微缩化考虑,我觉得它和NMOS,PMOS没有直接的关系。
不知道对不对?

相同的PMOS,NMOS性能下,EOT应该是越薄越好吧                                                                                                                John86
更早 10-10-6 20:25
是的,这也就是为什么45nm及以下的process要放弃Silicon poly而选用Ni。
是的,这也就是为什么45nm及以下的process要放弃Silicon poly而选用N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10-11-17 20:54 | 只看该作者
其他规格相同,EOT越薄性能当然越好。

EOT薄许多却只有同样性能,这样好坏还看不出智力水平可想而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10-11-17 20:56 | 只看该作者
spinup 发表于 2010-11-17 20:54
其他规格相同,EOT越薄性能当然越好。

EOT薄许多却只有同样性能,这样好坏还看不出智力水平可想而 ...

要我引你YY的原话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mmerk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95#
发表于 2010-11-17 20:5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10-11-17 20:59 | 只看该作者
spinup 发表于 2010-11-17 20:54
其他规格相同,EOT越薄性能当然越好。

EOT薄许多却只有同样性能,这样好坏还看不出智力水平可想而 ...

这个其实不怎么好比较,因为双方的Vdd是不同的。不过请注意intel的 I off指标设在了400na/um。也就是说大大放宽了泄漏指标----intel 90nm时代prescott处理器饱受诟病的高功耗与此相互印证。另其Tox也缩小到了1.2nm,而据其他资料IBM/AMD此时的Tox维持在大约2.0nm, IBM/AMD的工艺相比intel优势是很明显的。经典啊,EOT越厚越好。蒋尚义,胡正明汗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10-11-17 21:01 | 只看该作者
http://blog.pchome.net/article/284881.html
EOT/Tox:  Tox是栅氧厚度。这个数值很多读者并不了解,但实际上它是工艺最关键的参数之一。越小的栅氧厚度,在相同工作电压下对沟道的电场强度越大,一般沟道的性能(即后面要说到的I dsat)也越好。但是同时栅电容也越大,动态功耗也会略高。
在IEDM上David Wang的第一篇文章所述,考虑用Cgate*Vdd/Idsat作为制程性能的直接度量基准。不过现代制程中Cgate(栅电容)不能确定。IEDM和VLSI论文中提供了电源电压(Vdd)和驱动电流(100nA/um关闭电流Ioff下的开启电流Ion)。这些数据可以用来估算晶体管性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10-11-17 21:01 | 只看该作者
spinup 发表于 2010-11-17 20:54
其他规格相同,EOT越薄性能当然越好。

EOT薄许多却只有同样性能,这样好坏还看不出智力水平可想而 ...

EOT薄,SCALING更小,GCL更小,S子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ammerk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99#
发表于 2010-11-17 21:0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10-11-17 21:01 | 只看该作者
而IBM的power6使用了1.05nm的栅氧厚度,甚至比intel的都小。--------------INTEL 65是 EOT 1.O,某人无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7 04: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