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饱和度数据解读:由于这三类广视角面板都是为消费级市场量身打造的,所以在色彩饱和度上,我们就能看出它们和以往应用在中高端以及专业机型上的前辈们的差异所在了。
明基VW2420H(AMVA)的NTSC色域为74.35% 三个机型的NTSC色域范围都在72%~75%范围之间,而这一区间正好也是目前采用TN面板+CCFL背光源的主流显示器所在的色域范围,与面向更专业人群的广视角LCD普遍超过90%甚至更高的NTSC色域不可同日而语。
三星F2370H(C-PVA)的NTSC色域为72.6% 由于色域范围主要受背光源的影响,所以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平价广视角面板从成本角度出发,在背光源上都采用了与TN面板相同的普通CCFL背光。
戴尔U2311H(IPS)的NTSC色域为72.21% 所以虽然它们都采用了广视角面板,但在色域范围这一项规格上,它们和采用TN面板的显示器没有明显区别。
可视角度数据解读:虽然同为广视角面板,但不同面板类型在实际显示中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按照传统观点来看,由于IPS采用完全平行的液晶分子排列方式,所以其在可视角度方面的表现要好过VA面板。
不过从实际的测试结果来看,C-PVA机型在这方面的表现并不逊色于IPS机型,在水平偏转角度80°(单向40°)的时候,屏幕中心点对比度甚至超过了1000∶1。
从整体表现来看,相比TN面板,不同类型的广视角面板在可视角度方面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当然,如果对大偏转角度下观看的画面质量要求更高,C-PVA机型和IPS机型更值得考虑。
功耗测试数据解读:在功耗测试中,成绩的好坏主要依靠背光源,毕竟它的功耗占据了整个显示器功耗的70%左右。采用白光LED背光的AMVA机型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不但绝对功耗最低,其能源效率也是三类面板中最高的。
功耗测试结果表
| 明基VW2420H(AMVA) | 三星F2370H(C-PVA) | 戴尔U2311H(IPS) | 最大亮度下 | 36.89W | 38.29W | 40.24W | 关机状态 | 0.43W | 0.34W | 0.33W | 能源效率 | 1.19cd/W | 0.92cd/W | 1.16cd/W | 20%亮度水平 | 20.97W | 22.38W | 23.04W | 40%亮度水平 | 24.85W | 26.47W | 26.49W | 60%亮度水平 | 28.88W | 30.63W | 29.91W | 80%亮度水平 | 32.81W | 34.51W | 33.79W |
C-PVA机型虽然功耗控制得不错,而且关机功耗甚至比AMVA机型更低,但是由于它的亮度水平不高,所以拖累了其能源效率,0.92cd/W只能排名最后。而IPS机型虽然功耗最高,但由于它的亮度也最高,所以它的能源效率反而达到了1.16cd/W这一较高的水准。
主流消费市场广视角LCD产品一览
面板类型 | 产品型号 | 主要规格 | 参考价格 | AMVA | 明基VW2420H | 24英寸、白光LED、1920×1080、
3000∶1(静态)、D-Sub、DVI-D、HDMI | 2199元 | | 明基BL2400PT | 24英寸、白光LED、1920×1080、
3000∶1(静态)、D-Sub、DVI-D、DisplayPort | 2599元 | C-PVA | 三星F2370H | 23英寸、1920×1080、
3000∶1(静态)、DVI-D、HDMI | 2259元 | | 戴尔ST2310WA | 23英寸、1920×1080、
D-Sub、DVI-D、HDMI | 1999元 | IPS | 戴尔U2311H | 23英寸、1920×1080、D-Sub、
DVI-D、DisplayPort | 1750元 | | 戴尔U2211H | 21.5英寸、1920×1080、
D-Sub、DVI-D、DisplayPort | 1650元 | | AOC iF23 | 23英寸、1920×1080、D-Sub、DVI-D | 1399元 | | AOC iF22 | 21.5英寸、1920×1080、D-Sub、DVI-D | 1299元 | | 玛雅T230 | 23英寸、1920×1080、D-Sub、DVI-D | 1499元 |
从能效等级来看,AMVA机型与IPS机型都达到了国家一级能效等级,而C-PVA机型虽然关机功耗达到了一级能效等级的要求,但是受到能源效率的拖累,其能效等级只能算作二级。
实际应用对比体验看过了客观测试成绩,下面我们还是通过最直观的比较,来考察一下三款广视角LCD在实际显示中的表现,考察内容为回放高清图片以及播放高清视频文件。之所以选择这两项应用,还是因为针对消费级主流市场的广视角LCD,其主要应用仍然集中在游戏、电影等多媒体娱乐方面,毕竟它们在色彩方面并不占优势,同时分辨率又都达到了全高清的水准。通过显卡的双DVI接口分别输出到其中两款LCD上,采用屏幕复制模式,这样就能在两款LCD上显示同样的内容,并进行两两对比。
得益于更高的亮度,IPS机型的画面显得更加明亮,当然其他两个机型的亮度应付各种应用其实也已足够。不过在同样情况下,具备更高亮度的显示器无疑在多媒体应用中有更佳的适应度和表现。而在对画面的细节呈现上,虽然三款机型对灰阶的表现上都不错,但相对来说,AMVA机型以及C-PVA机型对细节的表现,特别是暗处场景的细节呈现上要更胜一筹。具体来说,图片中暗部场景中的细微差别能呈现得更明显,清晰。
当我们坐在与显示器大概45°的角度下观看屏幕时,可以感觉到C-PVA机型和IPS机型在较大的偏转角度下,画面色彩不容易失真。而AMVA机型此时则有些偏色,通过对比右键菜单的色彩就能很清楚地发现。而在正对屏幕时,三类显示器在色彩方面几乎感觉不出明显差异。另外虽然目前广视角面板的黑白响应时间仍然较高,不过它们普遍在更具实际意义的灰阶响应时间上有不小的提升。因此在回放动态画面时,都感觉不到有拖影或模糊的情况,可见其响应时间足以应付电影、游戏中的动态画面。
写在最后测试结束,在三类广视角面板互相比较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目前广视角产品相比主流的采用TN面板的显示器,它们的整体优势在什么地方。可视角度上的优势使得它们比TN产品更适合用在需要多人分享屏幕信息的应用中。而广视角LCD在灰阶的表现上也更好,也就是说我们在看电影、玩游戏的时候,能看到更多的细节。另外在对比度方面,大多数广视角LCD也有着更好的性能,反映在实际应用中对画面质量的提升有着不小的作用。同时,以往困扰广视角LCD的高功耗,随着白光LED背光的引入以及传统CCFL背光的改进,已经不再是问题了,其整体功耗水平和同尺寸采用TN面板的LCD没有什么区别。至于价格方面,广视角产品的价格普遍在2000元左右,部分采用IPS面板的产品价格甚至不到1500元,与同尺寸的TN产品价差并不算大。
三类广视角LCD之间的比较结果又是怎样的呢?从各项测试的成绩来看,AMVA面板在对比度方面有一定优势,反映在实际应用中,对画面的层次表现更好;IPS面板的可视角度、亮度表现更出色,画面显示效果更明亮,在多媒体应用中能有更好的表现。而C-PVA面板的综合性能不错,各项成绩比较平均。至于功耗部分则只做参考,毕竟参测的AMVA机型采用了在功耗方面有优势的白光LED背光,而C-PVA和IPS机型如果使用白光LED背光,功耗方面应该没太大区别。虽然三类面板各有所长,但排除测试成绩上的差异,其实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显示效果可谓半斤八两,差异并不是非常明显。这固然有近两年来面板厂在广视角面板技术研发上的进步,使不同类型的面板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同时也由于成本的关系,一些面板厂在除面板之外的部分,如背光源、驱动IC等方面采用了TN面板上的组件,因此它们的性能更加趋同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产品性能差异处于可接受范围的前提上,广大消费者在选购广视角LCD时,不妨多把目光放在产品提供的功能以及接口上。因为选择广视角LCD的消费者,大多数仍是重视多媒体娱乐的游戏、电影玩家,或是不满足于TN面板性能,同时又不需要专业机种的办公、商务人群。对于他们来说,除了广视角面板本身的特性之外,产品是否提供有某些功能或丰富的接口也显得很重要。因此在目前产品性能同样日益趋同的消费级广视角LCD市场,只有综合考虑产品的多个方面,才有可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广视角L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