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chenyangtai 于 2010-12-14 21:45 编辑
申明 此贴转至数码之家http://bbs.mydigit.cn/read.php?tid=168216
花了近20米,买了一个20字节的内存。注意,是"字节"!
其实这是70年代国产的磁芯存储器。我一直都想收藏一块这种存储器,这次终于有了机会。此内存为纯手工制造,其飞线技术实在令人惊叹!!!
磁芯存储器是华裔科学家王安的发明。在那个年代,这种发明可谓是突破性的,堪称计算机史上的里程碑。大家可以自己搜索一下王安的资料。
下面看图!
![]()
??
![]()
驱动电路.
??
![]()
??
![]()
这就是存储器的核心--磁芯阵列!
??
![]()
??
![]()
呵呵,看出磁芯有多小了吧。这一个芯就承载着一位的数据。
磁芯存储器与现我们用的内存比较,真可谓天壤之别啊!!
![]()
发这几张图片,是想让各位享受着现代科技的朋友看看计算机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在几十年前,区区几KB的内存都是难以想象的,而现在上TB的数据我们都不稀奇。 计算机的发展之路其实布满了荆棘与坎坷,让我们向我们的前辈们致敬吧!
不过可以看出我国当时的工艺比美国落后太多了,这个还是完全手工作坊式制造的,密度和容量很低,可靠性也不行。
看看美国的磁芯内存,生产比中国早得多,同样是手工穿线工艺但是质量好得太多了,而价格却比中国造的便宜得多,只要1美分一个bit,相当于当时的两三分钱人民币。最重要的是这个比楼主的生产得早得多,美国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就完全淘汰了磁芯内存的生产,转而使用集成电路半导体内存了。中国主要是因为当时被西方技术封锁,买不到先进的技术和零件,甚至连看都看不到,比如当时中国肯定看不到美国生产这些磁芯内存的具体工艺和方法,甚至成品都难看到。一切只能自己根据公开文献上的只言片语或者驻外情报人员刺探到的情况慢慢去想,所以很难造出一样好的。
同样一块内存板,这个密度和容量大多了,电路板也不是一个档次的:
局部放大以后,看看整齐的工艺,比后来若干年才生产的国产的更是好多了,更象工艺品:
[ 此帖被hongo在2010-04-17 01:16重新编辑 ]
图片:800px-KL_Kernspeicher_Makro_1.jp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