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73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尔街日报:AMD CEO因移动市场决策问题而下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3 1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irk Mryer到底是自愿辞职,还是被AMD董事会赶下来?继Dirk Meyer辞职的消息传出不久,外界议论纷纷,而华尔街日报表示,Dirk Meyer的问题是出在公司发展策略疏失,尤其是Dirk Meyer在移动设备市场的犹疑不决,让AMD错失抢进移动设备的先机,造成董事会对他的决策能力产生质疑,进而让他闪电下台。

下面这一段是节录自AMD官方新闻稿的内容:

AMD董事长Claflin表示,Dirk在艰困时期接任执行长。他成功稳固AMD的营运,同时确立几个策略性决策,包括成立全球晶圆公司(GLOBALFOUNDRIES),成功达成和英特尔间的诉讼和解协议,以及让Fusion APU问市。

然而董事会相信AMD有机会创造出更多的股东价值,为此AMD必须实现更显著的成长,建立市场领导地位,及创造更优异的财务收益。而AMD相信在此时调整高层主管的职务,将加速AMD达成以上目标的脚步。



回头看今年在CES大放异彩的两款中低端Fusion APU,其实按照AMD原订的规划,早在2009年底至2010年初,Fusion APU早该问世,然而迟至2011年初才正式推出,虽然依旧备受瞩目,但市场早已被Atom与泛ARM军团分食,加上长年在移动平台的表现不济,使消费者闻AMD却步的刻版印象,也是AMD需要积极解决的问题。根据新闻稿的说法,AMD之后的重点产品,Llano APU以及Bulldozer将会如期在今年上市,希望AMD能够就此振作阿,可别又昙花一现了。
2#
发表于 2011-1-13 21:04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仅比英特尔成立晚一年的AMD,已被对手远远抛在身后。英特尔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且营业收入是AMD的7倍。梅德克无力改变这一切,而AMD也因为无法达到规模效应,稳定盈利遥遥无期。

  这仅仅是“内忧”。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成就了ARM、高通、英飞凌、德州仪器等移动终端芯片制造商,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等新领域,连英特尔都颓势尽显,更别提AMD了。

  梅德克注定只是个“将才”,技术出身的他在判断新科技和市场新需求上,缺乏灵敏的嗅觉,因此“昏招”连连。

  2008年初,梅德克和他的前任鲁毅智把ATI Imageon手机芯片业务出售给高通,并停止研发基于ARM的产品。在此之前,梅德克在X86架构上的错误判断,导致AMD错过了进军上网本的机会。即使本届CES上各家厂商大打“平板电脑”牌,梅德克依然延续着自己的迟钝,“AMD在笔记本电脑领域依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且平板电脑并不会抵消笔记本的增长。”

  这让董事会很不满。几个月前,梅德克曾向董事会展示过自己的新战略规划,反响并不好。主要原因是他对移动互联网的判断过于保守,几个月后,梅德克仍未表现出他的渐悟。

  暂时接替梅德克的塞菲特曾经是英飞凌的高级副总裁和无线业务部门总经理,这似乎也在印证着业界的判断。移动互联网对互联网的取代只是时间问题,如果依旧采用PC时代的思维方式,AMD有可能万劫不复。

  梅德克的离去标志了AMD以技术为导向的战略文化的终结,8年里,他和鲁毅智不惜一切代价挑战着英特尔的霸权。不能说无功,但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梅德克显然不足以充当AMD的“帅才”。

  从这个角度讲,梅德克的离去是必然,也反映出了传统芯片厂商对移动互联网的反思。但不论接替者是谁,面对着变数极大的市场,他的血液里最起码需要有足够多的破坏因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13 21:58 | 只看该作者
2005年以后换CEO的公司, INTEL 的P.O中规中距。AMD的梅德克夸夸其谈,FREESCALE的RICH,BAYER受命与危难之际,重组了FREESCA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14 10:41 | 只看该作者
平板的CPU部分蛋糕就那么大,AMD要真在这上面下重注只怕已经倒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17 00:17 | 只看该作者
ibm曾经也很辉煌
现在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2-8 01: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