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360|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MD CEO梅德克辞职因对移动互联网的判断保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0 1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勒夫  AMD公司总裁兼CEO梅德克的辞职来得很突然,甚至有些不可思议。
  几天前,他还在2011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对AMD的下一代芯片Fusion高谈阔论,这块集合了CPU、独立显卡以及高速总线的芯片被业内认为是梅德克的“反攻利器”。
  技术出身的梅德克是AMD的老臣,2008年临危受命走上前台。在短短的两年任期内,他使内忧外患的AMD趋向稳定,重新整合了业务版图,还打赢了与英特尔14亿美元的官司。当然最关键的是,这两年里AMD的股价累计涨幅已经超过了60%,而英特尔的股价则下滑了6%。
  但这些看似光鲜的成绩并不足以让董事会满意。“董事会认为AMD有机会实现大幅增长和更好的财务回报,而管理层的变动可以加速完成这些目标。我们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问题出在前进的步伐上,我们需要找到加快步伐的方法。”AMD的官方声明委婉地道出了对梅德克的“失望”。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仅比英特尔成立晚一年的AMD,已被对手远远抛在身后。英特尔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且营业收入是AMD的7倍。梅德克无力改变这一切,而AMD也因为无法达到规模效应,稳定盈利遥遥无期。
  这仅仅是“内忧”。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成就了ARM、高通、英飞凌、德州仪器等移动终端芯片制造商,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等新领域,连英特尔都颓势尽显,更别提AMD了。
  梅德克注定只是个“将才”,技术出身的他在判断新科技和市场新需求上,缺乏灵敏的嗅觉,因此“昏招”连连。
  2008年初,梅德克和他的前任鲁毅智把ATI Imageon手机芯片业务出售给高通,并停止研发基于ARM的产品。在此之前,梅德克在X86架构上的错误判断,导致AMD错过了进军上网本的机会。即使本届CES上各家厂商大打“平板电脑”牌,梅德克依然延续着自己的迟钝,“AMD在笔记本电脑领域依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且平板电脑并不会抵消笔记本的增长。”
  这让董事会很不满。几个月前,梅德克曾向董事会展示过自己的新战略规划,反响并不好。主要原因是他对移动互联网的判断过于保守,几个月后,梅德克仍未表现出他的渐悟。
  暂时接替梅德克的塞菲特曾经是英飞凌的高级副总裁和无线业务部门总经理,这似乎也在印证着业界的判断。移动互联网对互联网的取代只是时间问题,如果依旧采用PC时代的思维方式,AMD有可能万劫不复。
  梅德克的离去标志了AMD以技术为导向的战略文化的终结,8年里,他和鲁毅智不惜一切代价挑战着英特尔的霸权。不能说无功,但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梅德克显然不足以充当AMD的“帅才”。
  从这个角度讲,梅德克的离去是必然,也反映出了传统芯片厂商对移动互联网的反思。但不论接替者是谁,面对着变数极大的市场,他的血液里最起码需要有足够多的破坏因子。
2#
发表于 2011-2-20 14:09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坐等坛友去应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2-20 14:10 | 只看该作者
梅德克只是忠实执行追随策略而已,Intel在移动领域误判,他就跟着误判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2-20 14:25 | 只看该作者
不能老跟着intel和微软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
发表于 2011-2-20 14:3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2-20 14:38 | 只看该作者
AMD暮气沉沉 还是既希望与移动领域出大牛吧 intel毕竟在移动领域布局也走了很多弯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2-20 14:49 | 只看该作者
移动互联刚起步~~~~一大堆人在厮杀,没个标准,但X86那块,CPU的制程也是一直在进步的,移动互联最终鹿死谁手,很难讲,但是我最希望还是看到X86能笑到最后,这样现在的所有的软件都可以无缝使用了,否则,以来而去的,会累死的,而且这种累死人的消耗,最终受益的不是我们,始终是美国的那群恶棍公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2-20 15: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zaku 于 2011-2-20 15:32 编辑

AMD当年最大失误就是收购ATI,从此万劫不复,第二大失误就是拆分芯片工厂,但这也是吞下ATI引起的后遗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2-20 15: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zpony 于 2011-2-20 15:54 编辑
餐具 发表于 2011-2-20 14:49
移动互联刚起步~~~~一大堆人在厮杀,没个标准,但X86那块,CPU的制程也是一直在进步的,移动互联最终鹿死谁 ...

arm和x86的制程都是在进步的,没有迹象表明x86可以比arm的制程长时间领先1代以上。现在顶多intel用32nm比arm普遍的40nm高半代,而AMD用45nm还落后半代。这种距离对最终产品的性能影响很有限,无法具有决定性竞争力。

至于软件支持,普通用户根本不用担心。等普通用户普遍接纳arm为桌面应用的时候,一定是软件支持完全足够日常应用了。
头疼的其实是软件公司和开发人员,他们要在普及潮流这个时间点之前好几年就要决策是不是开发arm兼容软件,这样才能赶上时间点。这点上微软做了个表率,估计不少软件公司之后就直接跟随微软的决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2-20 16:04 | 只看该作者
gzpony 发表于 2011-2-20 15:43
arm和x86的制程都是在进步的,没有迹象表明x86可以比arm的制程长时间领先1代以上。现在顶多intel用32nm比 ...

原来制程代数只看数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2-20 16:06 | 只看该作者
inmark 发表于 2011-2-20 16:04
原来制程代数只看数字

那是你的结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2-20 16:20 | 只看该作者
gzpony 发表于 2011-2-20 16:06
那是你的结论。

"现在顶多intel用32nm比arm普遍的40nm高半代,而AMD用45nm还落后半代"

复制、粘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2-20 16:2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arm移动处理器 要的工艺是低漏电的 往往比同代的gpu晚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2-20 17:30 | 只看该作者
inmark 发表于 2011-2-20 16:20
"现在顶多intel用32nm比arm普遍的40nm高半代,而AMD用45nm还落后半代"

复制、粘贴

有用过“只”看数字这样的说法吗。
话说有些人不是真正的讨论问题,而是模糊问题的焦点,抓无关紧要的地方出来要转移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otomac 该用户已被删除
15#
发表于 2011-2-20 17:4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2-20 18:19 | 只看该作者
suzaku 发表于 2011-2-20 15:28
AMD当年最大失误就是收购ATI,从此万劫不复,第二大失误就是拆分芯片工厂,但这也是吞下ATI引起的后遗症。。 ...

这个更像阴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2-21 08:11 | 只看该作者
gzpony 发表于 2011-2-20 15:43
arm和x86的制程都是在进步的,没有迹象表明x86可以比arm的制程长时间领先1代以上。现在顶多intel用32nm比 ...

X86因为强大,所以工艺复杂,ARM应为落后,应用有限,所以功耗小,ARM如果一直进步下去,规模迟早赶上X86~~那时候还是避不开的功耗和工艺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dht 该用户已被删除
18#
发表于 2011-2-21 14:3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2-21 15:34 | 只看该作者
suzaku 发表于 2011-2-20 15:28
AMD当年最大失误就是收购ATI,从此万劫不复,第二大失误就是拆分芯片工厂,但这也是吞下ATI引起的后遗症。。 ...

严重赞同;AMD是需要收购ATI,但问题是他么得这个实力做这件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0#
发表于 2011-2-22 15: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30 01: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