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47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RM的企图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9 0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PC领域,但凡有点IT知识的人都知道,CPU,这个电脑最重要的部件,是捏在Intel手里的。一份来自摩根大通的报告说,今年一季度,intel在PC、笔记本电脑以及服务器三个主要电脑领域中,市场份额分别是:73%、86.5%和93.2%。整个市场则占有81.7%。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已经达到了绝对垄断的市场地位。排在第二位的AMD,虽然位置是第二,但市场份额和它之间的差距,显然不是一个量级的。
Intel比AMD出色的地方很多,但技术上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它的Sandy Bridge平台整体计算性能优于AMD产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桌面上诸种电脑设备而言,性能是很重要的采购考量。历代Intel的CPU,在当时,都是一时无两的选择,Intel胜出AMD,自然不奇怪。
但在移动设备中,Intel就弱很多。ARM的芯片市场份额,远远超过它。ARM在移动领域中的份额,几乎和Intel在桌面领域的份额不相上下:手机处理器90%,上网本处理器30%,平板电脑处理器80%的市场份额。相对于Intel而言,ARM芯片的性能低很多,一直被视为低端芯片。但需要注意到的是,移动设备对降低能耗要求很高。通俗的讲,就是Intel芯片需要电力比ARM的更多。故而,移动设备大面积地会使用ARM产品,而不是Intel的。
ARM的江山,是一种类似开放平台的江山:它利用第三方授权模式,允许别人和它一起合作生产芯片,到目前为止,大概有包括Nvidia、高通、三星、英飞凌、德州仪器等几十家顶尖的半导体企业在帮助它一起建立所谓的“ARM生态圈”。这和自己闷头大搞CPU的Intel完全不同。在AMD初创之时,就秉持这样一份理念是很先进的。这样也使得Intel和它之间的竞争,并不只是面对一个对手,而是一组群狼。
在今天,ARM首先已经取得了微软这个重量级的数字公司的支持。早在windows vista时代,就有传闻说微软的一个代号为“Longhorn”系统会支持ARM芯片结构。去年,微软宣布得到了ARM的授权,到了今年1月,已经出现了win 8 for ARM。
微软看来已经很清楚,未来的时代属于移动互联的时代,而在移动领域,继续所谓wintel联盟只和Intel合作,是不智的。ARM在移动设备上的卓越表现,让它不得不考虑对wintel联盟有所修正。而对于ARM来说,也不会只固守原有的市场。
在ARM第四季度的营收会议上,ARM的CEO向桌面芯片的失败者AMD伸出了概览枝:邀请AMD加入ARM的阵营。这个邀约AMD是可以考虑的,加入ARM阵营后,可以减少它在移动设备芯片生产上的支出,从与Intel苦苦纠缠的红海搏斗中解放出来。毕竟即便今天是如火如荼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势头也才刚刚开始,未来的想像空间,远远比桌面设备来得大的多。
而对于ARM而言,很显然,这是和Intel竞争的一个手段。Intel并不会无视移动领域的未来,但如果AMD投入ARM的怀抱之后,桌面领域,即使Intel称王也多了一份来自ARM阵营的牵绊。在两大巨头的对决中,AMD这个小弟弟,反而成为重要的竞争砝码了。
Intel财大气粗且芯片质量优良,而ARM则有一个ARM生态圈。在电池行业没有根本性变化到来之前,横在Intel面前的能耗问题,会使得它和ARM在移动领域中的竞争,是一个并无必胜把握的棋局。而ARM那种左右逢源四处结盟的手段,很有可能,下一代的芯片之王,会发生更迭。(魏武挥 网易科技

2#
发表于 2011-5-9 10:24 | 只看该作者
intel早就计划进军手机市场,记得还是2008年的时候就宣称2010年或者更早能推出手机用的atom,但苹果改变了整个环境,arm突飞猛进。
而intel依然按部就班,所谓的atom手机用芯片迟迟未出,meego也是一直拿不出手。船大难掉头这句比摩尔定律更古老的格言依然准确。
如果intel依然只是口头注重移动市场,而实际还是押注眼前的pc、服务器市场的利润率的话,不能在2012年底之前拿出功耗堪比arm且具有一定性价比的atom,那么早则3年,迟则5年,intel必然沦为一艘搁浅的巨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5-9 1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uffer 于 2011-5-9 11:39 编辑

INTEL早就“存在于”手机市场,不过后来觉得没前途(那个时候MOTO有些型号在用PXA,HP之类的PDA也在用,不过PDA快死了,智能机始终小众),把Xscale卖给Marvell 公司,不做了。

现在随身联网移动应用真正火起来,INTEL想进一直没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5-9 11:35 | 只看该作者
企图心,这个“词”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5-9 11:48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很好,分析的很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30 10: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