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931|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MD火星科技,N卡有木有?

 关闭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16 1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
发表于 2011-6-16 17:21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句亮了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6-16 1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66666 于 2011-6-16 17:25 编辑

看看清楚,DV上面的电子防抖早就有了,效果比你这个后处理更好更彻底
你买个国产垃圾不带电子防抖的DV才有点那么用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6-16 17:28 |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两年前就已经有一家公司用CUDA做出来了。当时要实现实时处理貌似还需要当年相当高端的显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
 楼主| 发表于 2011-6-16 17:3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6-16 17:38 | 只看该作者
视频做的有点假,抖得一塌糊涂的画面处理完了居然一点都不抖动了,这可不是画面糊掉变清晰这么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6-16 18: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66666 于 2011-6-16 18:22 编辑
Heitai 发表于 2011-6-16 17:35
一条到手,理论上至少3条还没有触饵

也就没用过电子防抖DV的人还整天傻里吧唧的当火星技术,蠢到家了{tit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6-16 18:33 | 只看该作者
:mad:我看起来很清晰阿 ls的估计都是sy过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6-16 18:54 | 只看该作者
66666 发表于 2011-6-16 18:21
也就没用过电子防抖DV的人还整天傻里吧唧的当火星技术,蠢到家了

你很可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ccesspoint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
发表于 2011-6-16 18:5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6-16 19:25 | 只看该作者
在视频领域,ATI从来都是绝对领先的,NV从来没有达到过ATI的水平,连接近都没有接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6-16 19:31 | 只看该作者
66666 发表于 2011-6-16 18:21
也就没用过电子防抖DV的人还整天傻里吧唧的当火星技术,蠢到家了

阁下卖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6-16 1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sdfjkl 于 2011-6-16 20:47 编辑
goodayoo 发表于 2011-6-16 19:25
在视频领域,ATI从来都是绝对领先的,NV从来没有达到过ATI的水平,连接近都没有接近过。


给你们这些YY没有底线的人,一记大耳光! {lol:]{lol:]{lol:]


NVIDIA Tesla+CUDA修复NASA阿波罗登月视频
2009-08-07 00:52:34  16868 人阅读 作者:上方文Q 编辑:上方文Q [复制链接] [我要爆料]
在阿波罗11号登月40周年之际,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不但公布了登月点的最新照片,还放出了一些视频,是当年登月录像的高清修复版,而实现这种重生的背后功臣直到今天才浮出水面,那就是NVIDIA的Tesla通用计算处理卡和CUDA通用计算技术。

由于技术限制,1969年实现登月时留下的现场电视录像质量都很差,而且种种历史原因,留存到现在的更是寥寥无几。2006年,NASA首次对外公开承认人类登月的原始录像已经丢失,不知去向,之后工作人员花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四处搜集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影像,但也只找到了一小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直接来自月球的原始录像画面信号是首先发送到位于澳大利亚的地面跟踪站,经过压缩,然后再传回美国休斯顿太空指挥中心,而且由于技术关系,美国电视台只能将摄像机对准太空中心的大屏幕来拍摄画面,有些类似电影院偷拍,因此那时人们从电视画面上看到的都是原始画面经过再次转换而来的次级影像,因此质量上失真很多。

后来NASA将这些仅存的录像交给了影像还原和加强方面的佼佼者、DTS全资附属子公司Lowry Digital Images,而他们就使用NVIDIA Tesla+CUDA平台,以及一种特殊的图像编辑算法,将这些视频修复到了720p级别高清质量。


为修复这些画面,NASA已耗资上千万美元,而且公布首批成果的时候其实只完成了全部工作的40%左右,全部修复预计要到今年9月份才能结束,届时NASA会全部对外公开。

另据NVIDIA透露,这种优化修复如果使用处理器的话每一帧都要耗时长达25-45分钟,而Tesla+CUDA能加速数百倍。



-----------------------------------------------------------------------------------------------------------------------------------------
还有谁的脸要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6-16 1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asdfjkl 的帖子

我估计很快有人说:
肯定是NV给NASA塞钱了,所以才使用NV的方案的;技术是NV一点都没有都领先。

(这招我懂的{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schun 该用户已被删除
15#
发表于 2011-6-16 19:4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schun 该用户已被删除
16#
发表于 2011-6-16 19:4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6-16 20:24 | 只看该作者
把MP3扩成APE{tit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6-16 20:4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是闭塞得很。



http://www.nvidia.com/object/io_1237892916378.html

ANTA CLARA, CA—March 24th, 2009

With vReveal, consumers can dramatical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videos captured by cell phones, digital cameras and other handheld devices. It uses familiar one-click touch-up tools to stabilize, brighten and sharpen flawed videos. It has the unique ability to increase detail in low-resolution videos and to remove video “noise,” such as graininess and pixelation. The application can even capture print-quality still images from enhanced videos.

heitai 应该会数日子吧,自己算算 AMD 落后多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6-16 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Edison 的帖子

看来管理员准备为天下所有n卡用户购买vReveal了,哦 还有顺便,帮天下所有n卡用户 需要处理抖动的,预先处理好,毕竟a卡是实时处理的,这样n卡用户就能获得免费,不抖动的视频了{:5_1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6-16 21:11 | 只看该作者
实时去马赛克,我去年倒是做过一个DirectShow滤镜,通过CUDA实现的,算法是直接抄ffdshow里的deblocking。我移植得比较烂,要460以上才跑得顺DVD分辨率。

不过此马赛克是指视频压缩编码效应,和LZ说的马赛克应该不同{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7 0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