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5376|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这图就知道为什么绿盘有C1门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30 1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ynwe 于 2011-8-30 13:15 编辑



要是运行wdidle3 /s8 我看蓝盘也可以有C1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11-8-30 13: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cinlift 于 2011-8-30 14:45 编辑

wdidle3适用所有wd盘 我的黑盘蓝盘都disabled后 顺畅多了 不再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8-30 14:40 | 只看该作者
真有用吗,感谢楼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8-30 15: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ckissy 于 2011-8-30 15:56 编辑
pcinlift 发表于 2011-8-30 13:24
wdidle3适用所有wd盘 我的黑盘蓝盘都disabled后 顺畅多了 不再卡了


我的笔记本蓝盘关了C1 但是C1还是猛增 我发现显示关了 但是没有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8-30 17: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yso 于 2011-9-3 13:01 编辑

找到了这个软件,欢迎下载

1.00版
1.05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8-30 19:52 | 只看该作者
我笔记本懒盘 43小时也8k的c1了,不过wd这么几年都不改,我看c1也没啥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8-30 23: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TCK 于 2011-8-30 23:25 编辑

我的笔记本盘WD的,用这个软件关了,但是也是一样涨。一样听到磁头归位的咔咔声音,不胜其烦。

后来用了那个hdsilent软件搞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8-31 21:5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感谢lz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9-1 10:38 | 只看该作者
fyso 发表于 2011-8-30 17:03
找到了这个软件,欢迎下载

哎呀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9-1 11:17 | 只看该作者
wdidle3到底是什么软件?
wdidle3是什么技术?会导致c1狂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11:21 | 只看该作者
wdidle3,WD的官方工具,通过在硬盘固件中直接修改参数来降低C1值。

C1是磁头伸出周期计数,也就是load/unload cycle 。(在HDtune,everest或者CrystalDiskInfo都可以看到C1值)

大家都知道,硬盘的数据传输是通过磁头读写磁盘上的数据来完成的。在工作过程中,磁头并不与磁盘的盘面直接接触,两者之间有一层很薄的空气薄膜,这层空气薄膜是由于磁盘的高速旋转产生的。如果磁盘停止旋转,空气薄膜消失,磁头则会直接接触到盘片,这无疑对盘片的寿命以及对存储在这块区域的数据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在早期阶段,硬盘制造商一般会在对盘片的表面做特殊的处理。

但是随着人们对于硬盘传输速度和硬盘容量需求的不断增加,制造商需要不断提高硬盘的面密度,同时要求盘片表面尽可能地平滑,这无疑与之前采用的技术产生了冲突,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因素,硬盘制造商迫切地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替代之前采用的磁头直接接触盘面的行为。这时IBM的工程师们提出了一种叫做 Load/Unload的技术。简单来说,Load/Unload技术有点像老式的点唱机,当盘片转速降低无法再产生空气薄膜的时候,就将磁臂以及磁头旋转一下,停靠到磁盘旁边的一个小斜坡上。这样就完全避免了磁头与盘片的直接接触。

总体来说,Load/Unload技术是有利的,比如可以提高硬盘的可靠性:硬盘遭到撞击的时候磁头不会划伤盘面;可以提高硬盘的面密度:不再需要对盘片表面做特殊的处理,可以提供平滑的盘面;以及可以有效地降低功耗:低功耗的程序可以通过多次请求Load/Unload来减少盘片的旋转时间,或者设置旋转超时时间(spin down timeout)来让磁头定期的做Load/Unload等等。

WD 提出了自己的一套GreenPower Technology技术,主要包括下面三个方面:IntelliPower 、IntelliPark 和 IntelliSeek。其中的IntelliPark 技术 :在空闲时自动卸载读写头,减低空气阻力并分离读/写通道电子器件,能耗更低。为了省电,WD预设是连续8秒没有读写,就让读头进入停放区。这项技术与Load/Unload技术差不多,因此也可能导致C1值升高很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9-1 18:46 | 只看该作者
我的黑旗用了一个月,现在c1是92 正常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08:10 | 只看该作者
回LS,正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9-2 11:49 | 只看该作者
我的2000多小时有900多正常吗?搞的我很不安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9-3 07:50 | 只看该作者
fyso 发表于 2011-8-30 17:03
找到了这个软件,欢迎下载

下来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9-3 12:21 | 只看该作者
无聊,WD难道还没你懂?纯属瞎折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9-3 12:28 | 只看该作者
照12楼的说法,C1应该不会影响数据安全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9-3 12:47 | 只看该作者
最新的是1.05版
http://support.wdc.com/product/download.asp?groupid=609&sid=113
时间设置比1.0版长, 8 to 300秒,1.0版是100 毫秒 to 25.5 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9-3 13:4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笔记本硬盘c1关闭不好,磁头一直在盘位上,一点撞击就会伤及盘面
还是几十秒就归位比较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19 23: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