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ulei 于 2012-4-27 20:40 编辑
以前自已用的硬盘是希捷7200 12双碟1000G,日常使用已经足够了,但是解压大型游戏文件的时候能够明显感觉到硬盘力不从心,反应有些迟钝,现在游戏动辄就要7G、8G,解压就需要好几分钟,解压缩的时候上网或者看电影之类硬盘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正好上周论坛商家“GZ主席”出售300G迅猛龙硬盘,价格是不带散热架348一个,看了让人心动,就一下子买了3个(硬盘收到的时候是全新未拆封的,正面的数字“1”、“2”、“3”是我为了区分,用记号笔做的记号)!(照片拍的效果不好,而且论坛附件限制为180K,想看原始图片的可以到115网盘下载,链接是http://115.com/file/dppsnnuf#新建文件夹.rar)
收到货物以后三个硬盘先在PE系统里面测试了一下,昨天用两块硬盘装好RAID 0,系统是32位WIN 7 MSDN SP1,也测试了一下!单块硬盘的性能,和希捷7200 12双碟1000G硬盘比较,性能提高了一倍,硬盘日常使用,性能主要看4K数据方面,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清楚!寻道时间为7.2毫秒,4K读取为137 IOPS,平均读写速度为100M/S,性能在机械硬盘里面已经是很强的了,当然了这个硬盘是万转,比起一万五千转的服务器硬盘要略逊一筹!不过服务器硬盘需要另外购买阵列卡和连接线缆,这样算起来还是迅猛龙做为家用更方便而且性价比更高!
下面是三个硬盘的MHDD测试图以及硬盘使用时间和固件版本信息
单块硬盘的HDTUNE读取速度和寻道时间测试
单块硬盘4K的性能(分别是读取和写入测试)
RAID 0的4K性能(分别是读取和写入测试),读取没有变化,写入性能相对于单块硬盘提高了80%
RAID 0的HDTUNE读取速度和寻道时间测试,读取性能相对于单块硬盘提高了83%
至于迅猛龙的噪音和发热量,用了几天的时间,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噪音方面:日常使用声音并不比希捷7200 12双碟1000G噪音大,硬盘启动时候的声音甚至比希捷硬盘还要小一些!希捷硬盘启动的时候会发出明显的“吱”的一声,这应该是磁头从停泊区转到磁道的声音,迅猛龙启动的时候磁头“吱”的声音比较小,但是持续时间要长一些!我的希捷7200 12双碟1000G买来的时候AAM值就是256,不知道如果把希捷7200 12双碟1000G的AAM值调到最低也就是128声音有多大,这三个迅猛龙硬盘的AAM值都是128而且无法调节,声音轻估计和固件的设定值也有关系,个人认为如果迅猛龙的AAM出厂值是256的话噪音会增大一些,但是会增大多少因为无法调节设定值不得而知!还有关于迅猛龙的噪音有一点必须指出,就是在HDTUNE中做4K性能测试的时候,能够听见磁头疯狂的来回寻道的声音,这种声音应该就是论坛朋友所说的“炒黄豆”的声音了!
这个版本的迅猛龙不支持AAM功能,图片如下
发热量:日常使用时,温度为42℃左右,和我的日立7K3000的7200转2000G硬盘温度差不多,希捷7200 12双碟1000G的温度为30℃左右,迅猛龙发热量的确大一些,估计到三伏天会达到50℃左右!目前我没用散热架或者散热风扇,夏天的时候先看看温度再决定是否需要买散热风扇了!
下面有必要向各位隆重推荐两个提高机械硬盘性能以及操作系统性能的软件:RAMDISK PLUS和SUPERCACHE!(我已经把RAMDISK PLUS和SUPERCACHE最新XX版本上传到网盘,都是32位版本,链接是http://115.com/file/annrf4hc#ramdisk-&-supercache.rar),部分杀毒软件会误报,不用担心没有任何问题!
使用RAMDISK PLUS可以把系统的虚拟内存、环境变量、系统变量还有浏览器的临时文件夹移到RAMDISK PLUS生成的虚拟内存盘中,当然前提是你的内存足够大,以前没用RAMDISK PLUS的时候,上网速度和解压速度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比现在慢,这种感觉只有用过RAMDISK PLUS才能够体会到使用这个软件前后的差距!看见有些朋友说使用了RAMDISK PLUS之后,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变化,不知道这些朋友使用RAMDISK PLUS软件时,设置是否正确,应该把操作系统的环境变量TEMP、TMP和系统变量TEMP、TMP,还有系统的虚拟内存以及浏览器的临时文件夹都设定在RAMDISK PLUS的虚拟内存盘中!举例来说:使用了RAMDISK PLUS之后,解压缩和打开网页的速度明显提高,我用火狐浏览器,经常一次打开十几个论坛的首页,然后再慢慢浏览每个论坛的网页内容,能够明显感觉到速度比没有使用这个软件的时候快多了!解压缩的速度也变快了,其中的原理也很好解释,原来解压缩的顺序为:硬盘的文件源目录→硬盘的虚拟内存→硬盘的文件目标目录;使用了RAMDISK PLUS之后解压缩的顺序为:硬盘的文件源目录→RAMDISK PLUS虚拟内存盘→硬盘的文件目标目录;减少了硬盘中的一次写入和一次读取,所以速度有了明显提高!有部分人怕RAMDISK PLUS软件不稳定,我从2007年就开始用这个软件,当时还是7.0版本,而且我一直用的还是XX版本(当然了,用XX版本毕竟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我用过的系统有XP MSDN SP3、XP SP2深度精简版、XP SP3深度精简版、VISTA MSDN、WIN 7 MSDN、WIN 7 MSDN SP1,从来没有因为这个软件出现过不稳定或者死机的现象,大家也可以去这个软件的官方网站看看,这个软件主要用在服务器、数据库方面,我想这些用户对稳定性的要求总比我们普通的用户要高吧!
SUPERCACHE是另外一个对日常操作有很大帮助的软件,简单介绍就是把内存虚拟为硬盘的缓存,当操作系统从硬盘中读取了数据,SUPERCACHE会把这些数据保存在缓存内,如果系统再次读取这些数据,就会直接从缓存中读取,不需要再次从硬盘中读取,另外写入的原理也是类似,数据写入硬盘之前会暂时保存在缓存区内,当数据达到用户的设定值或者缓存满了之后才会一次性写入硬盘,不会像平时那样时刻不停的对硬盘进行读写操作!工作原理很像希捷推出的混合硬盘,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断电时SUPERCACHE中的数据会丢失,希捷的混合硬盘数据不会丢失,但是说句实话,日常使用时一旦断电,对于没有备用电源UPS的用户而言,没来得及保存的数据同样都会丢失!目前RAMDISK PLUS和SUPERCACHE这两个软件的缺点就是:在32位系统中,无法同时使用系统未识别的那一部分内存,只有一个软件能够开启这个功能!所以我现在只买了两根4G的内存,其中4G供系统和SUPERCACHE使用,另外4G内存就使用了RAMDISK PLUS的“识别系统未识别内存”功能,做为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盘使用,硬盘一共两个分区用SUPERCACHE分配了大约1.5G的内存,每个分区分配了700M左右的缓存(如果用X64位系统,RAMDISK PLUS和SUPERCACHE就可以同时使用“系统未识别内存”,用户就可以安装更多的内存,每个分区的缓存可以设置的更大,效果也会更明显,只是X64系统使用这两个软件需要关闭“数字签名”功能,系统桌面右下角会显示一个提示画面,使用起来并不会有任何影响,我之所以没有使用X64系统并不是因为不想用,实在是因为X64系统的游戏修改器用脚趾头都数得过来,玩游戏没有修改器我实在无法接受啊!),用了SUPERCACHE之后的确能明显的感觉到磁盘的读写次数减少了,特别是使用迅雷下载了一些小文件(尤其是比SUPERCACHE缓存小的文件),然后把这些小文件复制到别的分区,都是瞬间完成(其实这些小文件并不是真的写入别的分区,只是临时写入SUPERCACHE的缓存,等到SUPERCACHE缓存满了或者时间达到SUPERCACHE的设定值,这些小文件才会一次性写入别的分区)!我已经给官方发邮件反映了“RAMDISK PLUS和SUPERCACHE在32位系统中无法同时使用系统未识别内存”的问题,官方回复说正在开发这个功能,预计今年年底会实现(给官方发邮件的时候真的有些脸红,毕竟用的是XX软件,这两个软件的官方售价好像每个都是99美元一年,真的贵啊,不过真的是很好的两个软件)!等两个软件同时支持“识别系统未识别内存”功能,我再买两根4G的内存,效果一定会比现在更好! RAMDISK PLUS设置好了之后的图片,具体效果大家安装了之后才能体会到,测试图在这里就不发了!
SUPERCACHE设置好了之后的图片
RAMDISK PLUS类型的软件有很多种,免费的也有一些,效果也很好,各位可以到网上看看了解一下,不过类似于SUPERCACHE的软件只有另外一种,就是中国的一个软件公司推出的“FANCYCACHE”,这个软件我也用过,说句实话效果没有SUPERCACHE好,因为FANCYCACHE没有“预读取”功能,这个功能对提高操作系统的性能有很大帮助,另外FANCYCACHE这个软件目前存在的缺点是:“系统已经识别内存”做为一级缓存,“系统未识别内存”只能做为二级缓存,只有一级缓存能够直接被系统调用,这样会明显的降低软件的效率!其实我也希望FANCYCACHE这个软件能够做好,等到推出正式版本的时候我也买一套,支持一下国货!这个软件是终生授权,价格好像是200左右,还可以承受!
前几天看见西部数据推出了1T的迅猛龙硬盘,寻道和速度传输率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不过目前价格还是高高在上,性价比并不高,等以后水货价格到1元/G的时候再入手一个,到时候既可以享受高的传输速度,又不用像现在组RAID 0搞得这么麻烦了!不过最好的情况就是固态硬盘生产商良心发现,解决了稳定性问题而且价格也是1元/G,那样我们用户就有福气了!哈哈,希望不是做梦啊!
本来我想把第三块迅猛龙硬盘改装到我的ACER 4741G笔记本上面,量了一下高度,有14mm,笔记本硬盘才9mm,笔记本里面的空间不够,而且笔记本内部的硬盘接口高度也不够,目前还在考虑改装的可能性,希望能够改装,如果不能改装的话这块迅猛龙只能给台式机装XP系统玩老游戏了,因为有些老游戏在WIN 7中无法运行,还有很多DOS平台的经典老游戏只能运行在DOS平台,在XP系统里面再装一个DOSBOX,就可以尽情怀旧一番了!
迅猛龙硬盘厚度有14mm,照片如下
说了这么多,对于目前论坛很流行的两种现象忍不住要发句牢骚,第一种现象是:过分纠结固态硬盘的寿命,买了一个固态硬盘老是担心会用坏,一天到晚发帖询问“我的硬盘还能用多久”,“按照这个下载速度,能不能用3年”之类的问题,固态硬盘其实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只是以前都是应用在专业领域,近些年才用在民用行业而已!寿命方面论坛版主的帖子已经描述的很清楚了!对于那些疯狂下载的朋友而言,就算你是百兆光纤,一天到晚不停下载,你有时间和精力买这么多大容量的机械硬盘存放下载的电影吗?就算你一年买几十个2T的机械硬盘,你真的能看完这么多高清电影吗?做个最简单的计算,百兆光纤每秒下载速度为12.5M/S,那么一小时的下载量为45G,一年的下载量为394200G,也就是一年需要买197个2T的机械硬盘!不过首先你需要确定你有房间存放这么多机械硬盘,其次你有异乎常人的的精力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不停的看这些高清电影,你真能做到这一步,估计你也不会在地球上面生存吧!哈哈!我身边也有朋友用固态硬盘的,还没听说过因为读写损坏的情况!
第二种现象是:论坛有些用固态硬盘的朋友,看见别人谈论机械硬盘,就流露出一种“不屑一顾”的神态,张口闭口就是“机械硬盘不值得买,还是卖了换SSD吧”、“阵列卡不值得讨论了,卖了买SSD吧”,再看看这些人用的固态硬盘的容量,都是64G、128G的小的可怜的硬盘,而且这些人自己动不动还说“固态硬盘容量太小,玩游戏可以先装几个喜欢玩的,过关之后就删了,然后再装其余的游戏”,看到这里我都忍不住要笑出来,这些人还真的把SSD当宝贝了,搞个容量这么小的固态硬盘玩游戏也不嫌麻烦,而且动不动就要跳出来卖弄一番!我计算了一下,自己平时常玩的游戏有十几个,容量最大的《横行霸道4》、《黑色洛城》都是15G左右,其余的容量都在8G、9G左右,还有一些独立游戏,光游戏容量就有100多G,再加上操作系统的容量,应用软件的容量,还有下载高清电影至少需要留出40G的容量,至少256G容量大小的固态硬盘才够我这种玩游戏的人使用,而且我相信我装的游戏并不多!至少论坛里面比我的游戏装的还要多的朋友一抓一大把!现在300G的固态硬盘多少钱一个,三个300G的固态硬盘又要多少钱?这些人有没有考虑过?普通玩家一台主机才5000、6000元,1000G的固态硬盘就要上万块钱,这些嚷嚷的人怎么不以身作则,自己先买个1000G的固态硬盘回来玩游戏?
我并不反对用固态硬盘的朋友和大家讨论问题以及发表意见,也喜欢看一些譬如论坛版主写的《关于固态硬盘的寿命》之类的技术帖!但是请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身上,更不要把论坛用机械硬盘的朋友当傻13,动不动就拿一个容量小得可怜的固态硬盘出来丢人现眼好不好!只能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仅此而已!个人认为目前固态硬盘用在两方面效果很明显:第一用做系统盘,然后用机械硬盘做为资料盘和游戏盘,第二用做机械硬盘的加速盘,譬如Intel的那种技术!
至于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稳定性,还是机械硬盘稳定性更高,除了现在的希捷像嗑药一般,三天两头发神经更新固件以外,其余的机械硬盘正常使用都不用更新固件,我和周围的朋友用了十几年的计算机,这个简单的道理还是明白的!只是不知道论坛里面那些用固态硬盘的朋友所说的“固态硬盘更稳定”的优越论从何而来?别的不说,光去年到至今一年以来,论坛里面用固态硬盘的朋友仅仅因为固件就有多少中招的?更别说Intel、镁光、浦科特、三星目前三天两头还在更新固件了!相信有主见的朋友都能够看得出来!至于那些鼓吹固态硬盘稳定的除了一些小白鼠之外、估计还是论坛经营固态硬盘的商家和一些有着阿Q“精神胜利法”的朋友!哈哈,鄙视一下你们所说的“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