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825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E3 1230 V2 —睿频、超线程、超频的功效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22 1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MD_BEST 于 2012-9-22 12:37 编辑

以下为个人愚见,非权威,纯业余,可娱乐,可参考,可讨论:
----------------------------







睿频是INTEL 处理器根据运算需求和线程分配自动给运算单元提供提升主频的自动超频方式,这个提升主频的原理就是给某一个,或某几个,或所有物理核心单元多加几个预定范围之内的有限倍频而已。

睿频在你没有人为调节倍频时,它是自动打开的。

在你人为超频CPU,直接调置倍频时,睿频就没有了。睿频就是自动调倍频,而超频则是人为调倍频,不可能两种情况都存在。




如下图,倍频发生人为变动,不论是人为手动加一个倍频(下图是从32加到33)还是加很多倍频大幅度实现主频提升,所有物理核的频率完全相同:





人为手动超频CPU是对所有物理核心的同步提速,而睿频则在遇到需要多线程的程序,自动超频全部核心增加2-3个左右的倍频。

比如原始是 3.2G 的默认主频,倍频32 ,则所有核心倍频增加到 2后,变为 34倍频,就是 100X 34= 3.4G

需要双核心的程序,关闭另两个核心自动增加3-4个倍频,

比如原始是 3.2G 默频,倍频32 ,有四个物理核,则其它两个核心喝茶闲置,工作中的两个核倍频加到3,变为 35倍频,就是 100X35=3.5G

单核心的程序 关闭另外3个核心自动增加4-6个倍频。

比如原始是 3.2G 默频,倍频32 ,有四个物理核,则三个核心喝茶,所用到的仅有的一个物理核倍频加到4,变为 36倍频,主频就上到了 100X36=3.6G




以下BIOS界面是反映 E3-1230 的睿频,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第一个核是 3.592G ,这等同于 3.6G,其它三个核是 3.492G,等同于 3.5G:




睿频的提速相当于在有限的资源内,尽可能降低其它暂时用不上的运算内核的速度,给利用到的工作单元尽可能高的主频。而我们大多数的常用软件并不是多线程的,睿频的出现是一种尽可能合理分配中央处理器运算效率的技术手段,说白了,就是不论在何种情况下,CPU都拿出精神最饱满的一面来应对工作。




睿频+超线程=无敌?

HT超线程技术的支持者们所坚定的态度就是:一个物理核心,可以分出两个线程运算单元,当物理核心主频随着倍频自动增加的提升后,包括HT 在内所有的运算单元,都是相对默认主频有所提升的。但是有些HT粉丝们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这里说到的提升,仍然围绕着物理核心的主频频率说事。

好吧,跃跃欲喷老王开始说话自相矛盾的朋友请你们再次静下心来,继续阅读下面的内容!最终再爽也不迟!

HT超线程虚拟单元并非相当于物理核性能的100%,因为HT再怎么NB也不会凭空多出来一个100%等同于完整物理核心性能的运算单元。它只不过把物理核心相对的空闲给充分利用了。当我们在看到超线程+睿频的八个表格全部高占用时,此时的物理核心执行效率要比没有HT的I5纯四核要高的多,因为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就是效率不高,我们无法保证所有的物理核全部充分利用上。

当多线程密集运算需求量较大,四核HT处理器的八个线程都调用到时,假设所有物理核主频都在 3.5G ,那么包括HT的虚拟核心也是以这个主频工作的,这样的运算能力是很强的。从最理想的角度来说,I5 超到 4.5G 后,是四个物理核四个线程运算单元以 4.5G 的主频在工作,但运算效率并非100%。而 E3 在全负载工作时,睿频加到3个倍频,则是八个线程运算单元把四个物理内核的执行周期几乎100%的都利用到了,并且以物理核的 3.5G 主频进行工作,你会认为哪个更有效率?

HT超线程技术配合 Windows7 系统,在AION里面所表现的直接作用是保持最低帧的流畅感,最大意义在于增强了CPU默认频率下的密集数据的分担和综合运算能力。

HT并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东西,而是把CPU的空闲利用上了,只是在CPU的内部需要一个原本针对一个物理核的排队数据流向的再次分配动作。之前说 HT 打开后会拖慢CPU速度,就是指在这里产生了数据分配动作的延迟(线程指令计数器、线程状态寄存器、线程寄存器资源分配),也可以理解为P4时代的软件、芯片组、驱动甚至操作系统并没有同步跟上线程的分配。这个看上去似有似无的延迟周期是超线程技术生来就俱有的,目前并没有准确的说法来给此事做个定义。请放心,INTEL 比我们用户更着急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对于CPU本身来说,它的影响是很小很小很小很小的,就象 MMX 技术,谁能说开了这个指令,CPU自身就产生出一个莫虚有的延迟呢?

在目前我们所能找到的资料中,数据的分配周期只具有上限,不可能无休止增大(这要看微软的线程调度效率是否达到了让INTEL 兴奋的 G点),也就意味着这个周期可以减少、甚至在未来CPU构架技术更为先进时能够完全消除。我们目前看到的HT超线程功能的打开或关闭,是在主板BIOS下激活的,而不是软件激活,HT是CPU的内部功能,软件影响HT的拖滞很小,除非软件设计很脑残,或者软件的开发很原始。与以往支持 HT 超线程的CPU所不同的是,INTEL 给 I7 / E3 们提升了数据带宽后,也增大了三缓。这在第一代 P4 HT 处理器中是看不到或是局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无法实现的。

微软在Windows7之前的系统当中,对于多核心处理器的支持并不能说非常完美,以Vista或XP为例,只有特定软件优化之后才能充分利用多核心的效能,而且设计的时候最高只考虑了四核心设计。什么是特定软件优化?就是几个线程的CPU来跑几个线程的软件,这样我们暂且可以叫做资源的最佳利用效率。


对于其本身就是单线程的任务,7系统还不会自作多情的把闲置的几个运算单元都用上,用多线程的热情去贴单线程的冷屁股:



SUPER PI 本来就是一个单线程的任务进程,7 系统并没有因为它是单线程的,只用到一个线程运算,而自动调用其它运算单元使其不至于喝茶。单线程就是单线程。尽管 SP 也能表现出单核运算的最大效率,但 7 系统无法从根本上给它为了减轻单核的压力让其它核或运算单元一起协同。因为这个应用软件本身就是只是一个单线程任务。


操作系统对多核处理器支持的缺失,无疑会造成多核处理器运算效能的下降。与游戏相同,如果系统提供了对多核处理器的有效支持,那么每个核心将会分担运算任务,大大减少CPU的负担,而如果没有提供相应的优化,那么将由单个或部分核心运算数据,其他核心将闲置,浪费了多核CPU的资源。


这里所提到的“优化”,不是软件线程调用和CPU能提供多少线程之间的分别对应或者绝对对应!

而HT 超线程技术,并不是仅仅只提供了多个虚拟的逻辑单元那么单一。

在INTEL和AMD的产品蓝图中,8核心甚至16核心的产品已经成为前进的固定路线,甚至 64核心处理器也不见得离我们的生活过于遥远,在这种情况下,系统不支持对CPU多核心性能的发挥就设置了巨大的障碍,无法完整的利用CPU核心性能使得强大的CPU资源被白白的浪费掉。而INTEL主流的 I7 处理器就可以通过超线程技术模拟出8核心效果,在操作系统中,在7系统问世之前只有Server2008支持最完善,不过作为服务器系统,对于娱乐项目的支持却显得非常苍白,所以急需Windows7中加入完善的多核心超线程技术支持。

Windows7 确实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在设计时,Windows7 就被加入了完整的多核 CPU 支持计划,并对多核心超线程处理器再度强化,多核心计算和优化分配能力将更强,使得 I7 能够完善的在Windows7中展现其“8核心”威力。据微软首席工程师Steven Sinofsky的说法,Windows7能够最多支持 256 个核心CPU并行工作,并将所有的性能潜力发挥到极致。这对于发展中的多核超线程CPU来 说,无疑提供了超前的技术支持,即使在数年后也不会因为无法支持更多核心的 CPU 而造成资源浪费。



在NC没有明确表态前,我也不认为 AION 支持超线程或支持四核,但是来看看启动 AION 的两个截图,也许能说明点什么。

进入登录界面:



进入游戏场景:


从7系统的资源监视器中已经看到了 aion.bin 这个进程已经被7系统识别并分配了几十甚至上百个线程,而进程使用的CPU百分比,就是线程对于各运算单元的实际调度占用。这仅仅只是玩家角色较少的场景表现,也可以理解为 AION 基本线程数量的起始点。


在我们认识的一些小工具软件任务的进程中,7系统也为之分配了多个线程组:


AMCAP 这个是通用的摄像头应用程序,也属于多线程任务,只是它不需要太多的并行运算,我们可以看到7系统给它分了十个线程。至于CPU波幅,那是后台运行 AION、画板、QQ、YY 等任务。

从这些简单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微软对 WINDOWS 7 对 CPU 资源的调度用心所在。AION 不支持多核超线程,并不代表 7 系统也是傻子。如果大家有心闲来无聊时,把具有超线程的 E3 或 I7 放在 XP 系统下会发现更多有趣的地方。

站在 XP 的角度看待超线程,它或许是失败的、鸡肋的,但 7系统的内核底层对 XP 的改进,并非仅仅加了个 AERO 透明的界面或者把通用计算集成于桌面用应用上。





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2:35 | 只看该作者
好吧,上面一些话太令小白们头大了!我们谈点现实的——片内缓存,即CPU内部缓冲存储器,也有直接叫缓存,洋气点叫CACHE,你反正知道都是一回事就行哒!


INTEL 定义的CPU缓存功能分配:


一级缓存可分为一级指令缓存和一级数据缓存。一级指令缓存用于暂时存储并向CPU递送各类运算指令;一级数据缓存用于暂时存储并向CPU递送运算所需数据,这就是一级缓存的作用。

二级缓存就是一级缓存的缓冲器:一级缓存制造成本很高因此它的容量有限,二级缓存的作用就是存储那些CPU处理时需要用到、一级缓存又无法存储的数据。


三级缓存是为读取二级缓存后未命中的数据设计的—种缓存,在拥有三级缓存的CPU中,只有约5%的数据需要从内存中调用,这进一步提高了CPU的效率。

无论是二级缓存、三级缓存还是内存都不能存储处理器操作的原始指令,这些指令只能存储在CPU的一级指令缓存中,而余下的二级缓存、三级缓存和内存仅用于存储CPU所需数据。


I5 指标:
一级缓存 4X64K =256K ,各自为每个物理内核提供数据缓存
二级缓存 4X256K=1024K=1M ,也各自为每个物理核心提供数据缓存
三级缓存 6M ,只有6M 独立的,没有给四个核单独分享,而是四个核共享



E3 指标:
一级缓存 4X64K =256K ,各自为每个物理内核提供数据缓存
二级缓存 4X256K=1024K=1M ,也各自为每个物理核心提供数据缓存
三级缓存 8M ,四核共享(开启HT超线程后,也为所有线程共享)



I7 指标:
一级缓存 4X64K =256K ,各自为每个物理内核提供数据缓存
二级缓存 4X256K=1024K=1M ,也各自为每个物理核心提供数据缓存
三级缓存 8M ,四核共享(开启HT超线程后,也为所有线程共享)




当年的高端P4-641 (支持HT) 现在看上去很可怜:
一级缓存 16K  ,为物理内核提供数据缓存
二级缓存 2M,为每个物理内存提供数据缓存



多核处理器看其构架是否成熟,主要看CPU片内缓存是否多个运算单元共享。为什么在奔腾D双核和AMD 速龙双核时代,双核处理器的效率不高,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各个核之间没有共享缓存,相当于每个核数据处理完后,再放入内存,再被另一个核读取,这走了弯路。

我们来看看第一代双核处理器结构示意:

这是 INTEL 奔腾D ,只不过是把两个不具备HT的 P4 核芯做在了一起,可想而知,根本没有共享缓存:



这是 AMD 第一代双核速龙,也就是什么 AMD X2 3600+/4400+/5200+/5600+/7750+ 之流,不过 AMD 是把两个核芯做在了一个基片上,从逻辑层面来看,它与 PD 是一样的,把两个速龙64的单核做在了一起,两大厂家都玩胶水粘贴而已,但在这个时候,双核就是NB的,但没有人说双核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东西:



那个时代,INTEL PE5200 刚出世是可以秒掉 AMD 双核全家的,直到 速龙II X 240 的发布,AMD才挽回了一些面子。而从 CORE2 开始,INTEL已经做到了共享缓存。

这相当于两个工厂,地理位置相近,为一个项目在生产东西,传统的做法是:从 A 厂拉东西,需要交给 B 厂来做时,必须出A厂大门,上外面的公路,转场到 B厂,而多核CPU片内共享缓存就相当于,在两个工厂之间的直线距离,修了一个直通公路,甚至不用出厂门,打个围墙垫巴垫吧,两个厂的车间就可以直接即时高速共享材料物质。

多核共享缓存为CPU的性能提升插上了翅膀!


在 CORE2 时代的后期,如要CORE2 四核 QUAD 系列,INTEL 依然玩胶水技术,就是把两个双核粘在了一起,我们可以从下图中看到,双核内部有共享缓存,但两个双核之间是没有真正意义的共享缓存的,这使得需要用到四个核工作时,A组双核数据先丢内存,再由 B组双核把数据从内存中捡回来,这走弯路了,使得这种四核工作效率不高:



我们再来看看 I7(I5与此相同),即使对CPU再怎么不了解,只要你会看懂汉字,会看方框布局,用脚指头也能想得出来,这种四核是真正意义上的在CPU基片之内完成了数据的直接交流分配。使得CPU性能完全提升。三缓的容量越大,数据带宽的提升,使得CPU的数据‘命中范围’和‘命中精度’及线程同步性越强,也容易让四个物理核心真正做到了快速有效:



I7构架这种运算单元之间多线程的数据协同处理,使得 HT 固有的二次分配负面影响降到最低,INTEL不可能只是单纯的开了HT来让全球的妓术青年们狂喷,而是HT现在建立在共享缓存技术、数据带宽提升的成熟基础上,因此目前的HT超线程运行效率与十年前的P4 相比,你认为它还是一个负面影响、还会在大部分场下拖慢CPU的速度吗? 单线程任务本来就是一个核的事,这种环境下,HT是讨不到便宜的,你就是弄个 I7 3690X 八核12线程的U皇,也不会NB多少。多线程任务是未来的主流。


I5/I7 的晶元微拍图片:



超线程从P4时代的暗淡,到CORE2的沉默,到I7的再度重生,与其说INTEL从没有放弃过HT超线程技术的发展,到不如说在 Windows 7系统之前的老系统中均无法有效利用它。还比如其它CPU的功能,如64位指令集,早期的MMX 和 3DNOW技术,都是走在操作系统之前的先行者。直到 AMD 和 INTEL 都在对超线程技术进行力挺时,微软才有了实质性的跟进。要知道在之前的 3Dmax 环境中,开超线程还会死机,PhotoShop 6.1之前的版本,开超线程渲染延迟很高,以至于当时INTEL不得不拉下老脸建议用户关闭超线程。


给大家推荐一个非常全面的科普资料,请有心于进阶探索的朋友们阅读

“世界尽在我脚下”-Intel Core i7 百科全书
http://www.itocp.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3-page-1
温馨提示,前九页是精华,第26页是结语,第10页至第25页开始各种炫耀、各种跑分、各种蛋疼的不解释内容,你懂的!




我在之前做过一些视频对比,同样是低密度人少的AION环境,开启超线程+睿频后,CPU占用是比较低的,FPS也平均比关闭这两项也有一定的提升,流畅感几乎一致,但在旋转视角中的卡顿现象两者区别较大。超线程是在复杂运算中起作用,而睿频则自动根据运算需要增加或降低相应运算单元的频率。所以当有人认为波幅不一致就代表CPU利用率不高时,也可以理解为睿频本来不是一个平衡所有核心频率和执行效率的东西。


关闭超线程+睿频的波幅表现:



波幅一致有个好处,就是在物理核心大幅度超频时,能确保最高的稳定频率工作点。除此用途之外,它并不能代表你的CPU一定被合理的利用上了。因为不论软件的执行原理是复杂,还是简单,它都在这样同步。在确保超频的稳定措施中,一致的工作特性是最好控制的。

象 I7 这样的CPU的大幅度超频中,为了使物理核心的工作方式趋于一致化,关闭HT超线程,使物理核不再分神做其它事情,这个是可以有的。同理,I5由于本身不具备HT超线程,因此它就没有 I7这个多余的手序。

我们大多数工作中,比如一些运算量要求大的软件,我们都可以看到所有的波幅变化都是近似于同步的,WINDOWS 调度的结果而已。在封闭式环境下,它的效率是建立在高主频基础上的。所以说手动强制CPU的波幅稳定,与 WINDOWS 系统根据线程运算的需求使波幅拉高后的相似同步变化,其实也完全一样。如果能证明这种手动强制的波幅更加有效,那么微软那些开发小组就是纯吃干饭的。假如线程调度不具备可调性和可控性,那么我们手动来实现这个效果也基本上只是一个梦想。

所以超频面对默频,你的收获是CPU的主频可以拉到一个非常高的幅度,硬件的潜力可以榨到极致;但是你的损失是,这些自动的、合理的分配硬件资源的智能化管理给抛弃了。如果你的手动结果大于这些负面影响,那么超频才是有优势的。而硬件的潜力有大有小,潜力这个东西并不是正常的范围,而是一厢情愿和臆想天开,要看人品。超上去了这就不是瞎猜,超不上去只能泪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2:36 | 只看该作者
打开超线程、关闭睿频、进程优先度设为四个线程高等级优化的波幅表现:



可以看到1、3两个物理核心是高占用,5、7两个物理核心是低占用,超线程完全喝茶,因为只给 AION分配了四个线程单元,所以系统的调用在不考虑后台其它进程影响时,于游戏中是优先前两个物理核的。有些玩家已经指着老王的鼻子嚷到这才是AION支持双核双线程的典型表现(它具体需要多少线程来满足运算需求,在此不是本贴谈论的主要话题,以后有时间再与大家探讨):

但是物理核1和3、5和7格子的波幅都是成对相似的,在开启超线程后,每个物理核要分出一个虚拟线程,此时WINDOWS 调度中是优先物理核,再使用虚拟核,而且在物理核中也是优先前两核的,因为此时这样的安排已经让游戏的流畅性得到了保证,所以没必要再让其它核高度同步。


Windows 7 的调度器控制效果到有点象睿频的自动提速,两者不同的是,调度分配的是哪几个单元优先工作,睿频则是哪几个核比较忙碌,就给它多加几个倍频提速。

蛋疼的感觉来了:象这样的多线程工作环境,不论运算密度是高是低,CPU如果具有 HT功能,却硬要关闭,这不是找抽么? 如果你的CPU没有HT,也不提高主频,却要应对密集的环境,这不卡你都觉得冤。




打开超线程+睿频,CPU默认工作,AION进程也按默认优先等级的波幅表现,也可以看作是 Windows 7 根据运算需求的调配结果,因为不超频只能这样才可以维持游戏的最佳流畅度,所以看到这个图,就不要用超频的心态来置疑。如果我们在此时不超频,关闭HT和睿频,那么流畅度完全失效,机器直接卡爆:






说明:

一、CPU占用波幅的高低,并不是工作频率的高低,只是系统调度的侧重点不同!
二、关闭超线程和睿频后,再对执行的进程实现优先等级的设定,则操作系统对线程单元的智能调度被人为抑制!
三、我们所看到的CPU占用波幅一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厢情愿,我们可以做到让所有物理核使用率步调一致,但我们不知道CPU在忙些什么,也无法确定这对我们期望看到的软件工作效率是最优化的,因为这样做,打要塞战我们的实测就是甚至卡爆到完全失去游戏操作的控制。



超频实现了所有运算单元的一致化提升,睿频讲究的是什么时候需要就提升,什么时候不需要就降低。当关闭超线程+睿频时,波幅确实很吻合,因为大家都在以一个固定的频率工作,无所谓什么智能分配运算资源,要上一起上,要闲一起闲。

AION它的数据读写、处理都是随机瞬时的,在我的理解中,不可能一味强调运算单元的理想同步性。有些玩家认为,超频=榨干CPU的运算效率,我看不见得,不过是提升了CPU的主频。运算线程的调度是否有效,CPU能否降低和杜绝空闲时段,才会决定CPU的执行效率。

速度可以影响效率,但并非等同于效率。这看上去有点哲学了,呵呵,开个玩笑。




I5 K超频幅度不大,在多线程应用中是不会对具备超线程的CPU形成压倒性优势的。这不是某种片面对E3的盲目乐观和盲目崇拜。

在 WINDOWS 系统上,能真正能发挥出CPU理想的执行效率,再同时寻求超频折腾的快感,理想的四核处理器应该是 I7 K,而不会是 I5 K。

至于极限超频需要关闭HT超线程来寻求稳定时,I7 K 也依然比 I5 K 风骚,三缓在那里摆着,这仿佛回归到了 INTEL 几十年来一向以CPU片内缓存的不同来划分产品高、中、低端定位的初始做法。

如果想省钱超频,I5 K 则是不二的选择。但是这种省钱,是体现在 I5 K 与 I7 K 的具体零售差价上,其它的东西主板、内存什么的两者折腾的平台代价都一样。

但如果认为超频幅度相同的I5与I7是划上等号的、天下无敌的,那就是真正的二了。I5 K 想全面压倒 I7 ,只能是频率需要超的更高。一旦软件对二、三缓的要求较大时,I5 就会露出原形。这不是一个主频至上的时代。

I5K的超频应该是建立在快乐的目的基础上,而不是非要证明我能虐谁的目标性基础上。




在之前我于网上发现了一个民间娱乐贴,于是各种大神蜂涌爽喷:

震了个精,I5超到4.6G,才能干翻E3超线程+睿频……
http://bbs.duowan.com/thread-27805091-1-1.html



http://diybbs.zol.com.cn/16/102_154411.html



再来看看 I7 开HT超到4G,与 I5 没有HT,超到 4.5G 的评测对比:


http://diybbs.zol.com.cn/51/231_501395.html

大家都默频, I5 基本上都处于下风。在超到 4.5G 后,I5 的分数在 3DMARK06中以两百多分的“优势”压过了I7,但其它项目依然全部落败,而且 I7 超频幅度还没有 I5 高。

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主频并不是CPU性能的标杆,除非对主频特别敏感的软件环境,比如Super PI 这个单线程的软件,HT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甚至会拖后腿。

在主频 I7 较弱的情况下,依然以效率击败了I5,在这个表格中,默认之间的性能差距是比较大的,这里面有睿频和超线程的同步作用。在超频后,则只看超线程。其实这个评测的作者如果加上关闭超线程,我想对比起来会更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12:36 | 只看该作者
以下以 E3 作为参考举例:

在双线程运算环境里,超频到 4.5G 的 I5 会有两个物理核心提供了两个线程在执行程序,相当于双核的 4.5G ,而 E3 在执行双线程软件时,睿频加速中倍频最大加到 4个,实现 32+4 = 36X100=3.6G ,在这种情况下,E3是讨不到什么便宜的,也许只有软件依懒于它8M的三级缓存时才与I5有得一拼,但是三缓在双线程运算下的效率如何,还是要依软件运算需求而定。在此我们也不难发现,以前 CORE2 PE5400 在大多数情况下与 CORE2 DUO E7300 相比,频率差不多,就是二缓不一样,一个是 2M ,一个是 3M ,E73 也只能在一些大型软件下略微领选,普通应用你根本分不出哪是 54哪是73。
单线程工作的效果等同于双线程原理,请类推。

而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尽管有支持多线程的软件,也有仅支持双线程、甚至单线程的软件,但是我们使用目前的 WINDOWS 系统,很少有时候让CPU工作于一个“纯”单线程的运算环境当中,WINDOWS 本身就是一个多任务并行的操作系统。即使我们最常见的上网动作,也不过是开网页+开QQ+开音乐,甚至有些下载狂们还在开迅雷和电驴,下载任务也四五个。

关于游戏方面的运算环境,有真全屏和假全屏之争,真全屏是一个理想的、近似于自我封闭的运算环境,至少在图像处理界面上来看是这样的。但是在假全屏下,CPU要干的事更多,显卡也增加了处理画面后交给系统,再返回来二次写屏的多余动作。因此假全屏下对CPU的要求就象我前阵子做的试验那样,关闭超线程,人少时CPU占用也达到了一半以上,开启超线程,则CPU占用降低,而且流畅度也得到了提升。

真全屏就不一样了。它能在CPU主频提升的基础上,给 CPU提供了一个相对“纯净”的运算环境,使得CPU超频后的执行效率也同步增加,CPU相对来说干其它杂活的份量较轻,也就是占用率在理想状态下会有一定的降低。在画面角色不是很繁杂的情况下,CPU主频提升确实是比开超线程效率要高的,有不少单机游戏,CPU主频提升也使流畅性得到了增强。

我们在《永恒之塔》真、假全屏的争议中,有不少人通过某些人士提供的资料,改为真全屏,并且打开、关闭超线程分别做了对比,开启超线程和睿频的实际游戏流畅感依然不错,关闭超线程和睿频则人多直接卡爆。说明了真假全屏至少在我们获得的玩家体验对比中,对CPU的要求是同步的。并不是说真全屏下,无脑超频就能胜过一切,除非你超频幅度达到很NB的高度。

但是在网络游戏中,系统对线程的分配和调用,是不局限于游戏的图像引擎在线程数方面限定的,可以说网游脱胎于单机,但又有与单机不同的地方。本坛之前也有高人分析过超线程的原理。在运算需求较大时,超线程暴发出来的运算实力依然是客观提升的,这个提升幅度据INTEL 官方介绍说是默频性能的 30% 左右。睿频+超线程则代表INTEL 未来的处理器研发方向,物理核与虚拟核的线程有效调度是微软未来对操作系统的定义,这两种思想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于网络游戏这种随机性的数据处理当中,以不能超频的E3或I7 2600为例,它的性能才会得到发挥。当然说游戏软件优化或成熟,那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在真全屏下,你的CPU超的很高,可以一定程度上忽略超线程的作用。但如果同样在真全屏下,E3 的超线程工作起来将会更有效率,这不是针对CPU有没有超线程和睿频的问题,而是 CPU的运算性能比假全屏效率更高。I5 超频如此,E3不超频如此,甚至 I3 这样的屌丝级CPU也会在真全屏下感到性能比假全屏有所提升。

我们于 AION中目前看到的各种体验或玩家感受来看,不能超频的E3也不见得比能超频的 I5 逊色多少,甚至也有一些即使不玩超频,原来用 3G-3.2G 主频 I5 的用户在更换为支持超线程的E3后,显卡硬盘内存都没怎么动,低帧流畅感比以往提升‘不少’,实现了‘明显流畅许多’的体验。(这是某些玩家给我私M的这样介绍他们的感觉,仅供参考)。大家耐心阅读到这里时,会感觉老王又“偏激”的提到了E3,我觉得它之所以这么受到关注和争议,主要在于睿频、超线程、8M三缓已经展现出目前四核CPU在默认工作状态下比较理想的平衡点。试想一下,没有这些特点的 E3 ,大家还会关注吗?


最后还要申明一下我的观点,睿频的作用是明显和有效的,但不是没有止尽、处处NB的,在同构架的CPU大幅度超频时,睿频就会失去光芒。至于超线程,如果你的CPU支持它并且超频也很稳定,为何不打开呢?如果你追求极限的超频幅度,那么HT将会影响你的挑战成绩。





如果说以前我们对E3 的争议在于它的种种特性是不是鸡肋,种种风险是不是可以回避,种种不合常理是不是可以推翻,那么本贴就有点向超频挑战的意味了。E3不是十全十美的CPU,在没有其它玩家于相同或相似的主板、内存、硬盘平台上实现普通超频就能对E3的“虐杀“之际,可以斗胆的认为,似乎没有不折腾的第二选择。

I5/I7时代,E3出现在《永恒之塔》这个变态和脑残的运算环境中,是有屎以来最大的冷笑话。它一方面对超频的传统行为做到了淡定的相处,另一方面又诠释了INTEL这个时期的CPU构架之成功和成熟。其实这么说我个人是感觉有点肉麻的,我都觉得自己有点“枪手”了——尽管真心的坦白,我绝没有从E3获得任何回报和商业利益。而且我在本贴前面一半内容中也是尽可能的回避掉E3这两个让某些人认为可以一喷的字眼。

再真心的说,这个CPU没有什么神秘和无敌可言,今天我谈到的睿频、超线程、超频,也是INTEL主流产品中都具备的,并不是E3的独家专利,对于之前买到了不能超频的 I7 的同学们也不要过于懊悔。一些争议看上去实在可笑,不过是旧有观念和现实需求的交锋而已。


本贴的结语就是:

目前的CPU大幅度超频玩,你会很爽;不超频不折腾,也有够用的选择。

期待AMD继续给INTEL制造混乱,逼出INTEL下一代更精彩的处理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9-22 15:27 | 只看该作者
有种浓浓的百度贴吧的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9-22 16:19 | 只看该作者
NG6 发表于 2012-9-22 15:27
有种浓浓的百度贴吧的味道。。。。。。。

这帖子原文是zol 一个巨能折腾的主发的。。。
已经不知道让人怎么评价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9-22 20:10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论坛的两个煞笔看了评测之后又会有什么感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9-22 20: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adowl 于 2012-9-22 20:14 编辑

两个x已经灰溜溜的逃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9-22 23:02 | 只看该作者
超线程无用论应该在这个帖子里终结了吧。

买了i3、i7、e3的用户欢呼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9-22 23:32 | 只看该作者
从来没人说超线程无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9-23 06:4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代双核不是没有意义也不是吃力不讨好,性能明显比坑爹的奔腾4强,特别在多任务多开情况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9-23 06:44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奔腾D你现在还在用奔腾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1-22 23: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