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macblu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big.LITTLE,三星那个4A15+4A7,貌似真能8核全开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2-12-28 13: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cqwer 于 2012-12-28 13:10 编辑
Tempestglen 发表于 2012-12-28 12:48
我是按照arm给出的标准A7/A15的功耗关系推算,这种exynos直接可以放在笔记本,或web 2.0服务器,可以有e ...


ATOM同样支持X86-64,硬件虚拟化,ECC是内存加功耗又不是CPU
A15支持SATA有不表示5250集成了SATA的控制器,A9还不是标称支持SATA,你接一个硬盘看看啊

而且ARM都说了是算CPU功耗,和这些外围有什么关系,A15四核纯CPU部分功耗6.XW,性能就是65nm SION工艺下不到30W的E2180的水平,T神算算Intel的65nm SION功耗比32nm HKMG能低多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2-12-28 13:02 | 只看该作者
Prescott 发表于 2012-12-28 12:22
20us是保存/迁移/恢复寄存器状态的时间。不包括迁移的目标核心从深度睡眠中恢复的时间。

另外缓存的完 ...

多谢大大指教,看ARM的文档里提到用Snooping的方式来隐藏切换的开销,似乎有针对Cache的warm up问题,能不能请大大分析一下原理和可行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3#
发表于 2012-12-28 13:1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4#
发表于 2012-12-28 13:3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5#
发表于 2012-12-28 13: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2-12-28 13: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rescott 于 2012-12-28 13:46 编辑
etermis 发表于 2012-12-28 13:02
多谢大大指教,看ARM的文档里提到用Snooping的方式来隐藏切换的开销,似乎有针对Cache的warm up问题,能不 ...

文档里提到的是源核心在完成状态迁移之后,L2缓存延迟关闭,继续snooping,目的是在目的核心缓存miss的情况下,如果cache line在原核心的缓存里有,则由源核心的缓存直接提供数据,而不是从内存中获取,通过牺牲一点功耗,确实可以减少缓存miss情况下的开销。可行是没问题的。不过CCI-400总线的效率我不太清楚,另外也和A7/A15两个cluster的连接方式有关系。不知道效果如何,不好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2-12-28 13:46 | 只看该作者
Tempestglen 发表于 2012-12-28 12:00
lz已经贴出来了吧。

在跑Quadrant,Antutu,Coremark,web browser bench的时候,四核A15+四核A7的bi ...

笑死人了,这几个半空载的功耗数据a15竟然是a7的4-5倍,我看满载的话A15可以去死了——直接被自己烫死


"玩1c1t,A15殴死medfield,玩 2c2t也是同理,你Z2760遇到多线程程序想用4t来对抗A15的2t?不好意思,这是5440不是5250, 4t这个可以有,4c4t的A15殴死z2760的2c4t。你Atom有种来4c8t啊,看看哪个 OS的百分之几的软件会支持八线程,祝你好运。"

你那4核a15根本塞不进手机,塞进去性耗比也直接被atom玩死

四核A15大火炉的对手是ivb-Y,性能直接把你那A57玩死,更不必说A15

最可笑的是某人的安卓不支持4T高论,直接把安卓上的4c4t A15抽傻了,推翻吧抽自己,不推翻抽A15,两难阿某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2-12-28 13:48 | 只看该作者
Tempestglen 发表于 2012-12-28 12:02
exynos5440? 名字无所谓吧。

四核A7@1Ghz和四核的功耗,上手机很有希望哟。

No No No,明明已经上了嘛,就在你前天的梦里,10寸双风扇新型手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2-12-28 13:49 | 只看该作者
big.little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有一种核心,在低负载情况下,功耗接近A7,在高负载情况下,性能接近A15,这比big.little好多了。这并不是不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2-12-28 13:54 | 只看该作者
Tempestglen 发表于 2012-12-28 12:23
在跑Quadrant,Antutu,Coremark,web browser bench的时候,biglittle芯片的功耗就是四核纯A15的功耗,比较 ...

SDP算法针对的是整颗芯片,你那A15 功耗只考虑了CPU部分

根据你的高论,Intel靠GPU省电,ARM公平正义不拘小节,所以GPU功耗较高,就取4w吧,加起来A15 4c完全满载10w,A15功耗过高没有资格和ivb-Y P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2-12-28 13:56 | 只看该作者
Prescott 发表于 2012-12-28 13:44
文档里提到的是源核心在完成状态迁移之后,L2缓存延迟关闭,继续snooping,目的是在目的核心缓存miss的情 ...

多谢P大的指教,这么看来确实如ARM文档所说的,这个方案的成败关键是Coherency实现的效果,等着看实测的结果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2-12-28 13:58 | 只看该作者
Tempestglen 发表于 2012-12-28 13:15
你是说A7和A15之间的切换,说明文档里面说是20um(微秒),他们解释说,切换速度快是因为任务迁移本身需 ...

看了几篇科普文档的水平就不要放厥词了,你还是先去把你那"atom是1.3核"高论收场了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2-12-28 13:58 | 只看该作者
Prescott 发表于 2012-12-28 13:49
big.little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有一种核心,在低负载情况下,功耗接近A7,在高负载情况下,性能接近A15, ...

这当然是最好的方案,真心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2-12-28 14:03 | 只看该作者
此外T神如此热衷于比较ARM和桌面x86的性能,可以去AndroVM.org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2-12-28 14:09 | 只看该作者
Tempestglen 发表于 2012-12-28 13:15
你是说A7和A15之间的切换,说明文档里面说是20um(微秒),他们解释说,切换速度快是因为任务迁移本身需 ...

关键是阀值很难控制,即使是像tegra3这样的同样核心切换在实际应用中也遇到很多问题,A15和A7这样运算效能差距这么大的核心切换如果软件和系统优化不好的话很可能就是一场灾难。

就android目前这种极度碎片化的前提下,个人不认为ARM和三星能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2-12-28 14: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aini 于 2012-12-28 14:27 编辑
Tempestglen 发表于 2012-12-28 13:40
big.little跑kraken的时候,功耗曲线一定是波动非常剧烈,恐怕比A6的曲线剧烈的多,kraken测试有90%的 时 ...

“综合性耗比,big.little很可能获胜,大部分程序的特点就是这样,这也是big.little战略的理论基础。”
这SB机械工程师,得出个“大部分程序的特点就是这样”,我不知道是怎么得出来的。没个os和体系结构的基础,就能这么容易地得出结论,世界上所有的电子工程师都可以下班了!机械工程师的能力就在于瞎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2-12-28 14:32 | 只看该作者
Tempestglen 发表于 2012-12-28 13:15
你是说A7和A15之间的切换,说明文档里面说是20um(微秒),他们解释说,切换速度快是因为任务迁移本身需 ...

Arm的技术文档的中心思想是说虽然目标核心(A15)从深度睡眠中恢复的时间比较长,但是这个时间内A7并不停在那里空等,而是仍然工作,不耽误事情,等A15准备好了,两者迅速迁移寄存器状态,20us是保存/迁移/恢复寄存器状态的时间,这个时间比较短。

=========================================

很多任务是突发的短任务,比如很多JS测试,每个小项目都是几个毫秒就结束,长的也就是几十个毫秒。现实情况中可能就是你拖动了一下页面,或者点了一下某个按钮。软件通知A15激活,可能很多情况下激活过程还没完成,任务已经完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2-12-28 14:36 | 只看该作者
我比较好奇为什么三星不选择在低负载的情况下使用一颗A15核心低频运行,毕竟大小核的方式不但用起来麻烦,也会增大CPU面积,提高硬件成本,莫非A15在低频下的功耗也高得不可接受,以至于必须采用两种结构的核心来解决这个问题?另外相比大小核心切换来切换去,我觉得协同工作来得更有价值一些,后台服务和低负载应用保持在小核心上执行,仅有高负载应用在大核心上执行,多线程应用则可以大小核心协同执行,系统可以对应用负载进行监控并记录,对于高负载的应用可以直接启动大核心执行。大小核也无需配对,可以采用非对称的配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2-12-28 14:57 | 只看该作者
darkangel308 发表于 2012-12-28 14:36
我比较好奇为什么三星不选择在低负载的情况下使用一颗A15核心低频运行,毕竟大小核的方式不但用起来麻烦,也 ...

我也很奇怪,为什么一定要4个A7加4个A15这种对称的结构!按照设想,应该是大部分的程序只需要A7就可以了,而高负载的情况下才会用到A15,而高负载的应用会有多少呢?在手机上一般就一个前面正在运行的游戏吧!貌似应该用不到那么多的A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60#
发表于 2012-12-28 15: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 11: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