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34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C发展到极限 Win8救不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2 10: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搜狐IT消息】北京时间3月12日消息,国外媒体发表分析文章称,从市场调查机构IDC发布报告来看,由于上网本淡出市场,超级本未能引领潮流,在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冲击下,PC市场已经达到了发展的极限。
  以下是文章详细内容:
  近日,由于未能遵守与欧盟达成的有关IE浏览器和解协议,微软被欧盟罚款了5.61亿欧元(约7.31亿美元)。或许,你认为该裁决对微软来说太苛刻了。
  但对微软来说,市场调查机构IDC周二发表的一份报告可能更让该公司担忧,因为如果报告预计准确,微软在未来四年中,将损失33亿美元营收,并损失23亿美元利润。
   螺旋式下跌
  IDC在报告中称:“微软最新的Windows操作系统未能引起消费者兴趣,导致其无法推动PC出货增长。而在一些新兴市场中,如中国、非洲、拉丁美洲等,并没有出现人们预期的PC消费热潮,在加上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冲击,PC销量增长的速度正不断减缓。”
  IDC上周大幅下调了PC产品在2013年的出货预期。该机构预计,PC出货量将连续第二年出现下滑,这也是PC行业首次出现这样的情况。IDC在修正后的报告中称,未来四年中,PC的出货量将比两年前(即2011年6月)预计的销量大幅减少。目前,微软从每台PC上收取的Windows授权费为56美元,利润为39美元,因此随着PC销量减少,有可能导致微软在未来四年损失33亿美元营收,损失23亿美元利润。
  对微软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消息。三星内存芯片部门总裁全东守(Jun Dong-soo)上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Windows 8系统令人失望。他说:“尽管微软推出了Windows 8系统,但全球PC市场规模仍然不断萎缩。我个人认为,与此前的Windows Vista相比,Windows 8并没有出色多少。”
  全东守补充表示,三星并不看好PC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该公司正计划削减PC RAM芯片的产量,以集中精力扩大产能生产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芯片。
  关于PC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全东守的观点与IDC一致。IDC在一份报告中预测了未来五年PC产业的规模和结构,其中2013年PC出货量预计为3.458亿台,比2012年减少了1.6个百分点;而2017年PC出货量预计为3.82亿台。

PC市场从2011年6月到2013年3月萎缩
IDC自2011年6月以来发布了多份预测报告(分别发布于2011年9月,2012年3月,2012年9月,2012年12月和2013年3月),从这些报告来看,该机构此前非常看好PC的销售前景,并预计平板电脑只会在小众市场流行,但现在,它完全改变了这种看法。
  在2011年6月的报告中,IDC预计2012年PC出货量将达到3.985亿台,到2015年将增长至5.415亿台。而2012年PC实际出货量为3.514亿台,比该机构的预测数据减少了4710万台,大约减少了12%。在IDC最新的报告中,该机构预计2015年PC出货量为3.64亿台,这远少于其2011年6月预计的5.415亿台,基本与2012年的实际数字一致。
  未来四年中,PC产业的增长几乎为零?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为对PC厂商来说,这意味着PC行业正走向“替代行业”,即人们只会在旧PC坏掉的时候更换新PC。但随着PC更换周期越来越长,处理能力向云端转移,PC的使用寿命也在逐步延长。
  下面是IDC对PC行业预测数字的变化情况,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自2011年6月以来,该机构就逐步下调了PC的出货量预期(图中的红色柱部分),并上调了平板电脑出货预期(图中的黄色柱部分)。(在本图中未显示的是,IDC还预计智能手机出货量将持续增长,每年的增长上限约为16亿台。)

Windows 8:减速进行时
  是什么原因导致IDC不断下调PC出货预期呢?这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其中有些因素是微软无法掌控的,而也有些因素则是微软能够掌控的。
  IDC表示:“在新兴市场,PC掀起的消费热潮逐步淡去,现在已经越来越接近于成熟市场的状况。2012年,新兴市场PC年销售量首次出现下滑,尽管人们预计该市场2013年PC的出货量将小幅回升,但预计年增长率不会超过1%。更重要的是,到2017年之前,这种状况都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增长率始终将维持在这一水准。”
  此外,IDC预计,成熟市场(如北美和西欧)PC出货量在2013年将出现萎缩,这将是连续第三年出现这种状况。IDC表示:“在2014年和2015年,PC出货量可能有微小的增长,但随后就会出现下滑。这主要是受欧洲、美国宏观经济表现不佳影响。”
  至于能受微软控制的因素,IDC重点提到了Windows 8系统。
  PC出货量不断减少,这让人很难说Windows 8取得了成功。微软一直未透露Windows 8的销售数据,但该公司隐晦的指出,Windows 8(针对原始设备制造商)的销售情况与Windows 7同样出色。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PC市场明显比2009年发布Windows 7时的规模更大,因此这样的比较就有些不协调了。
  Windows 8在企业市场也受到了排斥。上周六,笔者与一家公司高层聊天时发现,该公司在欧洲合作的1.6万个企业中,只有四家企业正尝试使用Windows8。当然,在Windows8系统诞生初期,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让人意外,毕竟现在仍有许多企业并未升级至Window 7。但不容忽视的是,缓慢的采用率及缓慢的消费者销售数据,对微软来说都是一大考验。因为,该公司至少有一半的利润来自Windows系统。
  IDC分析师罗伦洛弗德(Loren Loverde)说:“在新兴市场,PC出货量的增长速度大幅减缓,而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移动设备,PC的需求将受到更大的冲击。目前,我们还未将平板电脑(具有有限存储空间、文件系统、较少关注传统生产率等)视为PC的替代者,但该设备展现出来的移动性和吸引力,早已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兴趣。”
  或许,用户仍需使用PC来运行Photoshop图形软件,但这只是少部分用户的需求。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并不需要这样功能强大的工具。台式PC根本没有移动性,而笔记本虽然具有了移动性,但却并不方便,比如缺少移动连接,无法触摸屏操作等(对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笔记本电脑都是如此)。
   超级本:让人失望,还是救世主?
  从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上网本已经无法逃脱消亡的命运,PC制造商很难再找到令人兴奋的东西了。超级本是否可以呢?对PC制造商来说,超级本确实是吸引消费者的希望所在。但事实证明,我们不可能从英特尔了解到2012年卖出了多少台超级本。
  不过,从一些统计数据中或许能看出端倪。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分析师贾吴(Jia Wu)预计,2012年超级本的出货量为1300万台,占全球PC总出货量的3%,占笔记本电脑总出货量的6.4%。
  贾吴预计,超级本2013年的出货量将达到3000万台,约占全球PC出货量的8.7%,占笔记本电脑总出货量的14.7%。尽管超级本出货量增长,将使PC制造商获得更多的利润,但这并未能推动整体笔记本电脑市场出货增长。贾吴说:“超级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其定价依然高昂。此外,由于市场期待Windows 8系统的上市,抑制了PC出货量的增长。在上网本时代,我们很难看到如此低价的电脑,而当时平板电脑并未问世,这也给了上网本快速发展的机会,因为它填补了空白市场的需求。”
  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贾吴表示:“超级本最初的计划是定位高端市场,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他们并不需要功能如此强大的计算机,这导致高端PC市场面临发展的瓶颈。而且,随着iOS和Android生态系统的迅速发展,平板电脑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再加上Windows才刚刚诞生,其应用程序非常有限,因此超级本的发展并不顺利。”
   Windows 8的困境
  对很多公司来说,如果营收损失33亿美元,利润损失23亿美元,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但对微软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微软每季度营收约200亿美元,每季度净利润约60亿至70亿美元)。
  不过,无法忽视的是,这种打击将对微软未来的营收产生冲击。PC销量萎缩,意味着微软向用户销售Office授权的机会大大减少,授权机会减少也就导致了微软营收减少。
  市场分析人士蒂姆安德森(Tim Anderson)称赞了对微软的长期业务。他指出,Vista拥有出色的创意,如用户账户管理、硬件加速图形等,但微软的执行不力不佳,才导致了该系统的失败,而这些问题直到Windows 7中才得以解决。
  不过,目前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毕竟Windows操作系统在当时仍然占据统治地位,而现在,Windows只是众多操作系统中的一种。用户除了选择Windows,还可以选择Android(未来一年,Android的普及率有可能超过Windows)和iOS。那么,消费者是否有耐心等待微软弄明白如何整合Windows 8?企业用户是否也愿意等待呢?
  毋庸置疑,PC产业拥有巨大的规模,但必须意识到,它的规模已经达到了顶峰。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崛起,正迅速蚕食PC的市场份额。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市场何时会出现拐点,即将PC变成真正的 “替代市场”?到那时候,或许我们根本无需讨论PC业务能发展至多大,而是该担心,随着用户购买新PC的周期越来越长,PC产业将萎缩至哪种程度。
  对英特尔和PC制造商来说,这种冲击将非常巨大。目前的一切,都取决于用户是否会购买新PC。
2#
发表于 2013-3-12 11:05 | 只看该作者
太长,不关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3-12 11: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md```fans 于 2013-3-12 11:36 编辑

在PC的问题上,Win8起的完全是负面作用。非触屏机器用Win8完全是一场噩梦。另外即使是触屏,对于作为生产力工具的台式机来说也无意义。
微软应恢复家用版Win7的授权,让消费者任选Win7或Win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
发表于 2013-3-12 12:3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3-12 13:38 | 只看该作者
Microsoft第一代革新产品往往很糟糕,我估计Windows 9也不行,Windows10可能会有惊喜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3-12 13:43 | 只看该作者
Ballmer这个秃灯,没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3-12 15:53 | 只看该作者
微软和中国一样,这十年基本原地踏步,某些方面还大幅倒退了。
Win8是受分析师蛊惑的产物,受分析师蛊惑则是因为老鲍自己不会分析。
我个人还花98块钱买了一套win8,真有点后悔。如果微软把Win8桌面上的那些更新应用到Win7上,应该还是个不错的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3-12 15:59 | 只看该作者
doocoo 发表于 2013-3-12 15:53
微软和中国一样,这十年基本原地踏步,某些方面还大幅倒退了。
Win8是受分析师蛊惑的产物,受分析师蛊惑则 ...

win8没那么差,metro还是很好用的,只是用在桌面上不伦不类。
metro最大的改变,就是不再提供自由的多任务系统了,桌面在win8确实退化了,而不是前进。

个人对metro持乐观态度,就看微软的反应速度了,这玩意跟早期的win95类似,其实win95时代,有几个人接受了呢,真正接受windows作为第一操作系统,大部分人还是win98这一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3-12 16:05 | 只看该作者
largewc 发表于 2013-3-12 15:59
win8没那么差,metro还是很好用的,只是用在桌面上不伦不类。
metro最大的改变,就是不再提供自由的多任 ...

比如,在桌面上,开不了aero。在win8 pro上面给一个Aero效果的开关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没有。
而在平板上,win8 pro又显得过于庞大了。
所以我的观点是平板和桌面的系统就是应该不一样的。各自适应不同的硬件,各自有各自的操作习惯。至少给个选项呗。
但是微软没有,老鲍认为将来是变形本的天下,个人对此表示怀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otomac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
发表于 2013-3-12 16:2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3-12 16:53 | 只看该作者
老外分析师大有赶超天潮砖家的势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henXu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12#
发表于 2013-3-14 06:1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3-14 08:32 | 只看该作者
largewc 发表于 2013-3-12 15:59
win8没那么差,metro还是很好用的,只是用在桌面上不伦不类。
metro最大的改变,就是不再提供自由的多任 ...

metro是给平板和触摸超级本准备的,桌面和传统笔记本应该继续win7
可MS过于自大,堵死了新机上win7的选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3-14 08:34 | 只看该作者
ChenXuan 发表于 2013-3-14 06:19
所以现在IVY用了硅脂为用户3-5年换机埋下伏笔了。

老掉牙的Pentium4用的都是硅脂,毫无问题。
用硅脂的amdcpu用久了会烧,intel可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2-4 00: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