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同样的功耗前提下即便是差距大如英特尔vs ARM,也几乎不可能做到一个核心对抗对方两个核心
i7比A9性能高5倍没有任何问题。
64bit带来的额外寄存器资源如果优化得当,应用程序可获得近乎翻倍的性能提升
不可能。ARM的寄存器压力没有x86这么大, x86-64在SPECint 2006平均提升7%,最高的有几组能提升35%+
显而易见,苹果A7的CPU虽然是双核设计,但是它消耗掉的芯片面积(或者说晶体管数量)与四核Cortex A15几乎相等。考虑到核心数量的设计只是逻辑层面的差异,半导体芯片运算能力的本质来源依然还是晶体管数,这也就意味着,苹果A7最终表现出与四核心Cortex A15等同的性能是应该的,而不是不可思议的。
我很早就说过,以晶体管数目来作为性能参照标准是太扯淡了。按照这种比对标准,所有的clock-gate power-gate way-predicted之类全部都要去掉,这些东西加进去多用了晶体管还降低了性能,为什么大家还要拼命往里面加?
苹果A7处理器单个核心的面积就接近两个标准的ARM Cortex A15处理核心,因此A7的单线程性能比Cortex A15强完全正常。同时,由于逻辑核心只有两个,A7的多线程性能比四个Cortex A15弱也是情理之中。
这还像点儿话。
总体来看,Apple A7的设计对于晶体管的利用率反而低于Cortex A15,综合单线程和多线程的性能,A7在使用了相同晶体管的前提下并没有实现同等的性能,当然这也是正常的,大而少的设计本身就存在难以避免的浪费。
什么叫做晶体管利用率?我相信作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没有任何人用更少的代价实现了更多的性能,这一切只是取舍。
用更少代价实现更多性能是可能的, 不然怎么说各个架构设计团队实力有别。后面到是说对了,架构设计的全部奥义就在两个字,取舍。
那么,谁的设计更先进,或者说代表了谁的思路更正确?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可以假想自己是一个建筑设计师。你手头有100吨混凝土,你是用它去造两间80平米的大客厅,还是用它去造10个20平米的小居室?答案当然是“取决于要求”。
这段话说得很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