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6427|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款高端5.1争雄-惠威M20与PM5.1的终极PK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5-9-27 20:36 | 只看该作者
  下面我们来看看目前国内关注度较高的杰士(Klipsch) ProMedia 5.1,这套箱子的来历相信朋友们应该都很熟悉,它世界上最早通过THX认证的多媒体5.1声道音箱,原来PM-5.1在国外生产,在国内是几乎不销售的,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在市场上又重新见到了它的身影,而且目前市面上的PM 5.1全部国产化。目前PM 5.1的国内行货售价在3200元左右,在价格上比惠威的PM-5.1要高出许多,当然,其中THX认证的价格不菲。
1 e  Y: ?6 ^9 J6 d, g: h) {' L1 Z8 _: `( f
: v* f$ h: h( X* |$ y9 X7 u
: l! T4 z2 T1 Q% L- o
     作为通过THX认证的为数不多的多媒体音箱之一,杰士PM 5.1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从体积上看,PM 5.1似乎要比M20 5.1更大一些,但在总重量上比M20 5.1轻一些。从外观上看上,PM 5.1和惠威M20-5.1是完全不同的感觉,PM 5.1更具时尚、现代感,看上去更像是一套PC用的多媒体影院。PM 5.1的环绕箱箱体采用塑料材质,银灰色的喷涂,看上去时尚感很强,卫星箱的黑色网罩和低音炮的正面有明显的THX字样。: t2 d6 V0 e' w
) J& {, f+ q  {- M5 T
  J$ i5 S, f# \) F2 h, \: t
. p9 z) N% p+ K( U, n
$ W. G# j) F  L
     我们来看看PM 5.1的卫星箱,PM 5.1环绕卫星箱采用椭圆型封闭箱体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尽量减少箱体内部的有害声波衍射。箱体底部有一个铸铁的支架,支架有一定角度,能让箱体稍稍上倾,让单元正对用户的耳朵。与M20-5.1的卫星箱的全频带设计不同,PM 5.1的卫星箱采用的是2分频设计,除了一个3英寸的纸盆外还有一个0.75英寸的高音单元。由于采用2分频设计,从外形上看,PM 5.1的卫星箱要比M20-5.1的卫星箱高一些,显得更瘦长。
" Y9 p7 d2 d7 [
% L4 X; a9 G3 m" O* [/ X9 o$ `( s! u! N
! s+ \/ u6 Q$ q- V

8 c. f! B# Z4 H# e+ x; W6 b    : A3 @( K6 e4 f3 b
    PM 5.1的5只小音箱的接线方式都采用蝴蝶夹卡口,使用的时候只要按照颜色将两根线对号入座就可以了。4 [+ x+ T  Q) N

  j4 r* q  n5 m% q$ [# d' i2 a, g. n% b! {/ B/ C" n
    PM 5.1环绕箱和中置箱采用相同的单元,一只3英寸长冲程的纸盆单元和一只0.75英寸的金属聚合物高音单元。PM 5.1采用的3寸中音单元的防尘罩和我们平时见到的突起的防尘罩不太一样,它的形状是内凹的,有点类似盆碗单元的形状。
$ r7 J; m& I/ h3 v! s) q3 V: v" R, u6 F* y5 _8 c: W0 X3 \" K

$ e' ^& G' D" g* g+ k7 g( D
$ w1 F' W! H# v7 e) [   PM 5.1的高音单元部分应该算是这套音箱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地方,这款PM 5.1号称有号角高音设计,不过从外形上看,箱体的高音的确是做成了类号角状,但是号角比较浅,这样的设计可能没有什么号角效应,不属于真正的号角音箱。不过这样高音单元内凹设计应该有助于让高频声波更集中,减少声波信号的散射,对提升高频的指向性有一定的好处。PM 5.1采用了金属高音,按理说金属高音有更好的解析力与瞬态响应,加上金属高音的高频可能会更犀利一些,更适合影院应用,从后面的试听上来看也的确是这样。
4 b2 x- P0 F! k! ?5 i/ E# [# s9 R. w4 H/ G0 Y% `! p; e2 I

: Z' F5 K+ ]3 x
  Z: A5 j% n7 I' v. G' K     PM 5.1的中置音箱采用和卫星箱完全一样的两单元设计,两只单元一左一右横向排放,中置箱体的长度要比卫星箱稍微长一些。与M20-5.1的中置相比,M20-5.1的中置显得要比PM 5.1的大一些。虽然PM 5.1的中置没有采用更均衡的哑铃结构,不过对于应用于桌面系统的中置箱来说差别应该不大。
' r0 W$ l8 P) _/ C
$ ^0 i& j& a, G! A+ q  S: t
+ e& Z7 Z6 w$ T0 ]" y6 U! ~3 t1 d  w9 c, ]' D& {; n2 T" _
     PM 5.1的低音炮的外形比较传统,正统的正立方体设计让PM 5.1的炮看起来有些不起眼,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它的表现。反射式低音与迂回的导相管设计加上两只8寸的低音单元让PM 5.1的低音炮看起来就冲劲十足,而这只低音炮的低频下浅同样也达到了30HZ左右。
* P  _' {0 f7 Z+ O& K$ S- V& P3 k5 J9 {$ D% ?! ?8 R! N$ q
! p5 W8 [. |! W. L- q* U* Q6 p

( K) _: _' R) N" B. O# I    PM 5.1也是一套带有内置功放的卫星箱系统,我们在PM 5.1低音炮的背面能看到其全部接口。PM 5.1的电源接口采用通用的D型插头,音频输入接口设置与M20-5.1不同,它采用的是3个6mm的立体声插头,而输出部分全部采用卡口式的蝴蝶夹设计,这样的设计用户可以方便的换用更好的线材,不过PM 5.1的原配信号线的档次还有待提升。此外,低音炮背面还有一个类似于鼠标PS2口的多功能接口,可以用于连接PM 5.1的外置线控。+ ?8 ^' X$ m4 p" m. }! t( l

4 u5 q. p) _. C' n' u" [$ ]+ I3 D; q0 q. K+ y: `4 P! F

5 q5 \. o, z4 a: D1 I) n     将PM 5.1和M20-5.1的炮放在一起,我们就能明显感觉到两只重量级的低音炮带来的压力了。对于两只炮的外观大家见仁见智,喜欢圆的喜欢方的悉听尊便。从体积上看PM 5.1的炮会更长一些,而M20-5.1的炮则显得很敦实。
5 k2 x/ T  l6 U( u
  y; K8 Y7 d" W2 Z5 i. b0 F" z0 d& w+ N: y
$ e) x" f" J/ |0 s  H
     值得一提的是PM 5.1有一个外置的线控器,PM 5.1的所有操作都可以在线控上完成,操作起来比较方便。除此之外,这只线控还带有2.0声道的耳机输出与线性输入功能。这只线控没有采用模拟电位器,全部都是数字调节,旋钮旋转时有段落感,需要指出的是PM 5.1的线控非常灵敏,有时灵敏过头,调节时会出现音量值突然往回跳或者转一格音量增加多格的情况。看来这只线控虽然很方便,但是还有一定的改进余地。- Q1 I" g9 S6 N
0 k; u( G  s# ]5 W3 s/ _
+ A/ @' ?/ v  @) y; [  _. L
" u8 e" \' f, ]- K; v0 w1 r
     我们知道THX认证对功率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凡是通过THX认证的音箱的功率都大的惊人,PM 5.1一样如此,它拥有500W的RMS功率。然而功率巨大并不是PM 5.1的全部优势,小巧的体积,震撼的音质也是它的优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9-27 20:36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次高端5.1音箱的试听体验,听觉感受才是我们的重头戏,为了更好的考验这两款5.1声道音箱,笔者准备了3套设备作为音源进行测试,分别是一台安装了A2ZS声卡的PC,一台先锋6800 DVD播放机,一台专业的台式CD。$ }5 j  o- \6 E9 d0 g! A

& U& b$ u3 ?4 F; J* B4 A     在试听中,DVD测试由PC和DVD播放机共同完成,之所以用两种音源是为了考验这两套系统在不同前端不同环境下的表现能力。其中使用PC的测试在笔者的房间进行,面积12平米,电脑放置于房间的右上角。左右环绕箱体相距1.3米,与笔者的垂直距离0.8米。单元位置约设置在笔者耳朵水平线的高度,中置放置与显示器正上方。中置与前环绕大致在一条直线上,稍微偏前一些。后环绕音箱放在环绕架上,位于笔者身后80公分处,向内倾斜45度,高度约在耳朵上方15公分左右。低音炮位于正前方,电脑桌下。DVD播放机的测试在客厅进行,客厅18平米左右,这个面积是多媒体5.1系统刚刚好能充满的面积。前环绕相隔2米左右,中置与前环绕成一条直线,中置音箱到听者的垂直距离为2.5米,后环绕相隔3米,位于听者耳朵侧面略后一些,单元高度略高于耳朵10公分。低音炮位于正前方。影片测试时笔者同时接入两套设备,在同一场景中切换对比。4 ]9 m& ]8 s5 ]; q5 o: }# N
0 O9 f6 z/ Q* a5 C; a4 ^
     音乐性测试也在客厅进行,因为这个摆位能更好的体现出箱子的特性。6 C+ w% H4 v* c. q  i
  b  m  q& e0 U; k) G& C0 q" \
     测试的DVD影片与CD曲目:这些DVD影片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烧友们也经常拿来测试,它们的环绕音效都非常出色,加上DTS编码更是如虎添翼。而音乐测试是笔者后来加上去的,因为感觉2千元甚至更高价位的5.1音箱应该要具备一定的音乐性了,毕竟音箱不是所有时间都在看DVD。6 f4 H8 ?. r+ X: Q; F% e$ |

: @! l- C$ k4 }% [影片:" X7 E8 {% O6 ^8 v

! l$ n, {8 A6 S9 d; Z《侏罗纪公园1,2,3》DTS音轨( \( Y0 Y4 \- ?/ q- p5 v
《拯救大兵瑞恩》DTS音轨 3 t+ h2 V) m% O' t8 V
《死神来了2》DTS音轨" r: t6 F+ O8 n1 H+ p% b  f
《猎杀U571》DTS音轨
3 q+ }( j( {* O: u5 w6 L( Y/ B《角斗士》DTS音轨7 h/ k& {# {" z% M4 k) l& n% ?
《珍珠港》DTS音轨
# |2 i% r" t! g7 t- r8 w# X' @9 e- J$ N《功夫》DTS音轨1 ^4 G8 A' \2 \7 `/ Y& r% [5 `! ^
8 c. M: S% Z3 _+ c

: }- m# I4 N8 tCD:
# a: `) }; t% j* {
  P  K' X- @. Z0 x( s   王菲《天空》
( J6 H7 U$ O# N   蔡琴《民歌蔡琴》7 Y2 e! O8 F" }
   柏菲《HI—FI年代》* h' U+ @  Y. d2 Z6 _* x( N: U) ?% V/ e! G
   伽菲珈尔《葬心》 / `2 k% \9 i' u& ?1 ^9 A/ O+ E+ w' M
   伽菲珈尔《一个真实的故事》
% u, y! n+ e. L- U4 N   区瑞强《民歌味道》& Y' ]) v1 Q) P- }. c. y
   八只眼《青叶城之恋》2 l: M' j7 t9 |7 M7 k- s( c
   帕尔曼 小提琴《幸德勒名单》
4 l+ J0 |4 @. j. O; [: j3 D   老音乐队《加州旅馆》
7 N5 s  n; d8 B/ h) B9 X" ^
* t+ @  d+ q) I% h1 @1 K  G/ nDVD影片测试
1 ]1 Y/ v) u. |2 v# l% D; ]* f# H7 U" f, n
    在DVD音效试听中,感觉在客厅环境中由于空间更开阔一些,声场更宽,整体效果会出色一些,因此以下评论基本由客厅测试环境为准,不过房间内的效果不会相差很多。* w# f- K" M; X. W; v2 y) q
4 d* T" O4 V- E
    《侏罗纪公园1,2,3》应该没有人没看过吧,每次霸王龙来袭时气氛都紧张万分,这就很能考验系统对紧张气氛的烘托能力,特别是对低频,极低频的表现力。在《侏罗纪公园1》中,霸王龙第二次出现之前的脚步可以说对系统的低频考验十分苛刻,在DTS编码下恐龙的踏步极其震撼,看着被震出涟漪的脚印坑,感受胸口被低频压迫的感觉,紧张的气氛绝对提升到了顶点。在这一段的表现中,两套音箱的下浅都非常深,都能感到明显的低频声压压地胸口有些发闷,PM 5.1有两只8寸低音,量感会稍稍多一些。《侏罗纪公园2》中笔者着重测试了女主角掉在车窗玻璃上,玻璃逐渐裂开的片断,这个片断中声音的细节很多,玻璃在受压的情况下发出逐渐迸裂的声音,裂纹逐渐延展开,此时玻璃的碎裂声,主角惊恐的尖叫声,杂物的掉落声以及周围的暴风雨声,各种音效在此时汇集,这对于系统的对细节的表现力,对各个方位声音的定位都是一个考验,两套5.1都非常出色的完成了这个片断的回放。5 k1 \9 A& R; Q" s
5 N" Z2 C4 b: }" T- U) Z
    《拯救大兵瑞恩》中测试的片断很多,从影片开头的诺曼底片断就开始了,当登陆艇的舱门打开,德军的机枪就在我们身后疯狂扫射,子弹就在整个房间内穿梭,这完全考验后方声场的定位,在试听中感到M20-5.1在后方声场的定位上可能更准确一些,子弹的呼啸更为清晰。在影片中部,有一个雷雨的片断,这个片断的雷雨声非常真实,坐在系统的皇帝位上你甚至很难分辨现在是否真的在下雨,这个片断着重考察了系统6个声道的衔接,对整体声场的包容感,考验在无数雨滴的细节中,整整雷声是否真实是否连贯。在影片的结尾,有多处炮火击中建筑物尘土扑面而来的片断,好的系统此时的感觉就像真的是无数碎石块,尘土飞扬而来,让人难以呼吸,这里着重考验了前方声场的稳定性以及到后方声场的过渡,两套系统表现都非常完美。5 X3 N# e2 @, m( A
$ V4 u' H8 ]2 C: ?
     在《死神来了2》开头的大量车祸镜头的音效是笔者听过的最具真实感的车辆碰撞体验,那是一种令人窒息的剧烈的听觉冲击。可以说这一段的碰撞、爆炸音效绝对是超高水准制作的。在车祸刚刚开始,硕大的原木从卡车上掉落,当它落在地面上的一瞬间,这个瞬间的冲击力非常大,这一瞬间的音效与《侏罗纪公园》中恐龙踏步的效果截然不同,恐龙的脚步更沉闷,而原木撞击地面的声音则更具冲击力,爆发力、也更震撼,一般的5.1系统是根本放不好这个片断的。在测试中,两套5.1音箱都冲力十足,原木落地时能非常明显的感觉到声压,胸口会有被人轻压一下的感觉。由于PM 5.1的功率更大,因此在测试中感受到了更剧烈一些的声压,M20-5.1虽然功率小一些,但是笔者已经不愿意在把声音加大了,因为那会让人受不了。在影片接下来的连环车祸片断中,有一个原木在右侧高位从后向前翻滚的同时一辆车从头顶翻滚而过的镜头,这个片断不仅仅考验低频的控制力,更考验声音在中后部声场来回穿梭的表现力,两套系统在这个片断上的表现均属一流。: w: x0 ^$ q3 M  o$ X3 p/ |2 u
- V; [2 ~& e4 d0 x2 S$ P; e  ?1 O
    《猎杀U571》中那令人难忘的深水炸弹的轰鸣,那种爆炸由远及近的距离感的变化都是测试5.1系统低频控制力与声场纵声感,距离感的好选择。与普通影片中的爆炸音效不同,《U571》片断中的爆炸声极为沉闷,不但是连续的低频冲击而且力度极大,这就对系统的低频控制力提出了近乎BT的考验,在这个片断中,笔者只有将两套系统的低频增益都略微减少一些,才能让低频更“准”一点,因为两套系统的低音炮在这个片断的测试中都存在一定的失真,毕竟这个片断对低频的控制力的要求已经完全超过了桌面影院的水准了。在略微将低频增益降低后,两套5.1系统都能很好的展现那种沉闷富有冲击的爆炸,在影片结尾那一连串的爆炸声就如同在头顶爆炸一样,听者会感觉头皮被炸的直发麻...) i( p: t+ W" k9 u  B0 }
$ e1 u5 N3 Y% E$ ]8 {# t) t2 o
    《角斗士》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史诗式动作巨片,战争场面十分真实,影片最开始的场面里,罗马军队火箭阵的攻势凶猛,那种利箭划破长空的感觉,那种锋利的箭头带着火焰在空气中摩擦的声音,一套好的系统会让您感受到一种犀利,刺骨的尖锐。在这个片断中,PM 5.1由于采用了金属高音,因此感觉高频更加犀利一些。之后的火球攻击中,许多火球从不同高度落下,有的远,有的近,各种爆炸的层次感极为分明,完全考察了系统对于前方声场的纵声感与层次感。在之后的角斗场中的战斗,宏大的角斗场做满了观众,观众的呼声在整个角斗场中回荡,单镜头固定,观众就在你身边呼喊着,此时中置声道说表现的是正前方无数观众的呼喊,要求中置声道更稳定,更准确的表现。感觉在体验中M20-5.1的中置音箱在回放如此密集,厚重的呼声时更有优势,声音表现更稳定清晰,有这样的表现哑铃式的结构和那只TN25球顶高音功不可没。
7 S: o( I- D2 Y
  X' {# A* Y6 r! _: O6 r' k    《珍珠港》笔者着重考验了两套系统对空战场面,声音元素在身边来回穿梭的效果的表现力。《功夫》虽然是国产影片,但是其多声道音效也做的非常好,特别是两个杀手夜袭的片断,由古琴弹拨出的气浪发出像刀锋一样的啸声,从身体前方一直延伸到身后,听起来着实过瘾。
, t- t# `/ `! |  k
: K: A: H0 v3 w& ^2 u     在多部声色俱佳的经典影片片断考验后,笔者对两套系统印象深刻,两套系统的功率储备都非常大,笔者似乎还没有把两套系统都开到最大声过,因此笔者认为这两套系统满足15平米左右空间的影片高质量回放要求是绰绰有余的。在音质上,两套系统都有非常优秀的5.1声道回放能力,前后声场的定位与转换都很出色。总体的感觉,杰士PM 5.1的低频气势更浓,有着更好的低频量感和控制力,在需要大量低频的时候表现比M20-5.1稍好。 而M20-5.1的致密而稳定的中置表现让和前方声场出色的纵声感让笔者印象深刻。- ?/ d2 i! z: Z0 ]/ d% h- P8 X/ V

2 o; |6 g  G0 Y- f  R/ }+ I+ y音乐性测试:2 w, p' ]3 u5 H+ J* v5 f) W: m5 {) @* q* O
( H, [1 g( G7 ]3 i  `9 O1 _, f
    2声道的音乐性测试虽然对5.1环绕箱不是必须的,但是笔者还是听了一下。音乐性测试主要考验了这两套系统对于纯音乐元素的播放能力,这是与电影音效渲染完全不同的体验与考验。笔者选择了一些平时经常用于测试的人声曲目和小编制的弦乐曲目进行比较。
( k* {  s; v. r3 t) r% B0 V1 p; P6 E( L0 R# L( n( a5 V
     这两套5.1系统虽然售价都比较高,但是在音乐性上还不能和千元2.0箱有一样的水准,只能说它们的音乐性比一般的多媒体音箱要优秀一些。在纯音乐元素试听开始时明显感觉PM 5.1的低频太过,衰减到-5到-8之间就比较合适了。在音乐试听中笔者感到M20-5.1的声音更厚一些,人声的醇厚感更足,适合听舒缓一些的人声比如蔡琴,而PM 5.1的声音透明度更好,听清丽一些的女声是比较合适的,听蔡琴就会感觉蔡琴是否太年轻了一些。在小编制弦乐上的表现,两者似乎差不多,PM 5.1的高频犀利,有时听起来会更亮一些,所以某些时段小提琴略感偏亮,特别是帕尔曼那种华丽带有光泽的琴声。而普通的流行音乐测试两者旗鼓相当,因为普通的流行音乐或者MP3音乐对音箱的要求并不高,稍微好一些的多媒体都能放的不错,这两套系统自然驾轻就熟。% i0 z7 V( \; J- q) l/ y; e8 G

0 m$ G% X4 |1 w! c' [( }- i' Y     在总体的音乐性上来说可能惠威在多媒体音乐箱上的造诣让M20-5.1受益匪浅,其音乐性可能会稍好过PM 5.1,音色更加均衡、舒缓一些,虽然M3N是全频带单元,但是感觉高频并不会很暗。而PM 5.1的声音通透感强,高频比较亮,低频冲击大,听点摇滚之类会非常过瘾。  T5 ?- v6 [. c, ]5 l/ k; N

9 q4 i" Q) t- F2 U: i    两套5.1系统均可谓目前多媒体5.1的颠峰之作,惠威M20-5.1外观更具古典美,做工更细腻,喜欢典雅外观和钢琴漆的朋友一定会爱不释手。PM 5.1则完全是美国产品的作风,粗犷一些,箱体细节做工与材质略逊M20-5.1,但是这丝毫都不音响其出色的音质,特别是出色的影院效果。在操作上,M20-5.1没有增加线控功能,因此可能操控性不如PM 5.1方便,看来M20-5.1在操作便捷方面还需要惠威多加改进。两者在影院播放方面旗鼓相当,PM 5.1功率更大,气势更足一些。在音乐性方面两者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走向,而听音乐方面的喜好人人不同,还是以大家亲自聆听一下为准。在售价方面,惠威M20-5.1的官方售价为1980元,而杰士ProMedia 5.1的媒体报价为3200元左右,两者有着不小的差距。目前国内的多声道市场越来越红火,可以选择的产品也不少,建议大家购买时能多听,对比,多侃价,早日把一套让人刮目相看的PC影院摆在自己面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l841226 该用户已被删除
3#
发表于 2005-9-28 08: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9-28 14:14 | 只看该作者
感觉不管少钱的系统,评论都这样子地,如出一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9-28 18:48 | 只看该作者
还巅峰之作
2 \$ l! v2 H, d; X' c疯癫之作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9-28 21:41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玩玩我的破R501T吧。三千多的我自己组家庭影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9-28 21:42 | 只看该作者
倒是想知道,惠威的小单元和20l 20w的单元是不是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l841226 该用户已被删除
8#
发表于 2005-9-28 21: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9-29 23:55 | 只看该作者
:shifty:PM5.1不知能比漫步者的S51M好多少呢??3 g$ K2 r; Y# [) i$ b: S% y

. A" b( s, ~, Z( x% A% D/ `2 I还有,,这样的测评,,怎么没有内部结构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 10: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d-iori 于 2005-9-29 23:55 发表. V& A) q3 E  \
:shifty:PM5.1不知能比漫步者的S51M好多少呢??
; i* C) ^% C6 m; D3 r
3 g3 K9 ^3 t/ q/ Y还有,,这样的测评,,怎么没有内部结构图的??

5 ]& Z0 g" Z+ L  |: k0 D# H6 d& K" C
内部图,,呵呵,,呵呵呵呵,,,下次下次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5-10-4 09: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榨菜 于 2005-10-1 10:51 发表
# z& }6 j/ u& t. X& W: \0 N
9 |5 M3 e' o0 V3 j1 u5 c' ^! U) c4 K, {. M9 X0 z" Q) i. {* [+ H6 ^
内部图,,呵呵,,呵呵呵呵,,,下次下次阿,,
# X" B% ?) n: S$ F& \
:lol:是你写的??% e$ z% F4 @9 A+ Y$ R0 t. {

% `8 e7 W. F0 B6 V0 N, N" L5 m你是不是以前在POP混的那个音频版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10-4 14:4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写的不错,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10-8 15:06 | 只看该作者
POP很早以前的事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8-4 09:32 | 只看该作者
哎   不知道楼主听过klipsch   如果听过我想问是否在用良心在写: n* C; H3 u' Q+ |
              你给我的感觉就是写n-20G比t200a强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5#
发表于 2006-8-4 11:1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8-4 21:08 | 只看该作者
pm比m20强不是一个级别,竟然放一起比较,你强。
2 A! U: p. q( E! u2 z. Q+ }. Z
7 M& }( M2 E. D! km20简直就是一个失败产品,影院,游戏,音乐都不适合,连后置连线的设计也是失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8-9 20:24 | 只看该作者
贵死了,不知道开发个类似的,卖400块是否好卖(一个月出10K?)
! X9 s5 O, K, A7 N, }% cKM那个是金属膜高音?我怎么看像是MYLAR的膜片阿7 T0 w& k" q" j7 H
“m20简直就是一个失败产品,影院,游戏,音乐都不适合,连后置连线的设计也是失败。 ”% v( G0 U3 F* M0 i/ e
同意这个观点阿
& Z3 O( w1 J9 S1 m& e
; S% N& |9 E$ m6 F0 [1 l- }- Y还是那句话,评测评测,你凭什么测?凭你的金耳朵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8-9 20:45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打算入手5.1~看来HIVI是我的选择了!(家里已经有套HIVIT7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8-9 23:02 | 只看该作者
很多盗墓高手~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8-10 10:19 | 只看该作者
05年的帖子也被你们挖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8 10: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