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限性:没有完整的方法来证明,人的听觉是线性叠加的。8 v$ l# l1 {0 e% m, V
2 u2 j; @0 u4 t5 D, W& y
比如,单独听正弦波,人耳可以听到1k,2k,3k...直到20k就不能再往上了。但也许有这类可能:对12k和24k混合的波形(而非单独一个正弦波),人耳却能听到其中的24k?(只要能分辨出和单独的12k声音不同即可)
5 I, _3 }, o$ q& F7 i
) s* B( u" j, u% C7 B% f! X(由于这类“非线性叠加”的可能性有无穷种,看似没有完整的方法来证明人耳“不是非线性”。而你要说人耳是理想线性的,你说我都不信呐!
8 g% h; i/ T3 Q% h' c7 Z4 n. h% q* }+ ]: I8 n1 P. ~8 k9 \3 W4 H
--比如,人眼就不是个理想线性的器官。附图中“明处的”方格A和“阴影中的”方格B亮度是一样的,但我们看起来确实阴影中的明显“白”一点。大量的这类非线性的例子可以在图像处理的书中找到。)/ _ G; x9 }' o8 n
& j2 y$ [6 |- K5 a# Q6 }: _( ~4 `7 E
现时的采样定理假定人耳是理想线性的,从而把高频在22k(对CD)齐刷刷的截掉,是留有疑问的做法。(SACD截在96k也一样) x& @$ {6 o7 h1 l6 O+ g# i8 H
6 R0 f2 `4 ]* c6 \6 `' k所以LP和CD的区别就在于:LP的失真比较均衡、不会突变,也不会有被齐刷刷砍掉的高频。如果真存在“数码声”,那我看以上原理就是“数码声”的来源。+ y8 R- o* a2 {5 C2 Q
( o" o- V! v( Z
ps...本文写出来,我自己都觉得实际中用不着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