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果我们降价之后,那家可能降到999元的品牌却并没有降,我们变成了第一个降价的,可笑的是那家本来可以抢占先机的品牌在遇到和我们同样的难题后,直到一个半月之后才处理完开始打出999的价格。所以在那个致命的问题出现之前,我们的产品卖得极其的火爆。由于产品卖点规划得好,价格又便宜,因此连续好几个月耕升在大陆的整体出货量都超过了4.5万片/月,其中Ti4200的出货量达到8.5千片/月,对于千元左右的高档显卡而言这个数量非常可观。这个出货量对于仅做N卡,而不是A卡N卡都做的品牌来讲,一直到今天大陆也没有其他品牌能做到,这种辉煌离不开之前我们在火狐以及GF3钛极上名声的积累以及设计上的宝贵经验。
钛极4200:管理的灾难,花屏事件深层内幕
这时问题开始显现了。也许很多人都认为那就是钛极4200的花屏问题,其实那只是钛极4200一系列问题中的一个。而我下面要谈的这个问题却一直都是个秘密,直到今天才正式公布出来。
在花屏问题暴露之前钛极4200的返修率就一直比其它产品高,达到了5%,而其他产品整体只有2-3%。这个原因是我们的台北RD为了提高超频能力,擅自将非公版的显存输出部分电容,从6.3V/680μF换成了两颗4V/1500μF电容。虽然容量大了,有助滤波,但是耐压值降低。在开机瞬间,启动电压冲击能达到标准2.5V显存电压的一倍,也就是5V左右,这时就容易出现损坏,所以论坛上一直有消费者反映此显卡的寿命问题,这是我们第一次面临耕升显卡竟然有如此高的返修率。RD随后更换了两颗6.3V 1500UF的电容后解决了问题,不过这已反映出RD的作风不如我想象的那么严谨,事前没有仔细实验就随便更改元件了。
而在此之后的钛极4200显卡的花屏事件确实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事件暴露初期,还在可控范围内的时候无人过问。于是逐渐聚集,最终爆发,中间竟然延续了一年半之久。
大概在2001年6月份的时候,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就有钛极4200花屏问题的反馈。后来台湾的FAE过去把卡直接带回来试验。6月份的时候正是台湾最高温的时候,但南半球则是寒冷的冬天,所以在台湾我们无法在故障卡上复现这个问题,虽然大家觉得很奇怪,但是由于问题范围不大,并没有去深究。
到了2001年年底的时候,在德国的耕宇实验室也同样发现了花屏问题。当时我们才想到是否是低温导致。从问题产生到复现故障,就花费了半年,这也于我们欠缺经验有关:谁会想到不是高温而是低温引发显卡故障呢? 但发现问题之后,依旧没引起高层足够的重视。因为通过测试发现只有在摄氏5度以下显卡才会出现问题,但我们觉得普通家庭室内谁会在5度以下开机工作或游戏呢?而公共机房里面也都有空调。RD经过简单的测试后,只是单纯认为显存滤波部分的电容ESR值不够低,因此草草换了几个SANYO CV-EX系列LOW-ESR电容了事。
发生了这么重要的事情,台湾总部却没有任何人通知大陆有这个事情发生。仅仅发了一份ECN(工程变更通知单)给大陆管理维修售后部门。当时该部门负责人是一个台干(台湾来大陆工作人员),我个人认为那个人的人品和素质极差,这张单子发到他手里三个月都没有去理会。后来此人又要辞职,没办什么交接几天内就走人了,那张ECN是我们在花屏事件很久以后才发现的.
这个问题暴露出耕升的管理体制存在严重缺陷,因为问题原因和解决办法都早已经找到,但是延迟了这么长时间却都没有人去解决,最终才导致了国内用户的责难以及媒体的曝光。
钛极4200:损失4千万,牌子也砸了
事已至此我们开始回收产品。999元的钛极4200我们当时已经卖了5个月,所以一下就回收了4万片的产品,以单价1000元来计算的话我们的支出高达4千万元,从出货量来计算几乎是每一个人都退了,损失相当大。无条件退货这种事情就是龙头老大INTEL碰到都会头痛,对我们这样相对很小的厂商来说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但谷毅还是决定坚持回收。同时基本上国内所有的报刊媒体都报导了这件事,使耕升这个品牌受到了严重影响,大家对其品质第一次开始怀疑。
整个事件今天回想起来除了管理人员的问题外,耕升的RD设计人员也的确缺乏一份责任感。处理问题不求甚解,只会就事论事。显卡花屏的技术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钰创DDR显存颗粒对电容的ESR非常敏感,而三星和现代颗粒就不明显(这也是当时很多偷工减料Ti4200卡也没花屏的原因),其次是耕升使用的电容在低温下ESR会暴增。
在大批量生产钛极4200显卡时为了超频和采购方便RD将公版的330μF的钽二氧化锰电容,换成了1500μF的铝电解液电容。(关于电容的详细介绍和分析请参看本人拙作《完全电容讲座(一)》和《完全电容讲座(二)》,)前者ESR是100-150毫欧姆左右,后者是50毫欧左右(ESR越小性能越好)。但是在冬天,铝电解液电容的ESR开始随温度降低而增加,到10度接近0度的时候ESR爆增,变成了原来的几十倍,其实这是液态阴极电容的一种基本特性。钽二氧化锰电容由于是阴极是固态,因此ESR基本不会随温度下降而明显变化。但是当时并没人知道这个问题是导致低温花屏的关键。
耕升RD并不了解温度对电容ESR的影响,而认为花屏是因为电容本身的标称ESR还不够好。他们认为钰创显存也许会需要ESR更低的电容,因此换成了三洋CVEX固液混合型电容。虽然CVEX的ESR很少,只有20-30毫欧姆,但因为是固液混合型,阴极还是有液体成分,所以到了0度左右的时候ESR还是增加不少,在某些很冷的环境中,无法彻底杜绝花屏问题,这导致了少数用户更换了显卡后还是花屏,只好让RD重新研究解决问题。
RD的想法却是ESR还是不够低,因此换成了极其高档的铝PPY(聚吡咯)OSCON电容,才杜绝这个现象。虽然阴差阳错的解决了问题,但如果知道症结的话就完全没必要,只要换成普通中档固态电容就可以了,比如常见的插件式的铝TCNQ OSCON固态电容,其价格甚至比CV-EX还低。
钛极4200:天堂和地狱,只是一线之隔
事实上,台湾耕升有的RD人员直到公司被同德收购了,还没了解这个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前象电容这样的小元件都是不被重视的,但是如今显卡的频率太高,在广泛使用高频电路时很多问题才开始暴露。如果我们不追求价格和成本的话也可以不研究,只要用最好元件的就行,但我们是耕升既要追求成本,要卖低价还要有最好的性能,就要追求性价比的平衡,花小钱办大事,这对RD来说要求很高。
在这件事之后,我们花了很多钱建立了一个低温实验室,每款产品都要做低温实验,而之前我们只做高温实验。这是耕宇所做唯一亡羊补牢的事情,而没有深入去检讨每个细节。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认为耕升这个牌子是被媒体打败的,其实是败在自己的手下。如果不是用钰创显存,如果一直用钽二氧化锰电容,如果能早复现问题,如果能早把ECN发给我们,如果RD能早点彻底解决问题,如果……。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如果”能实现的话,就不会有那噩梦一样的花屏事件产生。可世界是残酷的,从这些现象反映出,耕宇的好日子没几天了。不过当时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问题即使暴露出来,解决的速度也不快,因为之前一段时间耕宇在全球的销量很大,而NV在很多大会上都对耕宇提出了表扬。所以大家都沉浸在自满当中没有人去重视。但是到了问题严重的时候,解决问题所花的成本就很大了。
到了今天想想:象我们这样一个存在严重管理问题的企业是注定要被淘汰的,只是早晚而已,其实天堂和地狱只是一线之隔。
一个巨人就这么倒下了,一个为了广大用户着想的公司,在发生花屏事件后,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虽然后果是惨痛的,但是耕升在离开我们前还是给了热爱他的人一个满意的答复——招回,还建立了低温实验室,这就是一个优秀的公司,一个值得广大用户信赖的公司。但是广大的用户对于耕升的错误似乎并没有原谅他,最终耕升台湾还是倒闭了。还记得自己曾经买了块ELSA的显卡,因为显卡热量过太大,而原装风扇并不能有效的散热,当时昂达的回复是请用户开空调,耕升也完全可以这么做,但是他没有,因为他对用户负责。
现在这样的厂商只剩下的台湾的DFI了,希望大家能够支持,即使他犯了错误,大家应该给他一次改错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