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943|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碳纳米管要来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13 2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特尔开发碳纳米管芯片技术 实用仍尚需时日                       
                                               
                        作者: CNET科技资讯网                       
                        CNETNews.com.cn 2006-11-13 08:55:15 AM                       
                       
                                CNET科技资讯网11月13日国际报道 英特尔正在考虑用碳纳米管取代芯片的铜连线,这可能为芯片厂商解决一些大问题。
英特尔已经开发出了利用碳纳米管取代芯片内金属连线的原型产品,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这些试验是测试有关碳纳米管属性的理论是否正确的一种途径。
英特尔俄勒冈实验室的研究主管迈克将在美国真空学会国际会议上讨论这一课题。英特尔在这一项目上与加州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伊利诺斯大学、波特兰州立大学进行了合作。
芯片内导线已经成为令芯片厂商头疼的一个大问题。根据摩尔定律,芯片厂商每二年就会将芯片中的组件缩小一半。缩小芯片导线会提高阻抗,从而导致芯片性能的下降。
在1990年代末,芯片厂商将芯片内部导线的材料由铝换成了铜,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英特尔等芯片制造商而言,铜导线的阻抗在未来数年将再次成为一个大问题。
VLSI Research一名主管拉姆斯表示,金属导线的直径减小,阻抗就会上升。电子会与金属原子相碰撞,这就会降低电子的运动速度。
碳纳米管的导电性远高于金属,而且其尺寸远小于金属导线,它可能会解决由减小导线直径带来的问题。IBM等厂商已经开发出了利用碳纳米管的晶体管。
但是,尽管展示出了与众不同的有益的特性,碳纳米管的大规模生产非常困难。根据原子的排列形式,一些碳纳米管是半导体━━这意味着电子的传输是可以控制的,其它一些碳纳米管则是导体;一些纳米管较长,另外一些则较短;同一批生产的纳米管会有不同的特性。
由于每个芯片要求数以千计的碳纳米管,研究人员必须找出一种生产相同的碳纳米管,或从所有碳纳米管中筛选出适合使用的碳纳米管的方法。在未来数年内,碳纳米管技术不会投入实用。
无论碳纳米管是否会被应用在芯片中,未来二十年中芯片的结构和材料将发生大幅度变化。到2010年或2012年,研究人员将开始缩小研究范围,到2015年左右,集硅、新的纳米材料于一体的芯片就会问世。
到2020年代,硅芯片中晶体管的尺寸将减小到极限,就需要转向全新的材料了。
2#
发表于 2006-11-14 00:03 | 只看该作者
早了,到2020年才有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1-14 00:05 | 只看该作者
INTEL上次吃过亏,现在对材料学的研究,相当重视。

摩尔定律继续发展下去,完全有保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11-14 08:19 | 只看该作者
等着吧,到那个时候,都不知道pc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11-14 08:57 | 只看该作者
:loveliness: 用常温超导体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11-14 16:1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世界上有常温超导体这种东西吗?: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lcatrazX 该用户已被删除
7#
发表于 2006-11-14 17: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11-14 17: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啊拉蕾 于 2006-11-14 16:12 发表
这个世界上有常温超导体这种东西吗?:o



:lol: 所以说教科书跟不上了吧。

目前我国有一部分电缆,就是用的常温超导体: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11-14 17: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opwangyuII 于 2006-11-14 17:19 发表



:lol: 所以说教科书跟不上了吧。

目前我国有一部分电缆,就是用的常温超导体:lol:


当今的世界纪录是贝尔实验室采用物理加压方式获得的HgBa2Ca2Cu3O8+δ,临街转变温度164K,不知道是否吻合您对于常温的定义?

说到碳纳米管,IBM很早就在做了,之前报道的500GHZ逻辑门就有这一技术的参与,当然那已经不是硅半导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11-14 17: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hrs2010 于 2006-11-14 17:36 发表


当今的世界纪录是贝尔实验室采用物理加压方式获得的HgBa2Ca2Cu3O8+δ,临街转变温度164K,不知道是否吻合您对于常温的定义?

说到碳纳米管,IBM很早就在做了,之前报道的500GHZ逻辑门就有这一技术的参与,当然 ...



:lol: 那我就是看错了,不要怪我啊

[ 本帖最后由 popwangyuII 于 2006-11-14 17:5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6-11-14 19: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opwangyuII 于 2006-11-14 17:19 发表



:lol: 所以说教科书跟不上了吧。

目前我国有一部分电缆,就是用的常温超导体:lol:


现在输电的超到电缆,也是需要制冷的,不过制冷的能耗比线损小得多罢了!

如果真的要在处理器里边应用,不光要解决怎么在硅材料上边生成,还要标配一个液氮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arahaaa 该用户已被删除
12#
发表于 2006-11-14 21:0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otomac 该用户已被删除
13#
发表于 2006-11-14 21: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11-14 23:52 | 只看该作者
吓我一大跳,洛克希德马丁的常温超导体成果刚出来还没到可使用阶段,我国的电缆就用上了?:fun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11-15 01:43 | 只看该作者
阿拉蕾:fun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11-15 12: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啊拉蕾 于 2006-11-14 23:52 发表
吓我一大跳,洛克希德马丁的常温超导体成果刚出来还没到可使用阶段,我国的电缆就用上了?:funk:


这就对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2-8 21: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