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用了13年机器的菜鸟,看到这里水多,也来灌
1994年,386/DX40, AMD, 那年代大家不太在乎是I还是A,看到板上的A一眼也无所谓。主板是海洋的。另外一种选择是大众。别的?没有了。
1995年,升级了机器,终于用上了486,联迅的板,抽屉里面有三棵U, TI的80, A记的5x133, C记的66, 那时候最喜欢是TI, 无他,便宜耳,当时流传的话是:" TI太便宜,做假的都不合算“,后来Y把CPU的部门/产品卖了,給谁忘了,好象是Cyrix? 5x86 133不错,便宜大碗。 I那时候买不起,一开始就是A饭,没别的原因,穷人也想用电脑。
1996年的时候沾别人的光,用了一阵K5,一个字,实在不咋地,没有机会用M1, 不过记得它外号叫热得快。
1997年毕业,工作太穷,买不起电脑,98年初终于有钱买机器了,一开始买了颗M2(IBM品牌的),实在折腾不好,最后退了换成K6, 用起来感觉不错,一直用到99年,终于坏了。
那一年间工作是用51,和另外一个人一起整了一个编译后接近60K的程序。现在全忘了。
99年的时候,一咬牙买了块K6-2,感觉是两个字,经典,尤其适合我一个只会玩大航海II和SAN4/5的人。那台机器03年初的时候忘了是送了还是卖给别人了。
01年的时候,买了台K7,主频都忘了,反正用起来感觉一般。没有为啥,就是感觉不喜欢,卖了。还是喜欢Pentium III,
终于在大家都用P4的04年,偶终于用上了Pentium III+815主板.....经典啊,现在还在用。
03年的时候,在为M记的Power写了3年程序后终于改行做别的了。
后来买了DSLR,处理图片要用PS了,PIII实在顶不住了,8月份咬牙换了SP2800+, NF3.本来想上AM2平台,上GZ看了一圈,肯定了AM2的升级基本上是换平台降性能,功耗改善也不明显,上了754.
感觉蛮好的,和Pentium III比快了还是不少的。不过好象电费比较费了,(穷人,没办法)
中间一直想买PM,太贵。。。米不起。
现在想吃肉,还是太贵....
而且,和我周围那一堆还在用K7的同事们,偶觉得偶的机器够快了。
等肉便宜了,给老婆买吧。
总结:I, P4之外都觉得不错。省心
A, 386/486都和I基本一样,K6尚可,K6-2经典,K7 so so不过好象那时候K7终于扭转了AMD在浮点上的劣势, K8不错。用过AM86很短时间,感觉...,不象工业品。
TI, 486时代的昙花一现成就今天的DSP王者, 它的486真不错。性能不知道,感觉。
Cyrix/VIA, 它基本上没出过好东西,技术上好象一直比较妖,收购NexG??之后好象更妖,到了VIA之后看中低功耗,一直想买,可惜都不好买,而且...据说...太慢。。。
Power, 里外里连学带练整了4年左右的PowerQUICC, 喜欢,简洁明了,不过是从开发人员的角度。
FANS:
I FAN一向比较多,早期确实比较让人反感,也直接导致选系统的embedded process的时候,没有人喜欢Intel.
对I一直只能欣赏,米不起。米也只是等人家玩剩下的再来买。估计扣肉我也得等4 Core普及的时候才有能力买。
A FAN不知道,大概等了十几年终于有机会在K8上面压I记一头了。估计未来也比较危险。
V FAN, 会有它的FANS吗?可怜的人群,明显跟错老大了,估计会跟Transmeta一样.
Power联盟,大概完全推出民用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