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合DDR2内存控制器的设计使得Athlon 64 X2 4000+在Cinbench 9.5测试中取得了优势,而C2D E4300则在国际象棋测试引擎Fritz 10和winrar压缩效能测试中继续领跑。
游戏测试一直是网友最关注的,这次我们同样用多款游戏对Intel E4300和4000+进行了对比,看看接下来游戏的天平会向哪一方倾斜呢?
AMD Athlon 64 X2 4000+在这一部分的测试中展现了其不错的游戏性能,在Call of Duty 2和Quake 4中紧咬C2D E4300不放。不过我们也发现其在新款游戏的支持方面不甚理想,例如在Company of Heroes和F.E.A.R.:Extraction Point中,其与C2D E4300处理器平均10帧以上性能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除了在性能方面的差异,Intel与AMD处理器在功耗的差异也是网友进行激烈争论的焦点,那么这两款面向与普通用户的CPU究竟谁的功耗更令人满意呢?
忘掉E4300 AMD双核65纳米4000+处理器实测
忘掉E4300 AMD双核65纳米4000+处理器实测
1.15v电压下即可达到Athlon 64 X2 5000+的水准
Intel C2D系列出色的效能功耗比为人所津津乐道,C2D E4300则更是如此。Athlon 64 x2 4000+虽然在整体效能上不及对手,但是在功耗控制方面则做得相当不错,基本同C2D E4300处于同一水平,看来新的Brisbane核心并不像布里斯班的夏天那样“高烧”。
写在最后:
工艺制程上的进步并不能为AMD Athlon 64 x2系列处理器带来效能上的提升;不俗的超频能力也由于竞争对手的同样出色而被掩盖;与对手持平的功耗控制更是随时有可能被用户遗忘……那么,在新架构或新核心发布之前,究竟什么才是65nm Athlon 64 x2系列对抗Intel C2D大军的法宝呢?答案只有两个字:“价格”。
目前,盒装版本的Athlon 64 x2 4000+并不容易买到,而其散装版本的价格则在950元左右,即便单独购买一枚价值百元左右的处理器散热器后,整体价格仍可以控制在1050元上下。反之,C2D E4300在终端市场中主要是以盒装版本的形式出现,价格在1400元左右,而用户对其价格预期普遍在千元左右,过大的心理落差有可能会削弱中端用户对于 C2D E4300的购买欲望,而Athlon 64 x2 4000+的效能价格比则刚好符合这部分用户的需求。不过,对于更为看重处理器效能的用户而言,C2D E4300和PR值更高的Athlon 64 x2系列仍是佳选。
忘掉E4300 AMD双核65纳米4000+处理器实测
从Brisbane到Agena/Kuma,我们还需要等多久?
从“工业革命故乡”曼彻斯特(Manchester)到“玻璃之都” 托莱多(Toledo)再到“王城”温莎(Windsor),90nm SOI工艺制程已经伴随AMD桌面级双核心处理器走过了20个月的历程,而65nm SOI工艺制程下的英雄们也将从布里斯班(Brisbane)这座令人神往的城市开始新的旅程。当然,接下来的Socket AM2+接口、Agena/Kuma核心的AMD 65nm Athlon 64 x2系列将更加值得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