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3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芯片双雄恩仇记 技术制胜决战07中国市场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9 1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于电脑行业利润率的持续下降,电脑厂商们只有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才能赢得竞争力,因此性价比优于英特尔的AMD产品成为众多厂商的新宠。

  更重要的是,与AMD的合作可以增加与英特尔讨价还价的砝码。长期以来,同等性能的AMD和英特尔芯片,英特尔的价格要高出20%以上,但由于英特尔在业界的地位和市场占有率,电脑厂商们一直敢怒不敢言。

  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英特尔实质成为没有核心技术的中国PC厂商的幕后推手。正如有从业者指出:就像一场发牌游戏,英特尔试图依靠自己的力量影响国内PC厂商们的起落沉浮,并以此构建一个相互制衡的关系网。

  1996年4月,杨旭要求英特尔总部支持联想集团的“芯片+主板”战略,使得联想“万元奔腾”一举替代“486”,扩大了英特尔在中国的版图。当然联想也因此成为国内市场的领军者。

  2001年,英特尔把奔腾4代处理器的首发权授予了TCL,而2004年推出迅驰第二代Dothan时,它又选择了此前从未涉足笔记本电脑业务的海尔。英特尔的推手能力让所有合作者都意识到: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AMD打乱了英特尔精心设计的战略布局。2005年末,清华同方开始与AMD合作,随后英特尔的蓝色阵营不断哗变,到2006年9月,随着方正与AMD联盟,中国国内所有一线电脑厂商全部倒戈投向AMD。这使得AMD的中国市场份额近几年来一直以10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

  面对AMD的强劲挑战,英特尔选择了一贯手法:发动价格战打压对手。为了收复失地,英特尔部分芯片产品降价幅度高达50%。同时,重新起用旧人,巩固与电脑厂商的关系。

  在2006年5月英特尔宣布中国区总经理人事变动的当晚,杨旭出现在联想的发布会场上。这是自2004年8月联想与AMD合作“圆梦电脑”后,英特尔高层首次出席联想的发布会。杨旭和联想董事局主席杨元庆交情深厚。

  在英特尔的策反之下,一些电脑厂商也增加了英特尔产品的采购量,清华同方也重新投入英特尔的怀抱。

  但英特尔的反攻并没有给AMD产生巨大影响,毕竟还有一些如七喜、TCL等二线厂商,对英特尔厚此薄彼的手法不满,继续加入到AMD阵营。

  AMD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它的产能。为此,AMD让德累斯顿工厂的产能翻了一番,从2005年年产5000万块芯片的规模增加至年产1亿块芯片,并加速新晶圆厂投产,以便确保诸如戴尔这样的大客户能够得到足够的供应。但这不足以满足全部需求,也使得AMD没有足够的实力完全替代英特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2-22 03: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