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445|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说intel在实验室里已经实现了25nm??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12 1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上DSP课,讲到制程的时候,我老师说,4、5年前他带队去上海参加intel举办的嵌入式系统竞赛时,intel放了一段宣传片,说它的实验室已经可以实现25nm的工艺了!!不知道是真是假,要是4、5年前实验室可以作出25nm,为什么现在I U还是用65nm啊,难道从实验室到批量生产的过渡期要这么长吗?
有没有当年去过嵌入式系统竞赛的人在啊?出来发表一下啦
2#
发表于 2007-3-12 16:21 | 只看该作者
不可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3-12 16:23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过2002年的pd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3-12 16:26 | 只看该作者
迟早会有的,就像面包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prewell8467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07-3-12 16: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3-12 16:48 | 只看该作者
sram吧  八字补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3-12 17:18 | 只看该作者
4、5年前?25nm?
4、5年前是P4年代的初级阶段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8#
发表于 2007-3-12 18:3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otomac 该用户已被删除
9#
发表于 2007-3-12 18:3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3-12 18:44 | 只看该作者
没准儿实验室里已经到了工艺极限了:unsu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7-3-12 18:51 | 只看该作者
试验和量产之间的过渡期很长的: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3-12 18:52 | 只看该作者
实验室里可以用几个碳原子造出一辆车子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3-12 19:04 | 只看该作者
Intel哪里来的25nm?他们45nm后就是32nm,然后就是22n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lcatrazX 该用户已被删除
14#
发表于 2007-3-12 19:3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3-12 20:44 | 只看该作者
老师是先生。先你而生而已,不是说什么就是什么。

在道德上尊敬他,在学术意识上要藐视他。 这样子,中国教育就不会这么悲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3-12 20: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65 于 2007-3-12 20:44 发表
老师是先生。先你而生而已,不是说什么就是什么。

在道德上尊敬他,在学术意识上要藐视他。 这样子,中国教育就不会这么悲哀了。


貌似现在的大学里恰巧相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3-12 20:50 | 只看该作者
实验室里可以报废几万几百万几亿个单位来成功一次

只要有完整的实验记录,实验就可以宣称成功

现实生产要是这样的报废: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3-12 20:55 | 只看该作者
10NM也能做的,问题是电子迁移严重和最主要的频率问题!!!
为什么AMD的频率低?就是因为工艺不成熟:lol:
相对INTEL的设备先进,做个1NM的IC集成的晶体管少,没意思,集成的多了,频率无法提升也没用...

[ 本帖最后由 sonicxz 于 2007-3-12 20: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3-12 21:3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尊孔子,但是却连什么叫“三人行,必有我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3-12 22:21 | 只看该作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 科学到不行。

看看三视图就知道了,任何物体和结构,都只有从三个角度,才能准确无误的把它看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4-17 17: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