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听多媒体音箱,还是在玩PCHIFI 首发在pchifi.cn, n0 o, B. H* `, }
现在商场上的竞争,水太深了,太黑暗了.虽力不足,只想尽点本份.. u2 j! E+ T1 ~" ?: l$ K
5 H- V. E( R7 e' T) k9 W t
音响的好坏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东.产生不同意见的后果就直接导致争论的开始. X2 Z* @ w4 u% B `" g, C
但是诸多因素导致最后结果仍然是各抒己见,其原因在于这几点. 不同的音源,不同的音箱,环境的不同,对音乐认识的不同,心情的不同.还有一点很重要,心态和对之的态度问题,取决于你是想玩音箱,还是打算听音箱,两者之间决定了你是从什么角度去观察对音箱的第一感觉,后者听音箱,开声听箱,不喜弃之,前者观音箱,把振膜材质,折玶材料,钢性,箱体重要,单元素质,听感,综合起来判断,不会轻易给一个箱子定死刑.
. H1 d% G, r* x) F; ~9 O$ ]! m% y# f1 B) U6 f( `5 D8 ]3 n7 }* l
外观:/ m# k- ]+ V& M9 B5 i
1、看箱子的结构尺寸的(长宽高)是否合理,通常箱子越深声音越好,看箱体是否结实.- k \, D3 E% O# i$ a
2、看导向孔面积与喇叭的比例是否合适,通常喇叭与导向孔的比例是1:0.45-0.65;/ _3 E T Y! `: |/ N# j
3、工作时喇叭的振幅越大声音说明导向孔的谐振频率与箱体的谐振频率以及喇叭的谐振频率没能适配,工作起来调制失真严重,低音不能控制.
) U! I% c( L- \* x' C. B- Z, y# U0 ?" [% W# ?* \6 P6 K3 ]% \
9 V, u7 V+ @: P( i9 |声音:1 v/ x D# [: ?, J& T4 N' J) T
1.自然声调的调节平衡能力. L- Q: Y p6 @* ^" N: U; V
好的音箱应该尽量能够真实地、完整地再现乐器和声音原本的属性和特色。也许有时最重要的表现体现在精确的音调平衡性能上面。声音听上去应该给人一种平滑而且毫无润色修饰的感觉,而没有十分明显的音染和高音描述失真现象。中音和高音没有太“空旷”或者“压抑”的特殊感觉。使用音域范围比较宽广的乐器来录制一段乐曲,乐曲的音层跳跃最好大一些,最好乐曲中出现和弦,大三和弦很能听出音箱的质量。比如找找钢琴的发声,看看其音调是否能在表现低、中、高音的时候具有明显区别和真实感。
9 g/ {: R# q9 n! P0 o4 b& e, F 2.检查音箱单独音素的特性2 n# I. w( \, S; O
在声调平衡的测试中,音箱表现不错的话,说明整个音箱的连贯性还不错,那么接着就是要测试一下单独的音素特性了,单独的音素特性包括:解析度:仔细聆听音乐的某些细节,比如钢琴音符或者铙钹消退的声后余音,如果细微部分的细节显得模糊,那么这款音箱便是缺乏清晰度的。细微部分的细节是考验音箱逼真还原真实度的重要参考数据。9 U# _, t# _ J
3.用熟悉的音乐来试听 1 A; |/ K4 S, }* L: K6 l
自己知道的音乐,在你的脑海留下了印象。所以你一下子就能听出音箱的好坏。如果奸商用自己的CD来试音的话,你一定得拒绝。因为他可能会用CD本身的缺陷来掩盖音箱的缺陷。反正,挑音箱时一定要自己带上CD,这样他就无法蒙混过关了。 ) I2 Q% q: G: ^1 ]0 h! j
4.混音的感受 ) o2 _( j' z0 [ o
有些音箱在使用时会出现莫名奇妙的声音,这是干扰所造成的。好的音箱决不会出现这种问题,所以千万不要买有混音的音箱。
7 }1 b7 H- [, \: B 好的音箱应具有较好整体设计、箱体质量过硬和交叉线路的设计良好,做工精细,元件、材料使用上十分讲究。现在,大多数的音箱是木制的,木材可以起到滤去少量杂音的效果,但只是少量的,所以擦亮眼睛是应该的。
3 u6 u" }* f% s) I
+ ?/ L0 E; v3 x6 `! m9 j J/ v$ j, a* Z; M) @3 Z/ x( c3 ^+ E0 Z
2 p* C8 q' U9 W' U; W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可笑的结果,一个觉得身材的好坏,松紧程度直接决定摩擦质量,一个觉得面貌姣好主观影响性生活的好坏.! r% e8 t% {1 a5 `# I5 T$ B
2 ] e1 {! X4 A' u3 r
音源,这里泛指片源和音源,同一首歌,不同的版本,都是不同的,这里都不能合协统一,谈什么比较.拿大家现在都喜欢讨论的齿音来说事儿,齿音多少和录音的拾音距离关系很大. 古典声乐录音,普遍采用中远距离拾音,话筒离演唱者较远,而且不是正对,这样齿音就少,声音自然,很多流行歌手唱工不行,是咬着话筒用近距离拾音的,这样气流声就特别容易被收录进去(齿音本质上是一种气流声).正常的齿音我们会感到很自然、亲切。过分的齿音使人感到厌烦、无法容忍、干脆弃之!7 ]; q, U" s. H/ Y l
; p# m) [% A- E" O
再看看音源,CD机,解码器,声卡都算作音源,这其中不单存在个体上的性能差距,还讲究与之前端的搭配问题,水乳交融不是这么简单的事儿.
1 ?' {7 X9 v4 w# R) Q# w
' c5 t- w- T2 k8 `; `9 R7 B环境,常言道:菜鸟玩器材,老鸟玩环境。玩音响要立体的玩,这里可以和心情结合起来谈,音响的声音好不好的确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环境还不是单指的音响房,而是泛指如:最近性生活是否愉快、是否弄到了米米、二奶是否听话、炮友是否漂亮、晚饭是否吃得舒服、怀里抱的什么人等等等等,如果在听音乐的时候,面前突然走过一位双乳己挂在腰间,腚己垂至膝盖的妇人,而且身体的某个孔还发出某种动静,那再天价的器材都如一堆垃圾。。。 ( N7 J6 A) {7 `4 i% ~- A4 E" c% I, S; i
拿到PCHIFI上来,大家讨论得最多的就是摆位.一般来说,2.0结构的书架式多媒体音箱的合理摆放位置应当是以听音者为中心,与左右音箱成中心对称较为理想。简单来说就是听音者与音箱、音箱与音箱之间的距离基本上是相等的,构成的平面应当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只音箱的垂直平分线与人最好成45度的夹角,两音箱之间的距离应当在1.5至2米为宜。(还与箱子的箱体大小,喇叭大小,功率大小有关)如果两只音箱的间距过近,人耳听到是只是扬声器直接的声场效果,没有听到经过墙壁及周围空间的反射的渲染效果,而且声场变窄,声音不免干涩、混杂。即便是经过了墙壁和空间的反射,由于你离声场过近,经过衍射的声音也被掩盖了,你是很难听到的。5 ?0 U) J) @1 n3 l' O: g
过近的摆位最大的缺点就是由于高低音单元存在相位差,你听到的声音是不同步的,离得越近感觉也就越明显,解决的方法就是将两只音箱置于显示器稍后一些的地方,你可以把音箱离墙稍微近一些,大约距离墙面20~30厘米为佳,因为一般的2.0结构的木制音箱的倒相孔都是后置的,低音声波经过了墙壁的反射后声波产生叠加,同时它所发出声波的低频部分会更有效地带动周围的空气和喇叭一起振动,这样声波由于叠加的低音部分就会得到加强,使声音更加浑厚仓劲有力而富有感染力,所以音箱越贴近墙角放置,人所听到的低音效果越强。
* A/ x H N! R 如果是功率稍大的箱子,难免面对驻波问题,任何房间都有自己固有的共振频率。声源中的某些频率与房间处于共振状态时,该频率点及附近的声压将大大加强,而其他频率的声音则因能量不够而声压减小,造成房间在频率特性上劣化。可见驻波由共振产生,其频率取决于墙壁间的距离,可见房间实际上就是个谐振器。房间里产生驻波造成声染色最多的地方,尤其是音箱后墙的两边墙角,它会反射不干净的低音,这种效应称为房间隆隆声。! o! J8 M: q( C1 o5 x, G
经常看到有人把吸音和驻波放在一起来处理,就我理解,这样是不对的.低频驻波是常见的声学缺陷,造成的是低音清晰度下降,而吸音多半针对的是高音频段,当高音太亮剌耳时可以适当的用地毯和窗帘,来作适当的调试(吸音壁这种玩意儿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但是小心吸得过头,使得高音延伸感尽失,听得来沙哑,缺少韵味., U' L# v' v5 f" N5 J
对音乐认识的不同,这个范围就大了,因为我也俳佪在入门边缘,爱用思考的态度去看待HIFI,偶得心得,忙四处宣扬,干脆得如早泄,痛快得如高潮,四处撞壁之后,自信心伤得个体无完肤,明白了HIFI的深度如同女人一般,深浅只有自己试了才知道,在获得快感之后洋洋得意,殊不知,转眼就中了梅毒.MK越多,得到的快感越少,付出的代价越大.每每激情过后,也得到了吹嘘的资本,当毛头小伙子大叫,快看那有个美女时,只需看一眼,用四平八稳的声音,此女胸大无脑,下盘松软无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肯定是个西贝货(自己联系音箱联系,不要想歪了). 玩音箱,是一个上当的过程,上厂家的当,上商家的当,上自己的当,这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不经过这一道关,是成长不起来的.打个比方,经常有朋友问,我该按什么比例去搭配音箱和音源,还有功放,有些说是5:2:3,有些说是1:1:1,其实只要静下心来想一想,怎么可能数字化,各个厂家的品牌不同,大小不同,运作方式不同,造成相同的品质会有不同的价格,怎么能用价格来恒量这个规律,我想说的是,没有比例问题,只有搭配问题.不少兄弟对古典音乐不感兴趣,有些兄弟出于某种心态买了一些莫扎特们,但听不了几次就不再动了,这不是兄弟们的错,全是被意识形态和应景教育给害的。音乐本身就是靠想象而享受的东西,就是应该有天马行空,脑力激荡,胡思乱想,神经驰骋的过程..; r8 M% d* F; |8 e2 {
PCHIFI任重道远,这句话可以用在我们PCHIFI网站,也可以用在近几年来出现的这么一个新的事物.有人进来了,又出去了,临走还留下一句话,我是来听音箱的,不是来被音箱玩的:有人在门口观望,PC也能HIFI吗?嗤之以鼻:有人进来是想发展,有人进来是想取经,有人进来是想捞钱.这次出游归来,频有感触的某位老总说的话,拿来做为本文的结尾.话如下所表,因记忆原因,不能尽诉其深刻意念,请谅.8 v9 N) F$ i. Z" i
h+ Q: b1 s* ^, p
中国HIFI产业的发展,尽年来半壁河山已经被红毛猴子,黄毛猴子,无毛猴子抢去大半,而大家还忙着自己打自己,大家做的不应该是竞争,而是联合.但是此联合不是搞一个中央集权,搞个统一化,标准化,而是共同发展,在不同领域自己吃混自己这口饭,就像老时黑社会,兄弟,你踩线了,退一步就是海阔天空,进一步就是刀光剑影,你打赢了一个有什么用,后面还有千千万万个,两败俱伤后,地盘还落入外来人手中. 要求精,求专,俗话说,通百样不如精一样.每个产业都能精一样,何怕那鹰爪犬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