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最强一帖 (白衣沥血九章):DVD入门到精通0 J b3 [7 ?: R
# C3 h- J! ~2 y0 d5 @; v0 B5 W首先说明是转载的,实在很佩服作者,太牛了。也实在想把本文推荐到这里,推荐给所有喜欢DVD的朋友 不看,绝对是一种损失。全看,绝对受不了。挑你有用的看,不用全看。
6 L" {$ ~' W3 v) s# r(比如DVD发展史,那是给发烧友看的。比如关于器材,那是给准备买家庭影院的朋友看的。比如各种版本的定义,那是给藏碟的碟友看的。)
8 c9 i8 G. x7 o) J4 f目录7 g- ~* N$ t$ e9 D
第一章 缘起
7 S8 }+ p9 K- q4 G7 F# |3 ?+ m 第一节 DVD前传
8 a+ W M7 U; u4 G2 \3 S4 | 第二节 谁是幕后真正的“黑手”
6 l) \( [" y6 [8 {8 b 第三节 “意外怀孕”:VCD) T" D2 @* t9 d, E% D$ }, g! R V5 C
第四节 DVD——让你拥有自己的电影院3 B {, u$ x( p
第二章 身怀绝技的DVD
1 u' w! s, o% A 第一节 DVD的光盘结构
i& j5 r% P: B' ^4 w& S) b* x 第二节 DVD的种类5 e+ s+ S* T& M% P& m
第三节 容量是个啥东东
- k( |0 d! W& H" V3 |4 `% G' l9 w 第四节 说到最重要的了——DVD VIDEO的内容
6 }: h- J, I9 U 第五节 DVD的目录结构$ Q1 j* J/ H3 w' ~& K2 m, L+ P
第六节 DVD的拿手好戏——数据压缩
& \) p- y6 S5 U 第七节 速度里面有玄机——播放速度
9 R/ k& x* J: U; S 第八节 声音不是小事情——AC3与DTS) T5 X$ k2 m. H/ B) A" u b
第三章 为电影而生
7 W9 r* X$ j2 X+ t$ { 第一节 从电影分级制度说起
) g! N. Y V- O2 M5 B 第二节 只有DVD能把家变成电影院
3 l7 r7 G& J; L9 b8 f1 u, ~4 C8 a 第三节 麻烦来了——版权成了问题/ D; T9 \1 C. i$ W5 U
第四章 DVD与电影的不了情
6 Q5 M& Z- H0 J; a3 I 第一节 DVD与电影的画面比例, V! d/ E- f/ t. J" R# r
第二节 DVD如何兼容电影
8 O5 P% p5 H2 J% b Y 第三节 找到了变通的办法- F3 B6 j, X2 p3 \( n3 g4 @
第五章 拿什么来看DVD? q' F; h& L5 R0 H/ D
第一节 音响. b% X3 |1 J: D" l+ w: q t
第二节 显示设备
+ t/ _. Q+ U! D; L. F/ } 第三节 该说DVD播放机了
# P/ w+ C1 V) N# x第六章 终于该说DVD光盘了
) s6 j! o1 D- p6 T 第一节 画质的要素
% v: i% V W! i) p 第二节 画质的评判
_) s7 j$ _1 D$ H 第三节 画质的等级
3 L5 f: L4 z' i+ | 第四节 认清DVD盘上的各种标志0 g. w( h8 X+ g( _$ v7 I2 v% M
第七章 不可不知:正版与盗版$ K0 a5 {+ y! w% Y R
第一节 正版DVD的定义9 f7 E: g$ `" y. }- u
第二节 DVD的片源6 j1 \4 h( V, v( s l$ l3 Q0 `
第三节 片源的数字化
) }1 K1 O. u* @8 |" Q& D6 ] 第四节 你手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烂碟
/ q, g5 [8 x/ I 第五节 向“D版”致敬; |( @9 a% f2 v8 Z5 l& p( e# \' K
第八章 DVD是个大玩具 % n, J+ K8 Q/ Q+ G( P( I
第一节 多音轨; K4 h! ~) h. H/ Z# A1 p$ x( e+ `
第二节 多字幕
9 X1 v2 D4 g1 s 第三节 多角度
) |8 l9 m" l% V/ S5 n6 M' _ 第四节 变形宽银幕$ u7 e' |; z% `# L/ v. N
第五节 随机菜单
7 }, L" A2 R! @* V 第六节 无缝分支( u# n4 G# U4 b5 x( T# D8 c, a4 B
第七节 小白兔, [3 e; a7 M q0 R
第八节 增强播放方式 Z; S; O8 ~* i! d
第九节 花絮
4 S5 I' x1 B/ o' h9 D, z. N 第十节 彩蛋
" x5 f/ a( L! m1 e) i第九章 几个基本概念,简单而实用& o* I3 H F' Y" U4 [+ u
第一组概念:按版权划分
6 Z: o7 i! m+ k 第二组概念:按盗版方式划分
% C% E z* w; j8 @ M. Y 第三组概念:按片源划分
l3 Q; ]& D3 U: m& J/ z& T 第四组概念:按内容划分
( Y: W5 }: a5 Q4 m; {' J2 r7 T8 p! S 第五组概念:按技术划分
6 |* A& m9 G K! q$ I% ? 第六组概念:按营销手段划分6 G9 t: l9 r6 i5 [
跋:最不幸和最幸运的事! v: a' ^5 Z% W) D- s; _+ P
7 W) S! ~; Z* a$ _
DVD从入门到精通
) K- a# u8 d e9 A3 P m/ M
3 K4 I; k) L* | 第一章 缘起6 T) ^% A7 o; b4 V& p, |
: `6 v, q6 W! |' z
那片直径120mm的小小的塑料片,闪耀着一种迷幻般的光泽。一束绚丽的激光照射在这小小的塑料圆片上,成千上万比特的数据
/ r2 A; u' I; R流沿着一根细细的光纤从DVD影机输送到AV功率放大器,在那里,经过杜比逻辑解码器无声而神奇的工作,无边无际的光影弥漫开来0 C6 L: E1 M& u, C0 W
,在客厅幽暗的灯光下,我们的灵魂仿佛在片刻间从世俗生活中抽离,进入一个由声画构成的幻想国度……无数个夜晚,我们就在灯
* ^+ ^% }, v) m* x光明灭之间,一次次地穿梭于真实与梦幻之间,流泪和欢笑,偷窥和遗忘。3 e- ]7 w! K G( c
这就是我们个人意义上的DVD!
8 o6 _; M" p$ F 当然,技术意义上的DVD远远没有这么浪漫和简单。尽管对我们这些终端消费者来说,并不需要、也不可能学会制造一片DVD,但. s! X' D2 t$ Z
了解一点关于DVD技术的基本知识,却有助于我们选择、购买、收藏和欣赏以DVD为载体的影音文化和艺术。所以,我们从DVD的常识( K# M8 p5 G$ Y) r
说起吧!* ]% [" H1 @8 H1 [& ~+ y2 ~4 _
) {$ s' \8 z, W( L9 X! c 第一节 DVD前传$ Q5 o+ z$ Z; T6 d. D9 @9 \0 L
$ C! y* ?- y+ R. A& w4 r" ^ L4 r 20世纪70年代末,磁记录技术(比如录音带,录像带)已经熟透,激光存贮(简称光贮)技术开始被研究,结果这个桃子被荷兰
( J6 |. _( R6 y( @( f/ ]著名的PHILIPS(飞利浦)公司摘得,他们推出了LD(Laser Disk)激光视盘,当时它仍然是模拟信号的产品,而且体积庞大,外形5 y7 {. j8 D: I2 p
笨重,但400线的画质使录像带望尘莫及。从LD那张一尺见方的激光盘到我们今天手中的小小的DVD,当然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但是
; w1 m3 Q+ q( L9 d4 t) V$ O; Z+ o,一个可以凭借光贮技术来建立个人电影博物馆的时代,已经由此拉开了帷幕。
$ l h8 a& i9 K* o o SONY敏感地意识到了PHILIPS在光贮领域的过人之处,于是二者开始密谋合作。1982年,在LD的基础上,SONY不失时机地与
8 G, d! B; d; l9 L; EPHILIPS确立了CD唱片的标准,就是现在的CD音乐盘,这个小小的光盘显然比LD要成功得多,这个标准一直到现在还在被广泛使用。- {3 G& Q; L: v0 ^' B
SONY与PHILIPS成为业界的两大巨头,牢牢控制住了消费类电子娱乐市场,世界上每台CD唱机或与之兼容的机器都要给这两大巨头上
& v/ u9 J* c: k: [ }供(专利费),按照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原则,事实上,山楂树的朋友们家里的每台CD机、DVD机、每张正版的CD盘、DVD盘,其价格中& A& \* D( @/ ?+ [2 j) k) e/ z
都已包含了几百项专利费,其总额约占您花费的约20%!( L, k& W3 v' n/ y
索尼与菲利浦也被称为了索飞联盟,强大得令同行只能望其项背。虽然LD只是昙花一现,但正是它系紧了二者的联盟,也算不辱" h' T* ~& L' W: M
使命。继而不久,电脑业使用的CD-ROM标准也被他们括入囊中,从此财源滚滚而来。同样,按照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原则,事实上,山3 Y5 ~0 W5 @! I1 p$ v
楂树的朋友们家里的每台电脑的光驱、每张正版软件或正版游戏的光盘,其价格中也包含了无数项飞利浦和索尼的专利费!
: x- f! A7 B2 h. k0 p 商场上有句名言: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标准。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标准制定者。可是先机已失的其
; d* v6 B$ Y9 [3 X) w* Z' D" o: z它几大公司也不是省油的灯,看着CD光盘先机已失,松下、东芝、日立、先锋、NEC等,都暗暗卯足了劲,要与索飞联盟一争长短。2 S. o* `$ D k, v9 p- Z- T* K
此时,有识之士都已明白,磁贮之争或许走到了尽头,光贮才是未来必争之路。CD这趟车算是赶不上了,于是大家齐刷刷地把目光投3 [& ?! n+ a F& {) C. m
在了下一代产品上,DVD即将横空出世了!
* I% }3 E9 m3 C M0 B/ N! J! ^ 1994年底,SONY与老伙伴PHILIPS率先推出了大容量的下一代光贮产品MMCD(Multi Media CD),其容量已经达到数G,并与
: A' K4 i( a0 {! pPHILIPS欲立其为数字影音的新标准。一直以来,技术与材料的科技革新,一直主导着媒体的发展。你可以不会摄影,但如果你发明 W* e! S3 o) }. U+ y/ v
了照像机,那么摄影的天下就是你的,你可以不会编新闻,但如果你发明了电视机,那么整个电视网络都是你的。SONY在CD唱盘、+ d9 E' k5 \4 p4 o
CD-ROM领域让唱片公司与电脑公司的臣服,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但这一次,两大光贮巨人的联手,依然受到了强劲的挑战,技术革新
8 X. C; x: {" ]. p媒体的定律这一次被颠覆。: @" g9 C# ?8 G- ]$ L1 ~3 X
这就要从“八大影业”说起了。3 a$ y$ s9 w7 d% ?) d- E
" Q! q+ C k0 C8 \$ u$ e& L! ~8 L
第二节 谁是幕后真正的“黑手”
& R+ a, s; b9 a! U : a- j, C, v# \2 E0 [) e# v k
美国的好莱坞,是全球影业的霸主,其中有几家历史悠久而庞大的公司主宰着全世界70%以上的电影市场,俗称它们为八大影业% X& j/ c9 `% u7 o) B% V
公司,简称八大影业。八大影业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佼佼者,基本代表着当时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优秀作品最多的电影公司。
) ^4 v( E$ b6 a1 q. T" ?5 m0 j 老牌的八大影业,前七名是如雷灌耳的:时代华纳(Time warner),米高梅(MGM),20世纪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迪3 G. Y( L& D& o6 {
斯尼(Disney),环球(Universal),哥伦比亚(Columbia),派拉蒙(Paramount)。第八位一直有争议,比如曾出品过《公民凯# k: d* ?) h8 V' c
恩》的RKO,现在已经难见踪影,还有新生代如新线(New Line)、米拉麦克斯(MiraMax),梦工厂(Dream Works)等,可惜它们
5 O8 B7 O2 m/ l( z都有七大影业的背景,不是它们的子公司便是他们的衍生物,最具实力争夺第八位的是博伟(Buena Vista),也有译成“远景”的. v: B5 j" n( K+ \* H
。它的资本运作相当出色,控股很多电影公司,如果你是个电影迷但对博伟这个名字不熟悉的话,提起试金石(Touch Stone)和米
1 \! `$ ]9 q) A1 j拉麦克斯(MiraMax)的名号应该有所耳闻,还有一个与好莱坞同名的公司Hollywood,甚至是DISNEY也有大量博伟的股份。当然作为1 P3 n! Z( }! K( S" e
一个真正的影业霸主,博伟比起前七家来还差些。所以也有人将八大影业称为七大影业。天下文章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余下的天
0 h* }) X# M1 `+ K* s- r下文人共分之。这第八个名额也可以由其它电影公司共分之,称为八大影业也不为过。
4 E; [$ I9 h9 ^. M 八大影业到底有多大势力,实在难以估计。不能简单地从AOL当年的1900亿美元并购华纳来估算。我们看这样一个数字,2003年
( _! H5 B& b: g# @, Z9 f9 L! v的统计,好莱坞在当年新产大片的平均制作费用每部是八千万美元。这是个极其可怕的数字,一部一两小时的电影足以顶上一个比较
# F B: L+ B" \7 b- c$ I成功的中型以上企业的投资。相比之下,电影之乡欧洲,还有数量之王印度和香港,再加上日韩这些东南亚盛产电影的国家,全世界' k, d. U% _4 F/ ^0 j# p, j' l6 ?
电影绑在一起也无法与好莱坞抗衡。电影界有一部权威的列奥纳德·马尔丁(Leonard Maltin)电影指南,收录了20000部电影的简2 B7 ~5 K% h: V; f* x, G- N- A
单目录,其中有18900部是好莱坞的作品,而其版权完全被七大影业瓜分占据。所以日资流进美国时,最大的突破口便在影业上,; u$ K& k" b1 K
SONY与松下都曾斥天文数字的巨资对哥伦比亚和环球下手收购,但是好莱坞水深莫测,两大巨头都先后吃尽了苦头。3 N" a% `7 c. w0 y, w
这些影业巨头最可怕的财富,不是片厂等不动产,而是电影版权和拷贝,俗称片库。也许某部电影不是该公司制作的,但他会在0 J w. C! I, S1 P9 G8 \( L
合适的时候购买过来,或者是趁对手不如意时落井下石抵债过来的。每换一次版权,便会在电影的片头打上自己的烙印,就好象我国' w0 g ~& m+ r
古代的字画收藏一样,每换一位藏主都会盖上一方藏印,弄得收藏品跟花瓜似的。在好莱坞的过气电影片头中便会出现有趣的现象,
( t+ M5 W7 |: m( F+ v一个接一个的不同版权公司的标志片断和版权声明。
) ~5 b% n( g8 x' t4 R 好莱坞是个玩弄电影工业的地方,一部电影不是只有在档期的票房才体现它的价值,其周边产品还有很多,玩具、形象标志、唱
) V @5 [% r# w; j' Y9 K4 W" j4 O片、电子游戏,2003年的统计,票房收入只占成功电影的14%。在这其中,有一项非常诱人的收入使八大影业流连往返,那便是每一
* }) T9 k \3 _4 I% P' ^7 L, z项新的视频技术诞生后,它们便会将许多老电影从片库箱底翻出来,重新用新技术制作翻新,然后卖个好价钱。录像带、LD、VCD时
1 }/ @& h4 M, F0 Z. s: l- M6 z7 z代皆是如此,有时候他们还会重复翻新老电影,几部弄个合集,甚至加点花絮,美其名曰特别版。这一点是电影无可比拟优势,你不5 m1 R6 Y7 a( W6 Y a1 P
会去看60年代的电视节目,不会去听40年代的歌曲,但你一定有兴趣看看30年代的电影。从技术厂家的角度来看,新技术最好永远能! w# ?; d* ?) Z% c! o
替他们赚钱下去,直到他们认为有必要再开发下一代技术(比如竞争对手的危胁)。但这与八大影业的利益是冲突的,他们会有等不
, z" A/ Z5 a2 J' F及的时候,也只有他们会主动对新技术实行催生。
* N0 N \6 o" W0 T3 V 好了,书归正传。现在,八大影业要用他们在这个地球上对电影工业和娱乐消费业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来催生DVD这个数字时代的
6 y. U- }3 W3 P7 {0 R1 [4 b新宠儿了。
7 A9 h1 P- h% _: j- \ - B) b P T) D6 s1 o: W1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