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CPU和操作系统实现国产化之后,国内PC产业链中的最后一项空白——国产BIOS技术的研发成为当下市场的热点。
日前,武汉市政协召开重点提案情况通报会,重点研究武汉BIOS产业发展战略。
对绝大多数的终端用户来说,处于PC后台的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个“成天打交道的陌生人”。它隐匿于PC最底层,负责CPU、芯片组和操作系统的连接,电脑开机时一闪而过,用户感觉不到。但这个角色却很重要,“机器的一切都在它的掌控之下”,尤其与系统安全干系重大。 传统的BIOS技术是已经使用了20多年,新一代EFIBIOS技术正在取代原有系统。
由中科院软件工程中心和南京高新区携手创建的项目平台在此竞争中占得了先机。今年6月12日南京开幕的“2007中国(首届)UEFI技术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称“UEFI BIOS是中国软件企业的蓝海”。他指出,去年国产的PC总量达到9336万台,对BIOS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如此大的市场自然引来了多方的觊觎, “我们已经开发出BIOS的两个核心工具模块,并获得了国家版权局的认可。”武汉UEFIBIOS项目的负责人李牧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眼下的问题是,要尽快争取到信产部的支持。”据李牧介绍,该项目已成武汉市政协的重点提案,并在上月以专题的形式汇报给了国家信息产业部。
在李牧看来,在国产BIOS技术的研发方面,武汉具备自己的优势,“BIOS产业链有两方面的含义,除了直接的产品,还能带来硬件系统的创新。中芯国际、富士康等重大IT项目相继在武汉投产,给BIOS提供了广阔的下游市场”。
据业内人士分析,如果仅仅为电脑主板生产进行组装,平均价值为30元,但如果掌握了BIOS技术为主板做设计创新的话,平均价值能提高到240元,如果能开发成熟的BIOS软件系统,平均附加值则能达到800元。李牧对本报记者表示,其所负责的项目已经和国内光纤通信业的“老大”武汉邮科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但合作的具体内容,她拒绝透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