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gp2000u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救! 关于声卡和专业解码的AC-3 DTS 软解码 谁真实比较过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7-8-22 12: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p2000us 于 2007-8-21 20:36 发表 ' A; C& p5 _  @) n1 J
Bit高本不一定就会带来数吗味,不过这点在创新的X-fi上好像不幸成了反例,  这是网上很多人用后说的 不是我说的,呵呵 我连卡都没有

4 h" h7 ^- m4 C! u! ]X-FI带数码味很多人说没错,数码味是音染不合某部分人的口味,但是跟BIT高有什么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7-8-22 14:43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这么说  数码位不是靠Bit高来弥补的,  Bit高本不一定就会带来数吗味  但是创新没做好数码位,而是给用户灌输一个条件反射,bit高就会好听,bit高 音乐就更浓, bit高就一定是好声卡,这是错误的
5 C# }- @( H" I3 w8 j不过扯远了,小弟在此不讨论音乐性 不讨论hifi, 那个更难讨论清楚9 N; M5 h: r; ~, F# S4 \
而是讨论软解码的局限和听感的不足,希望大家多多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7-8-22 19:50 | 只看该作者
好像看到大多数对比的结果都是DTTS100好于X-fi的"硬解码"好于PowerDVD的软解码   再看看他们的区别, DTTS100完全外置隔离机箱内噪声,专用DSP(妄了是谁的了可能Zoran也可能motorola), X-fi,创新的EMU20K1 DSP,号称比audigy快24倍的运算速度,机箱内DA解码,(我觉得X-fi elite pro是不是会比Music  xtremegamer 之类要分离度好,因为他是独立通道DAC) 最差的是PowerDVD, 可能是板载声卡,也可能是x-fi等高级独立声卡,  如果PowerDVD和x-fi同样借用x-fi的DAC作最后输出, 那么区别就仅仅在于两者的接码软件, 一个是运行在EMU20K1里的 一个是运行在CPU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7-8-23 11:17 | 只看该作者
有听过对比的来说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7-8-23 23:12 | 只看该作者
有听过对比的来说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6#
发表于 2007-8-24 17:1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17:2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zjcxtt兄交流,   其实CD能够有这么长时间的生命力,说明CD还是足够满足现在大多数音乐的需求的, 如果追求PC hifi音乐的本质,不应该去追求哪些空洞的或者和现实脱节的声卡指标,因该让指标更好的为音乐服务,而不是音乐更好去适应指标, 24bit 120db的动态意味着什么, 如果真有那么大动态的音乐, 要么丢失掉最小的声音细节 要么就要忍受最大声压130db的极限去听出淹没在大声压下的小音乐信号, 不过130db减掉120db  只有10db, 人的听觉林明度极限是25db 就算夜深人静也听不到这10db的小信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8#
发表于 2007-8-24 17:2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7-8-24 19:56 | 只看该作者
硬的不是比软的好, 实际的, 硬解压本质上和软解应该是一样的, 不过由于硬件要考虑成本, 所以硬的东西常常不如软的. 比如说MIDI的波表, 当年创新是用硬波表的, 但是成本远远高于724系列声卡的软波表, 而且软波表效果一点也不差...到了SB LIVE, 创新自己也不玩硬波表了... 当年短歌行上有人DIY的64M的软波表, 用来放"梁祝", 感觉一流...远胜以前的所有的硬波表...
9 s, Y$ o0 m( `  E: X( O9 G/ a6 |
至于位宽增大, 采样提高, 带来的一个附加效果就是数据量大增...总体来说, 数据量越大, 数字量越接近于模拟量....举个例子, 16位色和256色的差别, 没瞎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16位色和24位色, 32位色的差异就不是这么明显了...原因是人的感觉器官也是有个精度级别的, 接近这个级别, 差别就不明显了.- Y5 {, `5 S% {! e" X

& ]/ k7 a; A$ d2 U创新这个硬解压卖点很快就会被人识破的, 和他吹的MP3听起来比CD还好是一样, 通过插值来拉大动态, 听感可能会上去一些...问题是, 真正的HIFI CD, 动态范围都是由专业制做人员来控制的...如果你的声卡能把不好听的变成好听的, 录音师门只怕都要下岗了." X- ]: N1 E* I  t

. {" k; e7 K& a% n3D音效, 环绕声一类的, 说白了, 对于2.0的音乐来说都是音染, 不信, 你打开这些功能, 测试一下RMAA就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21:42 | 只看该作者
robot说得对, 记得原来有好多专业vu表头就是为了让录音师和广播师控制动态,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基础工作,就和摄影一样,要让曝光控制的直方图两头占满,充分利用CCD的有效位数,有的时候可能还要为了保留最小的信息进行音乐的"过曝" 然后再通过后期制作进行调整0 Y: E2 J6 l  s  ]
呵呵, 还有大家好多音乐迷都已会问自己为什么电子管比晶体管好听吗, 那么也同时问问自己为什么胶片拍的比数码CCD更加柔和更加有层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7-8-25 02: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bot 于 2007-8-24 19:56 发表
; r. _; V8 q! Z6 P# r: x/ R. L硬的不是比软的好, 实际的, 硬解压本质上和软解应该是一样的, 不过由于硬件要考虑成本, 所以硬的东西常常不如软的. 比如说MIDI的波表, 当年创新是用硬波表的, 但是成本远远高于724系列声卡的软波表, 而且软波表 ...
0 ~& n8 B' ?% t* W* @1 k
( i4 Y- V7 z% x" c* A
没比较过就不要乱说。当你试过真正的器材你才好表态。声卡。硬解码(做电影的AC3器材型号忘记了),DDT100 ,牙马哈,马兰士,天龙,。。。。都试过了。也在PC上的声卡接到器材上比较过。先不说专业解码器了。声卡出来的声音和效果连那些500块的DVD机内置于解码都不如。没条件没试过就不要再那自欺欺人。不懂没听过没关系,可不要再误导群众。别把电脑那些出来的声音当什么真正的HIFI 和AV 。。。也不要侮辱了AC3和DTS 的真正效果。(个人比较推荐牙马哈有一个型号的专业功放效果太震撼了)。
& ^; k9 e9 S$ E0 H) K8 Y# v( Y
2 r; C8 T% u0 R8 L! U实话实说。有空去去HIFI器材店。试音室听下什么是AV。(推荐你带一张碟 D9 艳舞女郎)
1 `8 h- d) H3 O  c& w
% O# j  U! T4 J# B/ M% g* g哦对了还有个就是如果你自己的箱和后级都听不出效果对比那就不怪的你有这样的奇怪言论。。。。。。2 k; F) p% p& o# ^8 p
; q- e8 U8 }. a2 ^# d8 F  `
[ 本帖最后由 镇雨 于 2007-8-25 02: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7-8-25 03:2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楼上的,很多人是根本就没玩过AV就在这里误导,* A! H: K9 w, l3 I0 Q( r8 r
要出效果,你听音的房间够大吗?音箱位置摆放合理吗?听音的位置合理吗?  L  p+ D: n% d' A" f% N
偶得出的结论是所谓创新声卡的硬解码不如WinDVD之类的软解,声场,定位,动态都不如
+ N7 C  |; j6 U9 Y0 w8 J1 M* t希望各位有时间去音响店听听雅马哈AV功放解码的效,再回家对比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7-8-25 09:02 | 只看该作者
动态凌厉, 雅马哈AV功放解码 有型号吗? 能否交流一二型号, 还有 他们都是用同一DSP吗? 如果把这些AV专用器材搬出来和我们普通的PC AV对比,那么就要注意 其实不仅仅在比DSP和PC的各种软解码(包括创新的所谓板载硬解码还有PowerDVD软解码),同时也在逼攻放, 因为动态凌厉不仅是音源的问题还同样是功放的问题。  另外请教动态凌厉兄, 你听过天龙的AV公房吗 系列很多 不过好像都是ADI的shark 32位DSP 不知道效果和雅马哈比  怎样?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7-8-25 09: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镇雨 于 2007-8-25 02:15 发表 9 C4 A, M0 w- k7 [2 a
- u- T8 B6 x# c7 q6 w

- r8 t& N2 v" l2 @" e: Y; \3 s没比较过就不要乱说。当你试过真正的器材你才好表态。声卡。硬解码(做电影的AC3器材型号忘记了),DDT100 ,牙马哈,马兰士,天龙,。。。。都试过了。也在PC上的声卡接到器材上比较过。先不说专业解码器了 ...
% P  M% }( G6 L4 D3 n
7 n" Z- l& m! x4 T
不知道谁在误导群众, 动不动就是电脑上出不了HIFI云云...呵呵, 你看看现在出的大碟, HIFI产品, 有几个是不经过电脑出来的? 还是自己先了解一下吧.
6 J( h4 |3 o: v. X  g5 }
  V5 B8 V' _4 V) S7 S7 D( P真正的AC3, DTS强就强在解码之后, DAC, 功放 + 音箱... 为什么要分HIFI和AV?? AV的特点不是针对音乐, 而是针对电影来说的, 在电影里面, 声场和动态更为重要一些...在表现动作片的爆炸等场面更为重要, 你不用去什么听音室听AC3, 去好点的电影院看场电影就知道了....剧场里面的"卫星箱"低音单元口径都远高于家里的有源低音炮一类的...7 k$ I0 c, ?( ]# c1 Z
$ u: {8 N! q! [7 k" ^
再回到软硬解码的问题身上了...就按你说的后级不一样? 怎么比较软硬解码??不同的后级是比较解码还是比较后级, 说的清楚嘛??
6 K, X+ {8 n1 y- p. j# e. {( v/ M: S' k0 T) c+ @
其实有个办法, 就是通过软件把解码后的数据(DAC之前的)流进行比较, 然后看看是谁的解码不准确...如果是软件解的不正确, 出个补丁而已, 如果是X-FI解码不正确? 怎么办???: X$ n! K* F* F: M3 d, t* R$ A  k6 s
" w; Q" e7 N1 p4 ^! s
其实很多"硬"解码也是"软"的, 通常都是利用对嵌入式芯片编程, 然后把程序固化到ROM当中而已...
5 \; P8 R3 e; L
( u7 `5 z3 Q! Z9 U0 ?- B平心而论, X-FI早期送测的产品, 音质还是不错的, RMAA可以看出来, 不过硬的比不上软的, 是X-FI的硬伤, 硬件SRC, 还是没有Envy24的设计好, 干脆双频DAC, 黑金三板就有两个晶振, 22.05的专门用来处理44K的音频. 24的用来处理48, 96, 192K的音频. 这样完全没有SRC的问题, RMAA测试也表明了这一点...
8 Y6 n: g8 U7 {9 |. b/ R# T- r7 `6 U7 @! z. D; ~
其实我看X-FI的芯片, 越来越强调运算速度, 是不是准备和GPU学习?? 可惜创新不知道, 如果软件3D也可以跑的和硬3D一样快的话, 独立显卡只怕也要完蛋. 所以他强调减低CPU占用, 完全是错误的, 其实把X-FI的钱放在升级CPU上面, 多出来的运算能力不是十块八块声卡芯片可以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7-8-25 10: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bot 于 2007-8-25 09:09 发表
4 J8 J' X3 F* N" V2 h6 g# O  N9 U5 j$ w0 v
( ?6 U- l5 G* z6 B
不知道谁在误导群众, 动不动就是电脑上出不了HIFI云云...呵呵, 你看看现在出的大碟, HIFI产品, 有几个是不经过电脑出来的? 还是自己先了解一下吧.
7 v# F3 W1 Y: K: q+ }
' j, d  `7 ^2 P$ c" W5 E9 g, E$ F$ t* j; g真正的AC3, DTS强就强在解码之后, DAC, 功放 + 音箱... ...

% |) g0 ~0 _  J, f% i6 R4 s" c( O: b- y3 r
- T2 m2 o& Y. ?! Q
电脑出来的..... 光这句就知道你是外行。# U- }7 g) q* C
3 `/ b+ l  v) T( R7 U

& |( |3 K/ h" ?你有没看过AV器材的参数,别老在这摆弄那些电脑的所谓RMAA 没用的。比起HIFI器材差远咯。HIFI不是看处理能力。是要看整体效果和保真度。要是比较电路复杂性。声卡远远不是器材的对手。
; l% T& q% Q& n/ W
8 v# |, `/ I" `+ l去买台500左右的DVD机试试把。如果你家的系统听不出那好好升级下,再来这发表。
' u# T! z7 f. h/ ]- N* D; ?* g, T( h: g7 y
[ 本帖最后由 镇雨 于 2007-8-25 10: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7-8-25 11: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镇雨 于 2007-8-25 10:33 发表 & _. G+ B( s( A

! S6 I) C) M9 Y0 E0 J' ?; @5 r4 K' \  y  l/ ^5 g1 [

, D# V8 f% f' W# D' |电脑出来的..... 光这句就知道你是外行。
: [. [6 W3 ]; u+ t. d. u$ V6 |0 n8 S& x& r. ?8 U

! J/ S) b4 z2 f7 r1 _& Z4 }你有没看过AV器材的参数,别老在这摆弄那些电脑的所谓RMAA 没用的。比起HIFI器材差远咯。HIFI不是看处理能力。是要看整体效果和保真度。要是比较电路复杂性 ...

; j# ^% ?: g, ^) R7 u
2 X4 k2 s  |! V4 K5 {5 m0 |7 x500元的DVD?? 俺原来是700元的DVD, 就是先锋的一款, 音质算是比较好的了...不过早让俺淘汰了...电视上看DVD, 怎么有投影上看效果好? 现在是用NC6000, 专门用来下BT, 看电影, DVD的... 原来的AV功放是风之声AV999, 还算是比较有性价比的,  主音箱是小旋风的一款, M20MKII, 中置是惠威的, 有源低音炮是健伍的, 原来买来的乐富豪的钻三石7。2拿来做环绕.  后期上投影之后, DVD没有D-SUB输出, 用视频的话, 比起VGA输出画质差的不是一点点. 后来DVD, 功放, 小旋风, 中置, 低音炮给朋友了. 留下了钻石当主音箱. 当然本本没有5.1声道输出...7 ~6 L8 A, H4 N" S
! [7 X2 X- |# e# r2 c7 a% L. W
当时家里几个音质好点的碟片, 比如老鹰的<冰封>, 里面是DTS/2.0双音轨的, 对比来听, DTS的音乐除了音场外, 其它方面还不如2.0音轨, 听音乐时如果碟片是2.0, 5.1双音轨的, 基本还是选2.0, 声音比较纯净... 看电影时, 有低音炮感觉好很多, 尤其是<侏罗纪公园>一类的.! a/ ~3 C( J, {$ b( Q3 l+ d* c3 j

7 i, g0 e& |2 M' v. e+ H; m& m其实有些人就是张口HIFI, 闭口HIFI的, 什么处理能力, 什么电路复杂性一类的...言之空洞无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7-8-25 11:35 | 只看该作者
RMAA没用? 错了!!! RMAA其实是比较客观的数据, 如果是外部模拟环路, 测试方式正确的话, RMAA的数据比起很多的的"主观听感"来说, 客观的多...
1 Y" \$ `% `* p- i" |- L' f  M5 `
& ]+ Y) L& J% I7 f7 ]* v* R如果RMAA没有用的话. 各大网站测试声卡也不会附上RMAA数据了...有用没有, 不是你一个人一句话说了算的, 有本事情, 你写个更好的测试工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7-8-27 10:54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谁听过 雅马哈AV功放用作AV解码的   有型号的也可以show一下 其实就他们的解码软件来说就是各自用的DSP不同,  天龙是Shark DSP处理器,yamaha是自己的DSP, 马兰士是水晶公司的DSP  不知道是否有人都听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7-8-27 11:13 | 只看该作者
:funk: 耳朵收货啊。* R" f8 Q3 o! g5 ^0 W* b! F# _9 d
俺家里的客厅,50平米左右,功放是DENON 3802(比较老的一款功放了,有杜比和DTS-ES解码) DVD 先锋969  先锋5310,松下低价DVD(800多买的)  SPEAKER BOSE AM10II。电脑声卡惨点,以前用的板载,现在的X-Fi死活调不出来光纤出口,只能用模拟试了。
4 u3 o9 B; Y' [; a7 b同样的DVD盘,969 光纤到功放  和电脑模拟输出到功放  差别还是很大滴 969 光纤出  分离度 清晰度 动态 远远好于X-Fi模拟出   等我光纤子卡弄好了再做一光纤出对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07-8-27 11:51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声卡光纤到公房应该差别不大了, 因为都是将原始数据送到公房去解码处理,  而原先比较的X-Fi到公房 差别大主要是X-fi的模拟解码做的不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9-10 21: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