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润,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从华润啤酒到华润万家再到华润置地,华润所从事的行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主营业务包括日用消费品制造与分销、地产及相关行业、基础设施及功用事业三大领域。作为中国最早的对外贸易企业、国务院直属的50个大型央企之一,华润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是什么造就了其如今强大的企业实力,让我们通过一段段真实的历史讲述一同走近华润,了解华润。
1931年,白色恐怖
位于上海南京路与石门一路之间的一条小街显得比平时更加安静,在小街上一座不起眼二层小楼上,论坛严禁话题,请勿再谈,我们会保留追究的权利特科新负责人陈云出现在这里,在他面前的还有一位陌生的年轻人,这个人就是后来华润公司的创始人秦邦礼。陈云将2根金条和一项重要任务交给了眼前这个看起来还不太成熟的年轻人,他的任务就是用这2根金条做资本,以开店为掩护,为党建立秘密交通站筹集和保护党的经费,并暗中为论坛严禁话题,请勿再谈,我们会保留追究的权利提供无线电、药品这些在当时被国民党严密封锁的战略物资。此时的陈云大概也不会想到,就是这2根金条,不仅为党带来了当时急需的大批物资,还成为新中国最大外贸企业华润公司的初始资金。
1938年,地下工作
商人打扮的秦邦礼出现在去香港的路上,此时的秦邦礼已经改名杨廉安又名杨琳。不久,在香港当时最繁华的商业街皇后大道上,一个叫联和行的公司挂牌成立。联和行当时的任务是支援我党领导的抗日战争。除了给延安采购药品和必要物资以外,还有“兑汇”和调拨党的经费等工作,同时还要配合宋庆龄的“保卫中国同盟”保管、运送海外华侨的捐款、捐物,在爱国华侨中做统战工作。1946年秋,国共“和谈”破裂,周恩来赋予联和行新的使命,1、打通海上运输,发展国外贸易,交流国内外物资;2、完成财政任务;3、培养对外贸易干部。直到1948年,联和行正式更名为华润公司。
1950年,突破“封锁”
1950年12月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新中国实施全面“禁运”,此时,地处香港的华润也受到封锁,为减少损失,重新打开对外贸易的通道,
1951年华润成立秘密运输公司--兴隆行,任务是在港组织承运公司和人员,把我方的物资秘密运往澳门交南光公司,再由南光公司负责把物资通过拱北运往内地。当时运送的货物有钢板、汽车轮胎、橡胶、青霉素、烧碱、铁皮等大量军用物资,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国内的经济建设。1952年,华润划归中央贸易部管辖,正式成为中国各进出口公司在香港的总代理。
1956年,广交会序幕
1956年11月10日,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在广州胜利召开,拉开了广交会的序幕,当时,以华润名义发出的邀请函超过2000份。交易会创办以来,每年定期举行两届,从未间断,它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贸易场所,被国际贸易界人士誉为“贸易的桥梁、友谊的纽带”。
1962年,港澳“生命线”
1962年3月20日,751次快车从武汉江岸出发,行程1254公里历时53小时,满载着运往香港的出口商品开进深圳。在751次快车开行100列时,国务院决定:在上海、郑州加开753、755两列快车。这就是著名的三趟快车,又被称为港澳供应的生命线,这些物资直到现在都是由华润公司在香港的五丰行负责组织销售。
80年代,转型在即
1980年,国务院明确规定华润公司是外贸部各专业进出口总公司在香港的总代理。
1987年中国改革对外贸体制、华润总代理地位开始受到挑战,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华润开始由代理贸易向自营贸易转型,并逐步建筑地产、酒店旅游、基础设施、能源通讯、金融保险、制造业等领域渗透。这次转型与开展自营贸易同时起步,到1995年投资和其他多元化收益首次超过贸易收益为成功标志。至此,华润已由贸易公司发展为多元化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90年代后,多元化战略
1996年,华润置地香港上市;1997年华润旗舰企业——华润创业晋升为恒生指数成份股;2000年,华润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打响投资内地房地产的重要一炮,截止到2006年华润置地总住宅土地储备量达到819.9万平方米;2001年,华润联手四川蓝剑啤酒,开始在啤酒业进行大整合;2002年,华润万家超市品派诞生。
2006年,华润在啤酒、零售两大竞争激烈的领域坐上了内地龙头的位置,近千完平方米土地储备使华润成为最大的央企地产航母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华润目前已经从一个从事政策性代理贸易的公司,转型成为拥有分销、地产、科技以及策略性投资四大主业,按市场规则运作,经营效益良好,发展方向明确的大型多元化企业。
后记:往事如昨,运输战略物资、运送民主人士、反封锁禁运、对资贸易、抵抗三年自然灾害、文革年代......华润人历经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时期,见证了历史,也踩下了自己坚实的脚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