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频率响应
+ u8 L/ l% b3 z* h频率响应应考虑两个指标:增益—频率响应和失真—频率响应。
) H- @7 | m( O- i- m H增益—频率响应是指功率放大器各频率分量的放大能力。它表明功率放大器的整机频率特性,即放大器的通频带宽度以及在通频带内放大量的不均匀度。图1为典型高保真功率放大器的频响曲线。尽管可闻声频响范围为20~20kHz,但为了降低失真,放大器的频带宽度扩展至10~100 kHz,不均匀度小于1dB。 |
|
图1 增益—频率响应曲线 |
失真—频率响应曲线亦称功率带宽,它是指功率放大器工作在1/2额定输出功率状态下,各频率成分均小于总谐波失真额定值的频率范围。图2为高保真功率放大器的失真—频率相应曲线,为了保证大功率输出状态下放大器音质依然良好,其频响范围在总谐波失真系数小于0.1%的情况下,须在10~60 kHz范围内不均匀度低于3dB。 |
|
图2 失真—频率响应曲线 |
1.1.2 失真度# N( o9 ~' o& F
失真度是指功率放大器非线性畸变状况,考虑静态指标有谐波失真、交越失真、削波失真、相位失真和互调失真;动态指标有瞬态互调失真等。对于晶体管功率放大器,只要加入相当量的负反馈就可以达到相当高的谐波失真水平(目前已可降低到0.01%以下)。但是,即使特别小的谐波失真,在主观听声中仍感到声音发硬,高频发毛,不如比它低两个等级的电子管功率放大器音质好。这是因为晶体管功率放大器的过荷失真是硬的,如图3所示,在过荷点后,非线性畸变迅速增加,输出波形如刀削,而电子管功率放大器过荷曲线较平缓,输出波形失真虽扁但仍有弧度。由于现代音乐冲击成分多,为了获得良好的音质,晶体管功率放大器应有较大的输出功率,通常其输出功率至少大于电子管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2倍以上才能达到相当效果。 |
| | 两种功率放大器的过荷曲线 | 两种功率放大器的过荷失真输出波形 | 图3 晶体管功率放大器与电子管功率放大器的过荷失真比较 |
|
瞬态互调失真是晶体管功率放大器的严重弊病之一,它是由于放大器使用了深度负反馈而伴随着深度滞后补偿而引起的。为了避免出现瞬态互调失真,应尽量采用全对称电路结构,提高晶体管的截止频率(fr)值,使放大器的开环频响好,降低整个放大器的开环增益,只使用20~25dB的大环路负反馈,增加局部负反馈,使放大器的各级具有最大带宽和线性,将开环增益控制在44~55dB;在放大器稳定工作条件下,设法去掉消振电容,改滞后补偿为超前补偿等等。/ ]# w+ E+ b7 s( t3 m, F# Z8 i
1.1.3 转换速率
6 k( |9 K% E, i6 U$ c2 P8 `功率放大器的转换速率的定义是放大器瞬时输出电压上升(或下降)的最大时间变化率,即输出电压对时间的最大导数(dv/dt)。它反映了放大器跟随能力的大小,可用来作为评价放大器瞬态失真——“亏损失真”的一种方法。由于现代立体声音乐节奏强烈,信号变化量大,而且又有较多中、高频分量的打击乐器,这就要求放大器须有跟得上输入信号跃变的速率。" P6 i5 ^9 h& j8 R
功率放大器的转换速率可以用使放大器获得最大输出的10kHz大振幅方波信号作为源电动势测量,方波的上升(下降)沿要十分陡,然后用示波器的纵轴刻度(V/μs)和横轴刻度(t/div)计量放大器输出方波信号前沿(后沿)的10%~90%间电压变化值△t,计算△v与△t的比值,可得到功率放大器的转换速率。
% M% O6 M9 ~- D+ p+ B转换速率低的功率放大器瞬态响应差,而转换速率相当高(数百V/μs)的功率放大器,稳定性差,而且还有可能引入噪声和干扰。转换速率究竟以多大为最佳,目前尚无定论,根据信号源与听感要求,转换速率在30~100 V/μs的功率放大器比较符合需要。
y, g& l' v% A' ~1.1.4 输出功率
8 V# V, J& R! o5 W C6 Q1 P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是指在额定负载阻抗下,放大器不失真的输出功率,亦称额定输出功率。在额定输出电压不变时,降低负载阻抗,放大器不失真的输出功率称为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功率。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可根据使用场合,负载状态去选择,专业功率放大器可有从50~1200W等各种系列。由于晶体管功率放大器过荷后将会产生迅速增加的非线性畸变,见图3。为了保证节目的一定动态范围和音质的明显改善,晶体管功率放大器的额定输出功率应远远大于实际使用需要的平均输出功率,通常应有5-10倍的功率储备传余量。这是与电子管功率放大器实际使用的不同之处。3 f, ^( i. k0 y/ }# c% B- z
1.1.5 阻尼系数0 J1 T0 g& L5 M0 R% _* P
阻尼系数的定义为功率放大器的额定阻抗(即扬声器阻抗)与输出阻抗比值,它是指功率放大器对扬声器电阻尼的大小,也反映了功率放大器与扬声器的配接关系。扬声器阻抗不能用纯电阻代替,它是随频率而变化的。实际放声时,各种频率成分都存在而且不断变化,扬声器振动自身产生的反电动势又回送给功率放大器,这种阻抗的变化、频率的波动和反电动势的“逆电效应”,会使功率放大器产生瞬态失真,严重影响音质,因此功率放大器必须有一定的阻尼系数。 + J* s0 C' j# i+ L$ u
阻尼系数过小(放大器输出电阻大),低音扬声器在声音停止后仍留有阻尼余振,产生欠尼现象,音质不清脆。阻尼系数过大(放大器输出电阻小),会产生过阻尼现象,瞬态特性变坏,声音发干,明显影响音质。为了获得各类扬声器的阻尼匹配,功率放大器应有较大的阻尼系数,高保真功率放大器的阻尼系数设计在20~100。
% D) T3 I/ e, [6 J1.1.6 信噪比+ {) A1 f( b- G/ M! J8 [
功率放大器的信噪比是由输入级晶体管和反馈电阻决定的,通常功率放大器的信噪比应高于前置系统的信噪比,较好的功率放大器信噪比应达到100~110dB。' f- p1 H2 b+ B% _$ O
1.1.7分离度
P8 C: f# o1 T" U. G! u3 k( w双通道立体声功率放大器的分离度可用左、右两通道的信号串音衰减来表示。理想状态下的串音衰减应为无穷大,保证左、右两通道完全分离,实际的高保真立体声功率放大器的串音衰减应≥70dB。3 k. }3 V8 J0 ~' w3 ^ I
" q( A- G5 i% m8 R. s 5 v0 }* q5 T( ]0 P( T
+ D1 O- e8 j" ^. w0 b3 o O
* S( B/ @4 i" D3 m 9 D* m1 o; u r$ u- I4 ]5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