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死谁手 三诺N25G对捍漫步者R1900TII 06版% F- o2 W7 X, |5 i! Y
9 L7 W* x* V4 K6 B Z b
【AudioEX音频工作室】三诺N25G是近期相当火热的一款4寸2.0音箱,在此前的评测中,笔者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以其不错的外观及做工,配合出色的音质表现,加上极具竞争力的性价比,大有问鼎入门级4寸箱桂冠之势。
5 V- V0 R$ P. b, y4 H7 s+ \' r' a; \ 这次我们找来了一款定位介于4寸与5寸箱的经典产品--漫步者R1900TII 06版,准备与三诺的N25G进行一次“不公平”的PK,何为不公平而又要带双引号呢?原因在于三诺N25G的价格为360元,且采用的是4寸低音单元,而漫步者R1900TII 06版则是一款售价为450元的5寸箱,无论从定位及尺寸上都要占有优势,那么这次的PK是否真的不公平呢?
. f1 z5 E2 u$ `% G D3 v! j3 T) h; F& G7 t f. z/ f
采用5寸加强型羊毛盘的R1900TII 06版 9 ]) L0 P/ X8 A) l+ Z
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首先,R1900TII 06版是一款基于经典2.0产品R1900TII改进而来的诞生于06年的产品,而N25G则是近期发布的一款新作,虽说R1900TII 06版有着良好的口碑(一些人甚至认为它与R1900TIII处于同一级别)与5寸单元的优势,但是N25G却是笔者认为中低频表现都有着超出其价位及单元尺寸的新秀,而R1900TII 06采用的羊毛盘虽经过了加强处理但在刚性上依然不如PP盘,加上近年来多媒体2.0的复兴及竞争白热化,都使得现在的2.0音箱相对以往同价位产品有着长足的进步,这些都是笔者产生这次越级PK的原因。
O( c% [+ Q4 p
* S) L+ {2 w- d6 k* D/ [" I, a- ] g9 s+ }
: S( ^: Z4 D/ p% H& U ~& n, W 当然,其中还有一个促使笔者真正动手实行这次PK的原因,熟悉三诺产品的朋友应该知道,三诺历代产品中知名度最高的当属N20G系列,包括N20G和N20GII在内都是以较高的性价比和具备越级挑战的实力的产品,在听过N25G以后,笔者自然也产生了同样的想法。:)- l3 N- B: E4 L% e9 o
7 N0 R; M. U' k8 y, H
. H$ f8 n6 I ~
中间介绍部分涉及图文过多,在此省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入网站查看完整的文章内容
0 x/ o, H4 r, W. h' ohttp://www.audioex.cn/html/cppc/20071106/18.html
2 s$ K7 I$ M5 w% h
! m, g2 J; t7 L! A主观听音对比PK:6 X9 w, U1 y* j# g
( c3 b! R. W; j' P% a7 h试听在笔者的工作室兼听音室进行,房间大小约为12个平方,窗户挂窗帘,地铺有拼图代替地毯,作了简单吸音处理,音源是松下早期的P770 CD机,70CM木质脚架,约距后墙70CM、侧墙60CM,两箱间隔1.5米,45度角内倾。为了避免个人的听音偏重,此次试听邀请了笔者的几位朋友一起进行的,最终结果也是一起商讨后得出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n% Y2 Q' a/ U/ n5 M' }. i; l0 r i* {. j; p& b: Z
使用到如此的“高待遇”也许会造成和普通用户的声卡+电脑桌所不同的结果,但笔者认为这更能挖掘出两者的真正实力,特此注明。 在笔者此前的试听中,对于N25G的评价就是“平衡”二字,N25G采用的那支出自N35G以明亮高频著称的猫眼高音在这里并没有表现得过火,相反其亮度适中,解析力高且相当通透,并且表现得顺滑润泽,与中低频的衔接也是相当顺滑,并没有受到电容分频的影响。而中低频的表现则是N25G的长处所在,醇厚偏暖,低频质感及控制力都相当优秀,除了定位599元的艺电T6,在目前多媒体4寸箱里甚称皇者。也正是鉴于如此出色抢眼的表现导致笔者产生了此次PK的念头。 换上漫步者R1900TII 06版,果然不愧一代经典的称号,在漫步者对其进行了升级加强后,06版的R1900TII相比旧版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虽说是以低频控制力弱而音色偏暖著称的羊毛盘低音,但实际上其低频表现依然有板有眼,且保留了羊毛盘温暖的音色,在回放中频人声时那丝丝温暖把歌者的感情也一起带出,着实相当耐听,同时得益于功放功率的提升,在回放低频及大动态曲目使控制力相对旧版也大为提升,而高频也是06版的重点改进之一,漫步者直接为其配上了R1900TIII的1NT高音单元,无论在音色、解析力、延伸上都有了不小的提升。 在基本了解完两对箱子各自的表现后,进入了切换试听环节,具体过程就不一一介绍了,试听曲目广而杂,且期间更进行了盲听评分,从结果看来,定位更高且占有尺寸优势的R1900TII 06版依然胜出,但差距比我们在试听前预计的要小,具体为: 1.两者整体风格相当接近,瞬间切换很难马上分辨出AB 2.得益于低音单元尺寸上的优势,R1900TII 06版在气势、音场上要胜出N25G 3.两者高频风格一致,综合上N25G在保持润泽度的同时在解析力、亮度上稍占优势 4.两者都以中频表现出色著称,中频厚润、音色偏暖,在中频人声方面都有着甚称优秀的表现,但鉴于R1900TII的传统及校声方向,配合羊毛盘,R1900TII 06版要比N25G要温暖些,但在一些细节方面,N25G则表现得更好,相比之下,R1900TII 06版要矇一些,解析力差些 5.在低频表现上,同样得益于尺寸上的优势,R1900TII 06在量感及下潜上要略略领先N25G,但是在质感及控制力上,即使是采用了全新设计的加强型羊毛盘,但依然不如N25G 6.结像力、乐器质感、定位上,N25G凭借更为平衡的校声要领先于R1900TII 06版 总结一下,两者其实整体风格相当接近,甚至说在试听完后,参与的人员一致认为两者实际上处于同一水准,只是R1900TII 06版在综合上要略为胜出,究其原因,R1900TII 06版主要在气势、音场、音色上要略为胜出,但即使在笔者这个环境下进行严格的对比差别也并不明显,而前两项是凭借单元尺寸优势得来的,音色偏暖则更多得益于设计师的调校及羊毛盘,但实际上音色偏暖、中频讨好所造成的解析力下降及高音较暗,相比之下N25G则显得要平衡不少,与其说是差距,不如说是差别,更多的是风格上的不同,前者偏音色而后者解析力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