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z显然经验太少。。。存在以下大量错误:
"虽然历史上不乏优秀的Celeron产品,但CR就是CR,天生被做了技术阉割,连CR300A也不例外(不支持主流P2的SMP)。"
C300A支持SMP,直到C366才被取消SMP。
"不锁倍频!——I玩家自1997后心中一直的痛……"
AMD K7大量CPU都没锁倍频。当然曾经也锁过。
"新式的工艺。512KB L2,确比前代256KB L2产品更好超~"
大错特错,TB 1700+ 1800+超到2.4g的比比皆是。只是2500+ oc 3200+这个PR数字提升大罢了。。。
实际才1.826g>2.2g,才超了20%。
"当然,也有人看中的是Barton基准运算中的高效,降压后比P4低很多的功耗,力推K7。"
我寒。。。。比P4低很多的功耗:funk: :funk: :funk:
barton 2500+ 胜利的主要原因:
1: nvidia适时的推出了强大的NF2U芯片组,从K7如获新生。
2: NF2的双通道内存技术,虽然任何方面都没什么提高,但看上去美。
3: AMD PR值的提高,并补充了一些CPUID,1700+超到2.4G,只显示成Athlon XP 2.4G。。而2500+ 轻轻一调,就成了3200+,有些主板居然2.3g = 3400+,2.4g = 3600+ 看上去太美妙了。。。一下从700多元的CPU变成了几千块钱的顶级CPU!
4: 512K L2,虽然和256K L2相比,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提高,但是这么大的 L2,足够让人心花怒放。。。
论超频能力,论性价比,都是TB 1700+ 1800+远胜。。。
总结,性价比只是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而是YY的带来的效果,比如双通道,比如PR值,比如大的L2。。。这一切造成了2500+的成功。最功不可没的是,nvidi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