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人的印象中, 總覺得Dolby Digital(杜比數位音效)應該就是多聲道, 或者說, 應該是包含主聲道、中央聲道、後聲道與超低音聲道的5.1聲道環繞音效, 但事實卻非如此.錄製在DVD影片中的Dolby Digital音效, 存在許多可能. 它可以是最簡化的單聲道, 也可以是眾所周知的5.1聲道, 當然也有介於兩者之間的Dolby Digital Stereo、Dolby Digital 4.0BDolby Digital 5.0……等方式. 在此必須補充一提的, 是DVD中的聲音儲存方式, 除了Dolby Digital外, 也可以是DTS數位環繞音效、歐洲的MPEG 2、?SONY發展的SDDS, 或以高音質立體聲為訴求的PCM數位格式等, 但目前DVD主要還是利用Dolby Digital來記錄聲音, 營造豐富的環繞效果.8 c5 |2 C# ^( `* t9 I7 v- E
& [) x' i# k. I5 a8 u 下面就是幾種可能在DVD上出現的Dolby Digital格式, 讓我們一一解說:2 ~# R$ t" P4 D+ g# ~
2 c' m; P7 s% S
1. Dolby Digital Mono: 杜比數位單聲道音效只有單聲道的效果, 並不足以構成立體聲, 多半出現在較為古老的影片中. 在影片製作時, 會將單聲道的聲音儲存為AC-3格式, 因此當以杜比數位系統譯碼播放時, 只有中間聲道發聲. 這樣的音質表現, 無疑是比較單調乏味的, 因為連基本的立體感都十分欠缺, 更遑論環繞效果.
( v: I- P" a% W! J. j" i1 d4 S2 z( F0 Q3 A$ K8 a* R; {
2. Dolby Digital Stereo : 杜比數位雙聲道音效將雙聲道的立體訊號儲存為AC-3格式, 因此當以杜比數位系統譯碼播放時, 可以從主聲道的左右聲道喇叭發聲. 這其實與我們一般的兩聲道系統(一般音響都是如此)有相當程度的趨近, 可以建構立體的音場感, 只不過Dolby Digital的聲音是經過壓縮處理的, 多少對音質有些影響, 而CD唱片則未經過壓縮, 擁有高音質的潛力.
- Z7 n. ~! b. F: O' S. a& T% u+ ~6 e& t% U
3. Dobly Digital Surround : 杜比數位環繞音效利用矩陣編碼的技術, 將主聲道、中央聲道與後方的環繞聲道擠壓到兩個聲道中, 並以AC-3格式儲存. 當以杜比數位系統譯碼播放時, 可以聆聽到完整的五聲道, 不過環繞聲道為單聲音效, 而非立體聲. 不是只有四個喇叭, 怎麼會是五個聲道發聲呢?那是因為一般家庭劇院系統後方的環繞聲道都是雙聲道, 這裡就是以雙聲道來呈現單聲到, 也就是讓兩個喇叭發出一模一樣的聲音.6 m# Y$ l0 S; L; a& `! R8 o: m
9 O6 M6 h7 n; w
4. Dolby Digital 4.0 : 杜比數位環繞音效4.0把獨立的四個聲道, 包括主聲道、中央聲道與環繞聲道編碼成AC-3格式儲存至DVD影片中, 因此透過杜比數位系統譯碼播放時, 可以聽到完整的五聲道. 此時環繞聲道為獨立的單聲道錄音. 乍看之下, Dolby Digital Surround與Dolby Digital 4.0似乎是一樣的, 其實不然. 嚴格說來, Dolby Digital Surround是利用兩個聲道來儲存資料, 中間聲道與環繞聲道都是從這兩個聲道推演、計算出來的﹔不過Dolby Digital 4.0卻是扎扎實實的使用四個聲 道來儲存主聲道、中央聲道與環繞聲道, 還是有些不同.
$ ?% @7 {) J, P* J2 o4 D- L7 H7 j$ \- U0 Y5 i
5. Dolby Digital 5.0 : 杜比數位環繞音效5.0把獨立的五個聲道, 包括主聲道、中央聲道與後聲道編碼成AC-3格式儲存到DVD影片中, 當透過杜比數位系統譯碼播放時, 可以還原完整的五聲道. 此時後方的環繞聲道開始走獨立雙聲道路線, 提供更精確的定位感與音場包圍感.9 J7 ~: P! G2 b$ V& d7 C
( ^+ G. C' y1 r" n9 S% _' x 6. Dolby Digital 5.1 : 杜比數位環繞音效5.1除了主聲道、中央聲道與後聲道外, 另外加上一個超低羯r? 然後將這個六個聲道編碼成AC-3格式儲存. 因此以杜比數位系統譯碼播放時, 可以聆聽到五個聲道再加上一個超低音聲道. 由於這個低音聲道只涵蓋低頻範圍, 並不是完整的頻率範圍, 所以以0.1視之. 提醒讀者一點, 並不是所有的DVD影片都提供低音聲道音效, 因此, 如果您的主聲道喇叭的低頻夠沈, 其實也可以發揮延伸低頻的效果, 不見得非要加上這個超低音不可. 雖然Dolby Digital有多種可能性, 也包含多寡不同的輸出聲道, 但一般而言, 我們都簡單的以Dolby Digital來表示Dolby Digital 5.1, 也就是5.1聲道的Dolby Digital或AC-3. 至於兩聲道的Dolby Digital 2.0, 多半會以2 Channel Dolby Digital來稱呼.
& D0 @6 b6 m4 g2 V2 x$ u' _( f2 ]* j" P3 C9 c% R# o8 f( x6 d- L$ U
7. PCM 高音質數位音效: 相較於前述幾種利用AC-3編碼技術來壓縮資料量的作法, DVD也可以利用PCM格式儲存未經壓縮的雙聲道訊號, 由於沒有經過任何壓縮損失的處理程序, 因此可以獲得最佳的音質表現. 其實這種PCM錄音格式跟CD唱片是一樣的, 但由於DVD具有龐大的空間與速度優勢, 可以大膽使用更高的取樣率與解析度, 因此可以提供遠高於傳統CD的表現.
& E" A: m" L j, t2 y/ _& D' v- M
7 p( ~& g0 e( A 8. DTS 數位環繞音效 : 同樣屬於5.1聲道的環繞效果, DTS採用與AC-3不同的壓縮技術將環繞音效儲存至DVD. 播放時必須採用具有dts譯碼能力的系統, 才能將隱藏在DVD中的5.1聲道釋放出來. 同樣是5.1聲道, DTS跟Dolby Digital 5.1有何差異? 最大的差別, 在於兩者使用不同的『算法』, 也就是使用不同的方式來壓縮5.1個聲道的聲音. : r0 @3 V& D2 ^$ H, ?
5 G! ^. n2 K0 _1 w H Dolby Digital 5.1可以將相同的資料壓得更少, 佔用最小的空間. 反過來講, 由於DTS不刻意追求最強悍的壓縮能力, 因此也有機會儲存更多的信息, 如果處理得當, 確實可以提供很優越的表現.
, G: x" E, p9 m1 s8 S* e
* p+ r3 v2 N! t 編碼方式 Dolby Digital (Dolby AC-3) Dolby Pro Logic DTS
0 n, E4 {/ w5 @+ M" u
, y4 D: s' J. \1 x6 z9 s7 w& U* ~ 處理方式 各聲道獨立數位編碼 模擬矩陣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