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51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Intel宣布Centrino 2,Mydrivers惊现“技术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18 1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ntel下一代笔记本平台命名为Centrino 2
转载:电子时报 作者:Rookie 编辑:Rookie 2008-02-18 08:56:04 3758 人阅读 [投递]
台湾Digitimes报道称,鉴于Centrino(中文名迅驰)在全球笔记本市场的巨大成功。为了进一步凸现品牌价值,统一产品名称,Intel将把新NB平台名称命名为Centrino 2:

"全球处理器龙头英特尔(Intel)迄今在Centrino笔记型电脑(NB)平台已经营了4代版本,但Centrino的品牌却始终未曾改变,令消费者在选购时对於新旧平台感到混淆不清,而为凸显下一代NB平台Montevina在技术效能上拥有重大突破,据NB业者表示,英特尔已决定将NB新平台的品牌名称升级至「Centrino 2」,以拉抬Montevina的形象,刺激买气。

据了解,从第1代Carmel平台开始,英特尔已开始采用Centrino作为NB平台的正式品牌,接着推出Sonoma、Napa、Santa Rosa平台,虽然在规格技术研发上持续推进,但Centrino品牌始终未变。

NB业者进一步透露,根据英特尔NB平台最新规格计划,「Centrino 2」平台暂定于6月台北COMPUTEX大会发布,同时会发表6款全新45奈米1066MHz FSB NB处理器,时脉为2.26GHz ~3.06GHz,每千颗单价由209~851美元。"

详细报道在这里


[ 本帖最后由 itany 于 2008-2-18 13:51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8-2-18 13:53 | 只看该作者
[8楼] 游客 2008-2-18 11:04:57
四发射和强大的分支预测不是AMD不想搞而是搞不出,这和技术水平无关,这两个技术是建立足够大的软件样本分析的基础上的,AMD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完成这一点。就算勉强做出来,效果也不会好。
引用自:

amd的k10架构虽然有不少创新,但是这回没有一个创新能够真正的击在intel的软肋上~不像k8时代的集成内存控制器和ht总线支持两个核心较为直接的交换数据。

要是k11再没有脱胎换骨的变化,比如四发射和更加加强的分支预测这样的东东的话,真不知市场份额还会流失多少~
59.173.74.*
[回复本帖]
支持(1) 反对(0)


[7楼] 游客 2008-2-18 10:31:40
amd的k10架构虽然有不少创新,但是这回没有一个创新能够真正的击在intel的软肋上~不像k8时代的集成内存控制器和ht总线支持两个核心较为直接的交换数据。

要是k11再没有脱胎换骨的变化,比如四发射和更加加强的分支预测这样的东东的话,真不知市场份额还会流失多少~
125.77.38.*
[回复本帖]
支持(1) 反对(0)


[6楼] 游客 2008-2-18 9:59:15
又没有说是原创,转载肯定要保持原语言风貌。
116.52.58.*
[回复本帖]
支持(0) 反对(0)


[5楼] 游客 2008-2-18 9:55:34
AMD更加恶心,改一下步进就把9X00改成9X50了!
引用自:

这下JS可以拿两个“迅驰2代”来忽悠顾客了,i用心险恶,其心可诛!
218.13.142.*
[回复本帖]
支持(0) 反对(0)


[4楼] 游客 2008-2-18 9:23:21
在国内一直都叫迅驰2、迅驰3、迅驰4
218.61.146.*
[回复本帖]
支持(0) 反对(0)


[3楼] 游客 2008-2-18 9:15:02
小编真不负责任。。。能不能把台湾的国语改成大陆的普通话阿。。。不知道我这没文化阿
221.222.244.*
[回复本帖]
支持(1) 反对(0)


[2楼] 游客 2008-2-18 8:59:38
忍着 等等了
125.78.122.*
[回复本帖]
支持(0) 反对(0)


[1楼] 游客 2008-2-18 8:59:37
这下JS可以拿两个“迅驰2代”来忽悠顾客了,i用心险恶,其心可诛!
123.147.1.*
[回复本帖]
支持(2) 反对(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2-18 13:53 | 只看该作者
[15楼] 游客 2008-2-18 13:39:46
如果现在的扣肉还是三发射设计的话,估计对阵k10的优势还没有那么大。

二者的性能很有可能在伯仲之间。

甚至有可能略差。
125.77.38.*
[回复本帖]
支持(1) 反对(0)


[14楼] 游客 2008-2-18 13:37:15
amd在k8时代最击中intel软肋的应该是集成内存控制器和ht总线。

但是intel的共享式二级缓存很好的绕过了核心之间交换数据要通过前端总线经由北桥的不足。

再加上四发射的设计对效能的极大提升,所以让amd k8的优势除了内存性能外就没有什么了。
125.77.38.*
[回复本帖]
支持(1) 反对(0)


[13楼] 游客 2008-2-18 13:31:43
而且照这么说来k8也是以k7为基础的,除了内存控制器以外也没有什么重大的创新。

现在的扣肉实际上是从p3巨幅改进来的,除了共享大缓存,加强分支预测和四发射上也没有什么重大创新^_^

p4倒是有不少“重大”创新,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
引用自:

k10是以K8为基础,引用了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根本就不能算创新,k11是在未来45nm k10(k10.5)的基础上改用AM3接口,正式支持HyperTranport3.0、DDR3,基本架构仍然是K8,大家都知道,K10原叫作K8L,AMD改称K10后,很容易让人当作全新架构,这一招骗了不少人,实际上K10、k10.5、k11都是k8架构的改良品,以目前的情况来看,AMD不搞出全新架构的CPU,将很难与Intel对抗。
125.77.38.*
[回复本帖]
支持(1) 反对(0)


[12楼] 游客 2008-2-18 13:27:50
能不能搞出新的架构,主要还是看amd的资金情况怎么样。

因为其中要冒非常大的风险。

但是从长远来看,如果他不在这上面多下点功夫,效能上很难超过intel。
引用自:

k10是以K8为基础,引用了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根本就不能算创新,k11是在未来45nm k10(k10.5)的基础上改用AM3接口,正式支持HyperTranport3.0、DDR3,基本架构仍然是K8,大家都知道,K10原叫作K8L,AMD改称K10后,很容易让人当作全新架构,这一招骗了不少人,实际上K10、k10.5、k11都是k8架构的改良品,以目前的情况来看,AMD不搞出全新架构的CPU,将很难与Intel对抗。
125.77.38.*
[回复本帖]
支持(1) 反对(0)


[11楼] 游客 2008-2-18 13:25:21
四发射龙芯都搞出来了,amd会搞不出?

搞出来应该是迟早的事情,只是amd有没有这个精力在这方面投入那么多,intel也是在迅驰3后才引入四发射的,研究了多长时间这个我们不知道,但是我想肯定在两年以内。

分支预测这个东西确实是积累没错,但关于四发射这个东西,恐怕老兄的观点就没有什么依据了
引用自:

四发射和强大的分支预测不是AMD不想搞而是搞不出,这和技术水平无关,这两个技术是建立足够大的软件样本分析的基础上的,AMD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完成这一点。就算勉强做出来,效果也不会好。
125.77.38.*
[回复本帖]
支持(1) 反对(0)


[10楼] 游客 2008-2-18 11:50:50
你懂得移动平台的命名方式吗?你在这瞎叫什么,你是个A饭,让AMD也拿出来一个像样的移动平台来看看,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和AMD一样的小人之心!
引用自:

这下JS可以拿两个“迅驰2代”来忽悠顾客了,i用心险恶,其心可诛!
61.243.150.*
[回复本帖]
支持(0) 反对(1)


[9楼] 游客 2008-2-18 11:27:40
k10是以K8为基础,引用了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根本就不能算创新,k11是在未来45nm k10(k10.5)的基础上改用AM3接口,正式支持HyperTranport3.0、DDR3,基本架构仍然是K8,大家都知道,K10原叫作K8L,AMD改称K10后,很容易让人当作全新架构,这一招骗了不少人,实际上K10、k10.5、k11都是k8架构的改良品,以目前的情况来看,AMD不搞出全新架构的CPU,将很难与Intel对抗。
引用自:

amd的k10架构虽然有不少创新,但是这回没有一个创新能够真正的击在intel的软肋上~不像k8时代的集成内存控制器和ht总线支持两个核心较为直接的交换数据。

要是k11再没有脱胎换骨的变化,比如四发射和更加加强的分支预测这样的东东的话,真不知市场份额还会流失多少~
125.82.6.*
[回复本帖]
支持(0) 反对(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2-18 17:12 | 只看该作者
那里是嘴炮的天下.
是打靶场.各路抢手去那里进修的好地方。 如果连多少发射都不知道,或者是发射都不知道, 怎么好来Gz这里放泡啊: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2-18 17:15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多支持者哦,我也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2-18 19:47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个帖子,我想起了某高人的八发射:w00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2-18 20:33 | 只看该作者
驱家现在的评论板块实在是枪手与FQ齐飞,嘴炮共YY一色:w00t): :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2-18 21:17 | 只看该作者
顶下:lovelines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2-26 13:22 |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的说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2-26 13:42 | 只看该作者
AMD也曾経搞出4發射的K5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2-26 14:21 | 只看该作者
AMD也曾経搞出4發射的K5啊~~
NONO 发表于 2009-2-26 13:42

此4发射非彼4发射。
core2的4发射相当于4条CISC指令,实际执行端发射数达到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2-26 14:49 | 只看该作者
那K5呢??:unsu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2-26 15:14 | 只看该作者
{mellow:] x86的精华早就那个不是ALU了,而是给ALU服务的那个体系

从这方面来看,AMD和Intel显然不在一个层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2-26 15:21 | 只看该作者
那K5呢??:unsure:
NONO 发表于 2009-2-26 14:49


以前没注意,刚才查了一下,居然K5确实是4个译码器。不过并不是说这4个译码器与core2有同样的功能.......core2译码部分的复杂度远比整个k5还要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2-26 16:03 | 只看该作者
9楼的真会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5 02: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