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原帖由 罗菜鸟 于 2008-3-13 10:30 发表 胶水技术还是很复杂的,我昨天看到书店还有专门讲的胶水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的,88米,国外教材翻译的 胶水技术真正做得好的话,可以在提高性能的前提下不增加成本。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罗菜鸟 于 2008-3-13 22:51 发表 胶水的好处是硅晶圆面积做不大的时候可以胶水
原帖由 samhrc 于 2008-3-14 09:35 发表 wafer 划片之前要光检,同样的一片Die ,面积大的比面积小的更容易产生瑕疵。 用两片面积小的Die 拼接比一片面积大的Die成品率要高的多。
原帖由 罗菜鸟 于 2008-3-14 13:20 发表 一个wafer多一个die是什么效果?
原帖由 samhrc 于 2008-3-14 21:16 发表 我不太明白。 你说是不是一块晶圆上只有一个核心? 有这种做法。 我们以前的砷化镓拉晶工艺不是特过关,大直径的晶体老是有各种缺陷这个,晶体就是50毫米直径的。有时候做实验或者比较大的微波器件就是50直 ...
原帖由 haiou123 于 2008-3-14 13:47 发表 我有一个早期的2G内存,就是一个die重在另一个die上面
原帖由 罗菜鸟 于 2008-3-15 09:58 发表 打错字了,就是这个意思。貌似只有功率器件这么做 另外CPU核心和SRAM可否分开在两张硅晶圆上,要用的时候直接两片裸片封装在一个die中?
原帖由 samhrc 于 2008-3-15 11:57 发表 以前的Pentium Pro 就是两片硅片核心与缓存分开的。 但是在台积电的时候我没做过CPU,具体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我估计这样成本高,而且高频率的情况下有严重的互相干扰问题。 ) 功率器件大部分用一个很 ...
原帖由 我是穷酸 于 2008-3-13 12:10 发表 从技术含量来看,真双>胶水>多CPU,但就性能来说,多CPU>胶水>真双:whistling:
原帖由 samhrc 于 2008-3-15 19:00 发表 爱特梅尔主要是单片机和嵌入类的产品啊,要不就是FPGA 。大概它们都没有很高的频率和功耗吧。而且好像他们的模拟芯片也很少,自然不怎么怕电气参数一致性不好的问题。 像胶水多核,我相信那两个核心在封装之前肯定 ...
原帖由 scowl 于 2008-3-15 20:49 发表 完全是扯淡 多CPU在很多情况下提升等于0 同构架原生也绝对强过胶水
原帖由 罗菜鸟 于 2008-3-15 22:10 发表 ATMEL的拳头产品,AVR核心的CPU,但是搭配不同容量的FLASH ROM的SRAM,以及不同的外围接口,价格从5块卖到30。ATMEL是怎么把产弄得这么丰富的?阉割肯定不可能。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13 10: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